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加快了,从而导致我国大件废物的产量逐年上升。本文简要概述了国内外大件废物管理的现状,通过比较发现我国大件废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2.
气生微藻可用于产生广泛的代谢物,被认为是一种有价值、可再生的原材料。然而,关于气生微藻生长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暴露于空气中的气生微藻直接受到光照变化影响。基于此,通过改变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长对气生微藻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气生微藻对光照的反应。实验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气生微藻的生物量也增加,在10 000 lux时,生物量达到3.38 g/L。叶绿素含量在10 000 lux时含量高于其他实验组,第7天达到64.73 mg/L。光照时长增加,气生微藻的生物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在24 h连续光照时,其生物量受到光抑制,生物量的增加低于16 h光照时。同时,在16 h光照时,叶绿素含量达到了64.73 mg/L,高于其他实验组。结果表明,气生微藻对光照强度具有较高耐受性,在光强增加到10 000 lux时,仍未出现抑制现象。16 h光照时长下,气生微藻叶绿素含量高于其他实验组,同时生物量在16 h光照时也高于其他实验组。说明气生微藻的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促进了生物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33.
靳霞  王莉 《中国环境监测》2013,29(4):116-124
通过M3法对耕地土壤重金属的联合测定,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应用提供快速联合测定的方法。用M3法测定北方耕地土壤的有效Cd、Cr、Pb和Ni,通过对M3法与其他方法进行有效重金属测定值差异性及其相关性比较,与全量的浸出率分析等探讨M3法对耕地土壤有效重金属测定的特征。结果表明,M3法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范围内可以测定土壤有效态重金属Cd、Cr、Pb和Ni,且呈线性极显著相关。M3法与其他方法有效Cd、Cr、Pb和Ni有较好的相关性,与DTPA法呈极显著相关;与NaNO3法除有效Pb外,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与HCl法除褐土和潮土的有效Pb外,也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M3法的有效态Cd、Cr、Pb和Ni的测定值均为最大。M3法对4种耕地土壤有效Cd、Cr、Pb和Ni的浸出率,因土壤类型不同,有效重金属含量所占比率不同,但利用M3法测定的有效态Cd、Cr、Pb和Ni的浸出率最大。  相似文献   
34.
本文试图从几种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找出其生物降解的规律,并对它们的耗氧速率、氧化过程、氧化率、分解与合成的关系等生物氧化特性进行测定和分析。一、试验方法本试验主要采用国产 KW-2圆型微量呼吸仪,在30℃条件下测得的各种基质对氧的消耗量,反应瓶内加入浓度为6g/l 的污泥悬  相似文献   
35.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从生态学的角度建立了较完整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沈阳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结果表明 ,本指标体系是科学的、可行的 ,可以用于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36.
中国岩溶生态地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纯青  王莉  王洪涛 《生态环境》2005,14(2):275-281
因自然地理条件特殊,中国南方岩溶区形成组构相对脆弱的岩溶多重介质环境。加上不适当的认为干扰,岩溶多重介质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导致各类物种急剧减少或消失。文章主要对岩溶多重介质环境的脆弱性、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质量、生态承载力、化学元素迁移演变规律和人类参变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即划分岩溶多重介质环境结构和功能区,并结合数学物理模型和实验,建立岩溶生态地质研究系统理论框架和实用技术方法库,使岩溶生态地质研究走上科学、合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37.
尝试用德尔菲法归纳建德市的主要环境问题,对15位专家的2轮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15个指标组合成10个主要环境问题,较好地反映了建德市的环境污染现状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8.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去除PFOA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对全氟辛酸(PFOA)进行降解研究,考察了PFOA初始浓度、放电峰-峰值电压、溶液初始p H及初始电导率对PFOA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对PFOA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峰-峰值电压为14 k V,初始电导率为50μS·cm-1条件下,2h脱氟率可达48.43%.TOC去除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为0.4075 h-1,去除率达53.30%,投加羟基自由基(·OH)捕获剂实验表明:·OH是主要的活性物质,对PFOA脱氟贡献率78.30%.采用UPLC-QTOF/MS对反应产物进行检测,并推测PFOA可能的降解路径:1·OH氧化PFOA进行脱氟反应生成C6F13C(OH)2COOH,经分子内脱H2O生成C6F13COCOOH;2·OH氧化PFOA分子,使羧酸键—COOH断裂,生成醛类C7F13HO,最后两者都经·OH氧化成C6F13COOH,然后按上述过程逐级脱去CF2生成短链全氟羧酸.  相似文献   
39.
TiO2光催化降解PFOA的反应动力学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全氟辛酸(PFOA)是一种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处置技术是研究的热点.以UV254 nm紫外灯为光源,采用商品TiO2(P25)对PFOA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并考察pH、TiO2用量、初始浓度、反应气氛对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pH对反应有重要影响,氧气存在下能提高反应效率.在pH为3,TiO2用量为1.5 g·L-1,通入空气条件下反应7 h实现基本降解,速率常数为0.4206 h-1.投加俘获剂实验表明,空穴(h+)是主要的活性物质,其对反应速率贡献率为66.1%;羟基自由基(·OH)也参与PFOA的降解过程;投加NaF实验表明,PFOA在TiO2上吸附是反应发生的首要条件.UPLC-QTOF/MS分析表明,PFOA光催化降解逐级生成短链全氟羧酸(PFCAs).  相似文献   
40.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战略初探--浙江乌镇实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分布着为数众多的水乡古镇,它们多以水建镇,以水成市,创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具有较高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古建筑学等方面研究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乡古镇旅游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并已成为华东地区旅游的特色品牌之一。然而,随着旅游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浙江乌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其优美的人居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较高的资源品味;优越的地理区位、精品战略和高投人高产出战略的实施,使得乌镇旅游开发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知名度迅速扩大,乌镇也因此成为旅游界一匹异军突起的“黑马”,其发展倍受国内外游客及历史文化界人士的瞩目。同时由于开发历史较短,乌镇旅游开发还存在着旅游产品单一、缺乏亮点和特色、社区参与不够、旅游设施难以满足旅游快速发展的需要等现实问题。鉴于此,对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战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