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173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12年采暖期对乌鲁木齐市区21个采样点空气中的苯系物(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进行了主动和被动监测。结果表明:主动采样法得甲苯最大浓度为302.00μg/m3,乙苯最大浓度为44.00μg/m3,二甲苯最大浓度为94.00μg/m3,苯乙烯最大浓度为203.00μg/m3;被动采样法得甲苯最大浓度为28.62μg/m3,乙苯最大浓度为63.35μg/m3,二甲苯最大浓度为133.74μg/m3,苯乙烯最大浓度为31.68μg/m3。被动采样法的数据是一个月的平均浓度,能更客观的反映采样点的污染情况,推荐在大范围采样时采用;主动采样法是瞬时浓度,虽数值较大,但与被动法有一定的相关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采样点的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52.
移动电极静电除尘器通过清灰刷除掉阳极板上收集的粉尘,阳极系统为移动电极(即作回转运动的集尘极)阳极板呈带条状,固定在链条上,随链轮转动。移动电极静电除尘器有效克服了困扰常规电除尘器对高比电阻粉尘的反电晕及振打二次扬尘等问题,大幅度提高了除尘效率。提供常规固定电极除尘区与移动电极除尘区联合使用的除尘器除尘效率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3.
为了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发育神经毒性,寻找PFOS发育神经毒性作用的敏感期,利用水迷宫和组织病理切片技术,研究了胚胎期和哺乳期暴露于PFOS后新生大鼠发育情况、学习记忆能力、抓力以及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显示:PFOS导致仔鼠发育迟缓,睁眼期延迟。仔鼠出生后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显著性降低。同一PFOS暴露浓度下,胚胎期暴露组体重低于哺乳期暴露组,抓力差异不显著。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TT15(胚胎期和哺乳期均暴露于15 mg·L-1 PFOS)和TC15(仅胚胎期暴露于15 mg·L-1 PFOS)暴露组仔鼠逃避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且TC15暴露组仔鼠逃避潜伏期显著性高于CT15(仅哺乳期暴露于15 mg·L-1 PFOS)暴露组。空间探索实验中,TT15暴露组仔鼠在目标象限的游泳时间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其他组无显著性差异。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暴露组海马组织细胞数量减少,出现细胞凋亡现象。结果表明,PFOS造成仔鼠的发育延迟以及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关键作用时期可能是胚胎期。  相似文献   
54.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因其成本低、不易造成二次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土壤生物修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00—2019年收录的有关土壤生物修复的25174篇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该领域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成为发文量最高的国家(3680篇),发文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占据发文量榜首,且被引次数最多。Chemosphere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期刊(963篇),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近几年发展最为迅速;土壤生物修复的最新研究热点集中在微生物群落、基因测序、代谢途径分析以及新材料等方面。  相似文献   
55.
我国规划环评相关技术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是立法认可规划环评并作为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的亚洲国家之一。由于我国环评法2003年9月1日才施行,可以说我国规划环评技术尚处于探索中。文章回顾了国际上和我国规划(战略)环评的主流概念、主要任务、基本型式和总体技术路线,提出了我国规划环评的主要任务及适宜的基本型式和总体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6.
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置规划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上海市人口增长过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严重不足,如不能妥善规划,将会制约上海的经济发展,并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根据上海的地理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特点,提供了2种技术方案成熟的生活垃圾处置规划模式,进行了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研究.着重从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安全、声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这2种规划模式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环境影响的角度,就近模式对空气质量和声环境质量的影响比集中模式大,集中模式对水环境安全所造成的风险比就近模式大,而就近模式在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可能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7.
冰川和湖泊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研究其动态变化对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TM/ETM+/OLI和Sentinel 2A/2B MSI遥感影像提取青海省冰川和湖泊信息,并对其近20年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青海省冰川数量、面积和冰储量分别为3713条、3643.40 km2和259.63 km3,面积≥1 km2的湖泊数量和面积分别为231个和14374.56 km2;2000—2020年青海省冰川数量、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减少128条、464.63 km2(-0.60%/a)和29.58 km3(-0.54%/a),面积≥1 km2的湖泊数量和面积分别增加27个和2220.09 km2(0.84%/a);青海省境内冰川自西向东呈加快减少趋势,气温上升是主要影响因素;除柴达木盆地中部和北部、唐古拉山北侧等区域外,青海省大部分区域的湖泊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气候暖湿化和...  相似文献   
58.
以跨行政区域线状分布且多与自然资源相伴而生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切入点,针对区域红色旅游与国土空间规划拟合错位、红色旅游与三条控制线相互交织等问题,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层级传导和冲突协调展开探讨:以纵横传导双向引擎的方式构建分层次有传导的红色旅游空间体系,从而打破红色旅游区域协调和用地管制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协调红色旅游与三条控制线的冲突,当红色旅游与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冲突时应强调在保护中发展,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红色文化资源应强调在发展中保护。本文旨在为红色旅游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探索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径,同时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条控制线划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9.
南方丘陵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王玉  辛存林  于奭  薛红蕾  曾鹏  孙平安  刘凡 《环境科学》2022,43(9):4756-4766
为了探究南方丘陵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状况,选择南方某省丘陵区作为研究区,利用2017年采集的60个点位的土壤样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评估As、Cd、Cr、Cu、Hg、Ni、Pb和Zn这8种重金属含量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解析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有超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显示,研究区呈现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3%、8%和2%,无污染和轻微污染的样点占27%,因此基本处于轻度污染;②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土壤重金属RI为39.58~224.15,低等和中等生态风险的样点所占的比例为73.33%和25%,而重度生态风险的样点所占比例为1.67%,该样点生态风险程度虽然最高,但重金属含量低于该省土壤元素背景值;③通过PMF模型得到6个污染源:自然源、农业活动源、铜矿采选和交通运输组成的混合源、工业活动源、交通源和生活垃圾排放源,贡献率依次为24.8%、17.7%、17.7%、17.6%、12.0%和10.2%.  相似文献   
60.
大型垃圾焚烧厂周边环境汞影响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对上海浦东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2年来对周边环境的汞影响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垃圾焚烧厂周边环境的土壤背景值偏高,平均为125.9ng/g;运行1a后和2a后的平均值分别为139.9ng/g和137.7ng/g,其中处于下风口的偏西面受影响较大;当地种植的大部分蔬菜叶子的汞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GB2762-94),2003年的大豆和高梁果实中汞含量分别是2002年的2.3和2.7倍.垃圾焚烧厂上风口、厂区内和下风口处大气汞浓度分别为5.1ng/m3、5.0ng/m3和10.6n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