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介绍了作者参加的三次西太地区“海洋生物组织中痕量金属和石油烃”国际互校分析结果,着重介绍了本实验室痕量金属的分析方法、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分析互校工作在调查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并对分析质量控制工作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室动态模拟实验,研究了在不同固/液比例、溶出温度、搅拌强度、沉积物的粒度等条件下,近岸海洋沾污沉积物中石油烃类化合物的释放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烃类化合物的溶出浓度与参与溶出过程的固/液相比例成正比:当固液相比例为1/8时,可在30min之内确定溶出/吸附过程的动态平衡点。沉积物中石油烃类物质向海水中的释放,在10min之内,可基本达到最大初始浓度;未经处理的新鲜沉积物样品较烘干研磨样品,更利于油类的释放。溶出温度的升高及剧烈的反应条件,有利于沉积物中石油烃类物质向海水中的释放。沉积物的组成颗粒愈细,释放的初始浓度愈高。  相似文献   
13.
我们受有关单位的委托,前后花费了约半年的时间,于实验室内,取未受污染的海水,控制海水水温25±2℃,测定了五种原油,10种成品油的溶解能力。 原油及石油成品油在海水中的溶解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分散油的存在,干扰饱和溶解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实验讨论42种油样品荧光光谱测量的差异。可以看出, 这种测量精确地给出了判别多数油样品的可能性,特别注意到经光和风作用后引起的光谱变化,这些变化与以光谱能区分的差异比较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5.
ICES(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于1988—1981年组织了原油、沉积物及海洋生物组织中烃类测定的第一次互校工作。当时对沉积物及组织的若干被测参数存在较大的争议,并且只有5个实验室报告了贻贝组织样品数据。为此,ICES海洋化学工作组组织了第二次测定海洋生物组织中烃类的互校工作。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OC(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方法、标准、互校专家组参加了这次活动。24个国家的50个实验室参加了互校工作,其中22个实验室提交了紫外荧光法(?)当量数据;20个实验室提交了紫外荧光法阿拉伯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连湾油类洁污疏浚物的油类溶出试验,获得了动态溶出数据。介绍了大连湾海区站位布设、样品采集、贮存、前处理、测定方法.油类溶出实验证明:疏浚物中油类在溶出过程中逐渐向海水中释放,对大连湾海域水质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介绍了我国八十年代以来已经颁布实施的海洋环境样品分析测试中油标准,针对目前我国制定“海洋沉积物环境质量标准”、“海洋生物体内污染物评价标准”,修改“海洋水质标准”等问题,从实验实际数据出发,阐述在制定或修改油类标准时,必须注意标准油、标准物、分析测定条件、分析测定方法,因为这些因素对量值造成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报告属于“海洋石油污染监测中质量控制程序”的一个部分。针对海洋水体石油污染监测中样品的采集、贮存、运输等环节进行了文献调查及有关的实验。介绍了GHH—1型和QCC9—1型两种表层采水器、船上最佳采样位置、船上采样的现场处理(例如:采样器清洗、采样要求、样品前处理)、提出了现场实验室的要求。 关于样品的保管与贮存本文推荐采用酸化法和冷藏法,前者适合短期(7天以内)的水样保存,后者适合稍长时间(15—20天)的溶剂样品贮存。提请注意光线照射对样品稳定性影响最大。 文中还提出了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报告提出了一种快速、灵敏且精确的流动注射方法,用以测定天然水中的硝酸盐。在镀铜镉柱中,硝酸盐首先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3—氨基—1.5萘二磺酸反应,生成偶氮酸。此酸在碱性介质中,生成荧光性盐。注射速度约为30ml/小时,2×10~(-5)μ硝酸盐注射1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检出限(S/N=3)为1×10~(-3)μ硝酸盐。  相似文献   
20.
荧光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石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海水中石油含量的测定,国外通常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重量法等。国家海洋局1979年出版的“海洋污染调查暂行规范”中规定:水体中油类测定方法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度法,并附荧光分光光度法。而紫外分光光度法,则是几年来一直较普遍使用的方法。根据国内外测定海水中微量石油的仪器和方法进展的趋势及现状分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已趋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