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77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本研究采集鄱阳湖湿地3种典型植被(虉草、苔草、芦苇)土壤,在室内分别设置30%WHC(最大持水量)、50%WHC和80%WHC 3种水分条件培养1个月,分别模拟重度干旱、轻度干旱和适宜水分环境,然后添加水分到200%WHC模拟干湿转化过程;基于~(15)N同位素稀释法计算干化-干湿转化过程中湿地土壤的总氨化速率和总硝化速率.土壤干化过程中,芦苇带土壤总氨化速率最高,虉草带土壤总硝化速率最高;土壤总氨化速率和总硝化速率都随干旱程度增强而降低,轻度干旱条件下总硝化速率的降低比总氨化速率更明显;除水分条件外,总氨化速率主要受土壤碳含量影响,总硝化速率主要受pH值影响.土壤湿化过程中,苔草带和芦苇带土壤氮总氨化速率在1 d内变化较小,1~5 d不断下降;虉草带重度干旱土壤氮总氨化速率在湿化后呈上升趋势,轻度干旱土壤只在湿化后1 d内明显增大;3种植被土壤总硝化速率都在1 d内明显下降,此后维持较低水平.干化过程中,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丰度对土壤总硝化速率的影响相近,湿化过程中AOB丰度的影响相对增大.  相似文献   
282.
以A2O-MBR工艺的冷冻干燥污泥作为原料,以索氏提取法,获得污泥中的粗脂;再经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00:1,10:1和7:3(V/V)的顺序梯度洗脱,利用薄层色谱法,将洗脱液与神经酰胺标准品对比,V(石油醚):V(乙酸乙酯)=7:3为合适的洗脱梯度.经Q-Exactive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检测各组成成分,就峰面积比,经柱层析洗脱前后神经酰胺从60.88%提高到98.34%.最后,用另一种A2O工艺的污泥进行尝试,柱层析前后神经酰胺从79.06%提高至94.15%.  相似文献   
283.
多孔介质表面化学异质性对胶体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行为在污染物迁移、环境修复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胶体在未酸洗和酸洗过的玻璃珠中的迁移行为来探究多孔介质表面异质性对胶体迁移的影响,并通过扩展DLVO理论来计算每一组中胶体与多孔介质的相互作用能.结果表明,不论在有利环境还是在不利环境下,多孔介质表面的化学杂质均会提高胶体的吸附能力,这主要归因于胶体在初级势阱中的吸附.不利环境下,多孔介质表面的化学杂质能够将不利环境转化为有利环境,而在有利环境下,化学杂质的存在可能提高胶体的单一拦截效率(η_0).此外,研究发现,高pH溶液仍然能使胶体从多孔介质表面解吸下来,并且沥滤作用仍被低估.本研究对化学杂质在胶体迁移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可为胶体迁移行为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84.
突发水污染应急响应过程最为关键的需求是"应急处置",决策者需要快速准确地选择适宜的应急处置技术,制定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技术预案编制过程中只能依据典型污染情景提出应急处置工程实施操作路线,不可能穷尽所有可能情景,因此,有必要依据具体污染情景或工况动态生成处置技术方案.本研究将应急处置技术预案(方案)拆分为"案例-技术-材料"3个模块,系统地提出"相似历史案例筛选、应急处置技术筛选、应急处置材料筛选"三步筛选模式及决策模型,开发软件平台用于智能生成应急处置技术预案或方案.以2011年浙江建德新安江苯酚污染事件为案例进行验证分析,快速生成了基于吸附技术与混凝技术的处置方案.结果表明,该三步筛选框架、模型群组及决策支持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极大地提高了水污染应急处置技术筛选的效率和科学性,可为响应者实施突发水污染应急处置工程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在方法学上丰富了响应阶段的应急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285.
突发水污染预警应急响应研究与实践的方法学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底松花江硝基苯污染发生至今,我国开展河流突发污染预警应急的研究实践已有10年,有必要对相关应急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实践方法学进行系统梳理.因此,本文运用系统论的原理与方法,对河流突发污染应急预警响应过程中的基础科学问题进行数学抽象与深入剖析.首先梳理归纳了处警后预警应急响应的基本流程,即以"应急溯源"和"风险预警"为主线辅以"应急监测".然后,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了预警和溯源的技术成熟度过程及发展趋势.同时,对"污染追踪/溯源"正反问题进行系统论刻画并深入辨析其不确定性与不适定性特征.最后,用相似理论分析和定义了关键研究问题的时空特征尺度.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相关框架、论断和准则可为应急预警响应研究实践提供统一的科学范畴、通用的研究范式与方法论参考.  相似文献   
286.
