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30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黄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已被广泛研究,然而,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某单一河流、区域或湖泊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了剖析,而很少有研究从流域尺度方面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估。因此,该文通过研究前人文献,在总结相关数据基础上,运用污染负荷指数、修正污染程度、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黄河全流域沉积物中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重金属源解析。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依次为Cr>Zn>Ni>Cu>Pb>As>Cd。污染负荷指数和修正污染程度表明窟野河及大汶河污染程度最高。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表明7种重金属在黄河流域上整体无毒性影响,Cr在部分区域存在毒性影响。根据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黄河流域整体表现为低生态风险,窟野河呈现高生态风险。黄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波动情况,这与沿河流向各区域的工农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源解析表明黄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肥料的使用、矿业开采活动及城市工业废气废水。  相似文献   
52.
纳米Ti02多孔微粒阳光催化降解活性艳蓝染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利用高分子悬浮聚合与溶胶—凝胶法相结合的技术,成功地制备不同孔结构的TiO2多孔微粒,并对其光催化降解活性艳蓝KN—R的染料溶液PH、无机阴离子、光强、通空气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强酸性条件有利于染料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而强碱性条件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常见无机阴离子cl^-、so4^2-,对染料降解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染料降解效率随光强增加而提高;光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TiO2多孔微粒对活性艳蓝KN—R染料的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降解时持续通空气有利于降解效率的提高。实验证明所制得的微粒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和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53.
小麂(Muntiacus reevesi)是偶蹄目鹿科麂属动物,在我国种群数量丰富,分布广泛,但关于小麂在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及活动节律的差异性研究相对较少。为掌握小麂的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江西省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小麂进行了监测,每个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数量均为60台,相机工作日分别为9 692、9 659、14 582 d,小麂的独立有效照片数分别为603、665、1 032张,并运用单季节占域模型估算了各地区小麂的占域率和探测率,分析了海拔、坡度、植被覆盖度以及距水源地距离等环境变量对小麂活动规律以及分布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桃红岭保护区和九岭山保护区的小麂偏好于海拔较低、坡度较小、植被指数较低、距水源地距离较近的区域;齐云山保护区的小麂偏好于海拔较高、坡度较大、植被指数较高、距水源地距离较近的区域。小麂为明显的晨昏性动物,日活动高峰出现在06:00—08:00和17:00—19:00。其日活动节律在齐云山存在显著季节差异,桃红岭保护区和九岭山保护区则无显著季节差异,各保护区之间...  相似文献   
54.
为深入探究大气细颗粒物(PM2.5)碳质气溶胶组分(碳组分)表征方法,于2021年1-12月,在浙江省11个地市同期开展环境空气PM2.5样品采集和分析工作,比较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协议和保护能见度多部门监测计划(IMPROVE)的代替协议(IMPROVE-A协议)测定样品的结果差异。结果表明:无氧阶段最高温度设置为870℃的NIOSH(NIOSH870)协议由于在氦气气氛下的解析温度高,测得PM2.5样品中有机碳(OC)组分占比较IMPROVE-A协议大;对于IMPROVE-A协议而言,热光反射法校正的元素碳(EC)比热光透射法校正的结果大,在污染越严重、负载量越大的滤膜上,光学校正带来的差异越明显。通过开展浙江省部分地区的PM2.5碳组分污染特征研究,发现PM2.5中碳组分主要来自生物质燃烧、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55.
裸土风蚀扬尘是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防治裸土风蚀扬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实现固结裸土从而抑制其风蚀扬尘的目的,是一种好方法.在微生物固结土体介绍的基础上,综述了微生物固结裸土抗风蚀扬尘的机理,分析了微生物固结裸土抗风蚀扬尘的影响因素,最后对微生物固结裸土抗风蚀扬尘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6.
基于吸附的一体式超滤工艺因其占地面积小等优势逐渐受到关注。然而,已有研究多采用粉末活性炭、纳米铁、甚至砂砾石等颗粒型吸附剂,不仅运行过程中存在刮伤膜表面的风险,且缺乏实际运行参数。混凝剂水解絮体松散且吸附效能强,为此,以江苏常州某河流水样为原水,考察了基于絮体吸附的一体式超滤工艺中试运行效能。结果表明,运行过程中滤饼层是引起超滤膜污染的主要原因;相比粉末活性炭(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 PAC)和铁盐絮体,一体式铝盐絮体-超滤工艺运行效果较差;与PAC相比,松散的絮体使得一体式铁盐-超滤工艺膜表面滤饼层较薄,膜污染负荷较低,缓解膜污染的效果更优;与单独超滤膜处理相比,投加最优剂量的粉末活性炭和铁盐后分别将运行时间延长71.4%和100%;加氯预处理能灭活膜池内微生物,但仅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膜污染。对于出水水质,一体式铁盐絮体-超滤工艺平均出水浊度低于0.1 NTU,出水铁的质量浓度低于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GB 5749-2006),同时对总有机碳、总磷、氨氮等指标的去除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7.
运用潜在源贡献分析(PSCF)方法,识别了2018年秋冬季京津冀地区典型城市北京,唐山和石家庄PM2.5的潜在污染源区;基于气象-空气质量模式(WRF-CAMx)和传输通量计算方法定量评估了与其周边省市之间PM2.5的传输贡献,识别了三个典型城市PM2.5的传输路径,揭示了PM2.5传输净通量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个城市秋冬季PSCF高值主要集中在河北南部,河南东北部和山西中东部地区;秋冬季PM2.5均以本地贡献影响为主(51.78%~68.40%),外来贡献为辅(31.60%~48.22%),不同季节贡献率有所波动.整个观测期间,近地面主要表现为毗邻城市向北京和石家庄输送PM2.5,而唐山主要表现为向外输送PM2.5,净通量最大值出现在海拔0~50m,其净通量为-99.47t/d.同时鉴别出了一条主要的传输路径,即西南-东北方向.  相似文献   
58.
空调制冷剂二氟甲烷(R32)是R22的替代制冷剂之一,其分子中含有氟元素,受热可产生剧毒物质氟化氢(HF),一旦泄漏分解,将会对人员造成极大危害.首次通过实验研究了R32泄漏后的受热分解情况,利用激光气体分析仪,测量了不同工况下HF的实时浓度,分析了R32受热分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R32泄漏后,在受热状态下很容易产生HF,HF浓度随着泄漏量和受热状态的变化而异,浓度可达1000ppm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含氟制冷剂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9.
表面磁粉探伤是在用压力容器检验的一项重要手段。其程序一般为:表面处理-表面检验-防腐。压力容器的表面防腐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一些进口压力容器表面防腐层性能很好,即使运行多年的压力容器,其表面防腐层往往完好如初。表面喷涂硅锌底漆与金属本体结合非常牢固,除漆难度很大,而去除后要恢复的难度更大,而且在处理过的部位使用一段时间便产生局部腐蚀。对这类表面防腐层完好的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如能进行表面带漆磁粉探伤,不仅省时省力,并且不影响设备原有的防腐层。为此,我们进行了表面带漆磁粉探伤的试验,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实践,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在计算无锡市2000~2011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基础上,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建立无锡市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对无锡市人均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发展对拉动无锡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呈指数增长趋势,相比之下,能源效率及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据此提出开发可再生能源,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清洁煤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