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8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625篇
安全科学   1047篇
废物处理   160篇
环保管理   510篇
综合类   3743篇
基础理论   773篇
污染及防治   650篇
评价与监测   345篇
社会与环境   158篇
灾害及防治   28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956篇
  2001年   939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8月24日至26日,驻环保部纪检组长傅雯娟一行于来我省对行政权力监控机制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992.
为严肃查处违法排污企业,切实保障群众环境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经省政府同意,2009年5月14日,省环保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对6起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实施省级挂牌督办。省环保厅副厅长杨智明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993.
盐胁迫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生长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耀东  李志华  王晓昌 《环境科学》2008,29(10):2804-2808
研究了含盐量分别为1%、2.5%、5%条件下颗粒污泥成长特性,对其表面结构、粒径分布与稳定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颗粒成长初期颗粒较为疏松,粒径和离散度均呈增大趋势;颗粒成熟后粒径密实度增大,粒径大多稳定在0.3~0.5 mm左右.成熟的颗粒污泥在含盐量1%下颗粒孔隙率较大,离散度较小,菌胶团细菌占优势,微生物通过胞外多聚物相互聚集,其稳定性较好;而在含盐量5%下其孑L隙率和离散度呈现相反趋势,丝状菌占优势,颗粒通过丝状菌的相互缠绕形成,其稳定性较差;但在含盐量2.5%下由于菌胶团细菌与丝状菌均未成为优势菌群,难以维持稳定结构,颗粒发生膨胀自溶,其离散度也变大.研究提出了同质和异质2种生长模式,颗粒粒径分布较窄的成长模式称为同质生长,其颗粒的生长及基质利用条件基本相同,故系统稳定;而颗粒粒径分布较宽的成长模式称为异质生长,其颗粒生长和基质利用条件差异性大,故系统不稳定.  相似文献   
994.
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空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重要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主要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方式,具有重大的经济、生态、文化、科学以及美学和娱乐价值。根据实地调查和资料汇总,截至2007年12月,湖北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58个,总面积108.01万hm2,占湖北省国土面积的5.79%。文章在分析已建自然保护区基础上,研究了自然保护区类型、物种多样性、区域体系布局等方面存在的空缺,提出了调整现有自然保护区(主要方式为合并、升级、扩区)和新建自然保护区(小区、点)的建议,包括合并堵河源和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麋鹿自然保护区的扩区,新建三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火烧坪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等一批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议,为湖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光照与磷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种分批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光照与磷对铜绿微囊藻比生长速率、细胞叶绿素a和P含量的交互作用。通过光照强度和培养基P浓度的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了4种培养基P浓度,每种P浓度下又设置了6种光照强度。结果显示:铜绿微囊藻生长的饱和光照强度为40~100μmol(/m·2s),培养基P浓度对其生长速率的影响符合Monod方程;随着光照增强,细胞叶绿素a含量呈下降趋势;提高P浓度,细胞叶绿素a含量会升高,但在较低P浓度下,铜绿微囊藻也能维持一定的细胞叶绿素a含量;细胞P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比生长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因此,光照和P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细胞叶绿素a和P含量均存在交互作用,且微囊藻生长变化与另外两种特征变化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996.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不同来流风速大小、风向条件下的上海世博规划区内四条主要交通干道上的交通污染物对流扩散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获得了不同工况下交通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通过数值仿真结果分析,探明了交通干道上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对世博规划区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各工况下世博规划区内的CO最大浓度为0.25~0.59mg/m3;东南、东北和南风向下规划区内的NO2最大浓度分别为0.037mg/m3、0.03mg/m3和0.03mg/m3,而北风和西风下规划区建筑群内NO2最大浓度分别为0.068mg/m3和0.12mg/m)3,并揭示出应该重视靠近交通干道的建筑物附近的空气质量改善,特别是要重视靠近卢浦大桥两侧的建筑群周围空气质量改善(卢浦大桥两侧的建筑群周围NO2最大浓度已稍大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一级标准浓度限值)。  相似文献   
997.
微电解-Fenton法处理拉米夫定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别采用微电解-Fenton氧化串联工艺和H2O2强化微电解工艺预处理难降解拉米夫定工业废水,通过对有机物、色度去除率的优选和反应过程中Fe2+浓度变化的分析,确定了最佳工艺及工艺运行方式。结果表明,微电解-Fenton氧化串联工艺宜采用微电解阶段后调节pH值的运行方式,与不调节pH值的运行方式相比,CODCr去除率提高了6.85%;H2O2强化微电解工艺,反应100min时,CODCr去除率为71.71%,色度去除率为98.15%,与微电解-Fenton氧化串联工艺相比反应时间短,投加药剂费用少,不需另设专门Fenton反应设备。通过废水处理前后的UV/Vis吸收光谱图比较,表明2种工艺对拉米夫定废水具有较理想的处理效果但最终降解产物不同。  相似文献   
998.
介绍国内外道桥病害受害情况,指出融雪剂的大量使用是造成道桥病害及路边植被枯死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加强除雪管理、提倡使用环保型融雪剂及机械除雪与融雪剂组合使用的措施,从而减轻融雪剂对道桥和植被的破坏。  相似文献   
999.
通过调研太湖流域典型养殖场污染治理模式,研究不同模式的优缺点,分析了在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并从源头削减、资源化利用、综合治理3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对策,为科学有效开展太湖流域的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2种单菌分离方式即直接分离和先富集再分离,利用选择性培养基获得转化NO2-→NO3-的硝化细菌,根据化学法和离子色谱法检测不同分离方法得到的单菌的硝化速率,结果表明先富集再分离所得菌株的硝化速率显著高于直接分离的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