财政补贴是顺利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的重要保障。本文综合运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DID)等计量模型统计方法,量化评估了清洁取暖补贴措施对试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发现:清洁取暖补贴对试点城市采暖月CO、PM_(10)和PM_(2.5)浓度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且对第一批试点城市的贡献更大,使得第一批试点城市采暖月CO、PM_(10)和PM_(2.5)浓度分别较补贴前显著降低0.411mg/m~3、22.53μg/m~3和15.45μg/m~3,对污染物浓度下降的贡献度分别为56.0%、65.2%和49.8%;清洁取暖补贴对第一批试点城市采暖月SO_2浓度的改善效果不显著,却使第二批试点城市采暖月SO_2浓度较补贴前显著降低24.53μg/m~3,对SO_2浓度下降的贡献度为55.2%;清洁取暖补贴效果是地方重视程度、治理能力、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以及气象条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议:第一,构建和完善差异化补贴机制;第二,优化调整清洁取暖补贴资金使用方式;第三,引导地方政府探索建立中长期清洁取暖财政补贴机制。  相似文献   
287.
王鹏  姚琪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903-906,910
拟建崇海公路大桥位于长江口北支上段,东距北支入海口约70km,该河段河床宽浅,沙洲众多,河势多变,长江口潮型属浅海不规则半日潮,桥位附近青龙港平均涨潮历时3.06h,落潮历时9.19h;涨潮平均流速一般大于落潮平均流速。为了分析公路大桥建设对长江海门段流场和浓度场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并考虑到该水域水深较浅。低潮时大量露滩的特点,采用基于无结构网格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守恒性、逆风性等优点的有限体积Osher格式建立二维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在桥墩处理上,改变传统的用网格贴合挡水物的方法,直接将桥墩作为陆地边界生成无结构网络。由建桥前后的流速对比图可以发现靠近桥墩的水域流速减小,而墩间流速增大,这与实际情境十分吻合,说明将桥墩作为陆地边界的处理办法是可行的,对比建桥前后的污染带,发现建桥后桥位下游污染带有所减小,但不明显,这与建桥后流场的变化有很大关系。建桥后桥墩起一定阻水作用,涨落潮时桥位下游流速均存在 减小的趋势,而且岸边正好位于桥墩的密集区域,流速减小更为明显,这一区域流速值的减小范围在0.28m/s以内。由于对时间项的离散采用显格式,受计算稳定性的限制,时间步长必须取得很小,从而需要消耗大量计算时间,这是今后模型值得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288.
清洁取暖政策实施效果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文基于农户调查结果,从经济、社会、污染减排和温室气体减排4个维度,构建"煤改气""煤改电"绿色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分析和减排效果归一化分析,量化协同减排效益。结果表明:两种改造路径均取得了显著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效益;用气取暖的协同减排能力高于用电取暖,同时社会满意度水平略高,运行过程中政府补贴力度更大;无极县通过全面推广空气源热泵设备,显著降低了用电取暖的经济运行成本;总体来说,两县用电取暖得分更高。由此建议,地方要创新设备推广机制,加强群众宣传力度,制定合理补贴政策,以保障清洁取暖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89.
工业废水中微量Cr^6+的流动注射光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鹏  沈艳红 《上海环境科学》1992,11(2):19-20,41
以离子交换法去除干扰离子,二苯碳酰二肼为显色剂,采用流动注射技术,以60个样/h的速度,分析电镀废水及其他废水中的C_r~(6+)。线性范围为0~5.0mg/l,检出限为0.09mg/l;对1.0mg/lC_r~(6+)标准溶液连续测定12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1%。  相似文献   
290.
取代苯类有机物拓扑指数与酵母菌毒性的人工神经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酵母菌作为指示生物,对78种取代苯类有机物开展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建模方法,以酵母菌的1g(1/Cmlz)为活性参数,点价自相关拓扑指数(A、B、C和D值)为分子结构参数,建立了取代苯类有机物定量构效关系神经网络模型;从24种点价自相关拓扑指数中在线筛选出A[0]、A[1]、C[3]、C[5]和D[3]等5种主要结构参数作为ANN的输入节点,并讨论了它们对酵母菌毒性的影响。将模型用于23种取代苯类有机物的生物毒性预测,结果满意。建立了Cmlz与LC50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的相关性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