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81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鞘氨醇单胞菌USTB-05对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云南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微囊藻毒素(MCs)的分析和鞘氨醇单胞菌USTB-05在细胞水平和酶水平下对MC-YR、RR和LR的生物降解.结果表明,云南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MC-YR、RR和LR的含量分别为0.16, 0.96, 0.47mg/g.在初始浓度分别为19.5mg/L MC-YR、79.5mg/L MC-RR和43.6mg/L MC-LR下,鞘氨醇单胞菌USTB-05在2d内可将上述3种MCs全部降解,鞘氨醇单胞菌USTB-05粗酶液可以以更快的速率对MC-YR、MC-RR和MC-LR进行高效酶催化降解,在10h内可以将初始浓度分别为14.8mg/L MC-YR、28.4mg/L MC-RR和19.5mg/L MC-LR全部降解.同时发现了MC-YR降解过程中的2个中间和1个最终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62.
不同粒度锡采矿废石重金属淋溶规律及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广西某锡矿不同粒度采矿废石进行模拟酸雨动态淋溶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度锡采矿废石的淋溶规律,结果表明,淋溶前期,废石溶出重金属浓度呈上升趋势,Pb、Zn溶出浓度表现出中粒度>细粒度>粗粒度,As溶出浓度最高为0.12mg/L,表现为细粒度>中粒度>粗粒度;淋溶中后期,废石溶出重金属浓度呈平缓甚至缓慢下降趋势,3种重金属溶出规律均表现为细粒度>中粒度>粗粒度, Pb、Zn、As最高溶出浓度分别为0.91,1.05,0.12mg/L.研究了重金属溶出动力学并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仪、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仪和化学测试等手段分析得出了锡采矿废石淋溶影响机制,淋溶前期主要受粒度影响,溶质以对流运移为主;淋溶后期受粒度、空隙率、比表面积、表面结构和形态分布等多重因素影响,溶质以对流运移和分子扩散综合影响为主.本研究方法及结论可为废石重金属防控和监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自然灾害风险形成机制是灾害风险评价和管理的基础,目前风险形成机制的研究还不足。基于灾害系统理论,提出自然灾害风险的形成需要具备发灾场、致灾力和承灾体三个要素,发灾场是灾害风险形成的空间场所,致灾力是自然事件对承灾体的破坏力,承灾体的暴露性和抵抗力是决定灾害风险是否能够形成的重要因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说,灾害风险产生的实质是人类活动与灾害事件争夺地理空间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灾害事件致灾力与承灾体抵抗力之间的较量,只有当灾害事件的致灾力大于承灾体抵抗力时,灾害风险才有可能产生,风险的大小由灾害事件的致灾力、承灾体抵抗力和暴露性共同决定。根据人灾冲突的理论,灾害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协调人灾关系,关键是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64.
公众对灾害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既受客观灾害事件的影响,又受主观风险认知的影响,因此可接受风险研究必须将主观与客观风险结合起来。公众对灾害风险的主观判断,主要受心理距离的影响。在现有时间距离、空间距离、概率距离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人际距离、信息距离、情绪距离三个维度,共同组成心理距离体系。公众离心理距离原点越远,灾害风险认知越弱。心理距离影响着灾害风险传输到公众的过程,会使公众感知的主观风险增大或减小,其与公众个体属性、灾害风险情景都会影响公众的可接受风险,但是公众个体属性与可接受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明确。因此,可以通过心理距离和灾害风险情景的分析来评价公众灾害风险接受性,接受性越小,公众越不能接受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决复杂三维地质模型构建耗时费力、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多个软件的复杂三维地质模型快速构建的方法,以钻孔信息为基础资料,利用3DMINE建立岩(煤)层等高线,以dxf文件形式导入GOCAD生成岩(煤)层点阵数据文件,利用SURFER对点阵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导入RHIRO软件之中生成ANSYS可读取的iegs文件,经过ANSYS划分网格后导入FLAC3D中进行数值计算。以山东郓城煤矿的地质模型构建为例进行介绍,给出了以该方法进行地应力反演后得到的区域应力场分布云图。通过多个煤矿应用表明:该方法建模速度快,摒弃了繁杂命令流式建模方法,通过数据的逐步对接,减少了中间过程的人为干扰和误差,兼顾了ANSYS优良的网格划分功能和FLAC3D数值计算能力,且效果较好,可在其他领域和行业复杂地质模型构建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6.
论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环境保护机制要真正内生于企业,需要依靠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的创建.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的创建需要内外因素的强力驱动,外部驱动因素除了政府管制外,还有诸如外部市场风险管理,各类投资者、消费者和积极环境主义者,保有和吸引优秀雇员等外在驱动因素;而内部驱动因素则主要包括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内涵的企业文化、互动有序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以及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企业创新机制等.目前,发达国家一些高绩效企业已实施了一系列自组织环境管理的实践,取得了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要积极培育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的创建及发展,有必要实施一系列策略,以充分发挥内外驱动因素的强大驱动作用.该策略具体包括有:一是要积极创新管制制度及工具,特别是要重视信息工具的利用;二是要积极塑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构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环境管理制度(EMSs),广泛应用国际环境管理标准体系(ISO14000);四是要加大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与开发力度,增强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对自组织环境管理创建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67.
论湖南省水旱灾害的地理规律性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水旱灾害是湖南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本文依据数十年来的水旱灾情资料,运用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方法,从灾害类型以及其特点和时空尺度上揭示了湖南省水旱灾害的地理规律性,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现状与新填埋场选址近况,并根据广州市新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要求,推荐了相对合适的场地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9.
玻璃海 《环境》2007,(6):78-80
打开"google",输入"气候变暖",1240000,是它的搜索结果.如果你还有一点耐心,你就会发现,2007年度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的热情几乎高过了往年的总和.它已经不再是环保人士的专利,而变成了一个放进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70.
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大,广州市饮用水源地水质日益变差,部分潮汐水体曾经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控制污染,保护水源的饮用水安全已经越来越迫切。文章通过现场水体水样的氮、磷实验,找出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素,为控制水污染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