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128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294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以农林废弃物橘子皮(OP)为原料,经氢氧化钠皂化处理,得到了改性橘子皮生物吸附剂(MOP),并将其用于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了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浸泡时间对改性产物产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化学耗氧量、比表面积、Zeta电位的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橘子皮皂化改性的机理.结果表明,橘子皮用0.2...  相似文献   
512.
中国碳排放变动的因素分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的急剧增长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总量不断增长.本文基于广义费雪指数(GFI)方法,建立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 2000-2008年间,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变化对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影响.该方法较之拉氏指数和D氏指数分解法,克服了它们的缺点,更好的消除了分解的残差项,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对拉动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呈指数增长,而能源效率对抑制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呈倒“U”型,并且其抑制作用当前有增强趋势,能源结构的抑制作用依然微弱.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难以抵消由经济发展拉动的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增长.本文得到当前能源效率因素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正逐渐增强,而能源结构因素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依然微弱,这与以往的结果不同.为了考察各种因素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的长期规律性,本文首次拟合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瞬时变化率特征,进一步反映出各影响因素的动态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513.
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S—R(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模型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压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响应子系统三方面构建了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各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对2000--2008年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影响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08年湖南省综合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其生态安全等级多年来一直处于“临界安全”。②人口密度大、人均GDP低和不合理的化肥农药施用是湖南省土地资源压力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耕地面积少和农田水利设施差是状态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偏低和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滞后是响应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14.
基于生命周期的产品碳足迹评价与核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其产品进行碳足迹评价,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产品碳足迹评价标准提供的碳计量方程,如GHG Protocol、ISO14064、PAS 2050、TS Q 0010等。在介绍相关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产品碳足迹的评价步骤,最后利用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PVC产品为例,给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B2B模式的产品碳足迹评价的案例。为企业及相关机构开展碳足迹评价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15.
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改革路线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三方治理是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有效模式,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创新的重要内容。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内涵不清晰、理论架构未建立、关键问题待突破、政策路径不明确等问题,系统设计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改革路线图是当前迫切的现实需求。本文在对第三方治理内涵的解析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中心公共经济论、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理、规模经济及委托-代理理论的理论架构,综合分析第三方治理的理论依据及作用机制。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梳理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政策演进情况,并立足于我国环境公用设施建设和企业工业污染治理领域第三方治理的发展现状,剖析成效及问题,提出构建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环境监管体系、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市场价格体系和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的政策机制改革框架及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16.
在对珠江河口及近海水体中Cu的含量和形态以及主要营养盐水平及形式进行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水体中Cu的总浓度、总溶解态Cu、颗粒态Cu以及游离态Cu与水体中主要营养盐及其主要赋存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水体中Cu的总浓度和各营养盐之间存在着对数分布的函数关系,其相关性N>Si>P,水体中游离态Cu与养分的相关性顺序为:NO2->SiO32->PO43->NO3->NH4+。通过计算得到研究水域中的N Si原子比为0 78,接近浮游生物体内的比值,说明水体中Cu的分布与N,Si养分的再生循环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517.
烟尘、汽车尾气颗粒物中有机质的成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烟尘、汽车尾气排放颗粒物、尘土中的有机质经提取分离得饱和烃、芳香烃、菲烃、沥青四个馏分.四个溜分的相对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性.并将其饱和烃、芳香烃,经GC-MS分析,其特征明显不同.这种特征的不同可算得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的来源.  相似文献   
518.
苯酚-次氯酸钠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苯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亚硝基铁氰化钾存在下 ,苯胺在磷酸盐介质 ( p H=1 1 .4 )中与次氯酸钠、苯酚反应形成靛酚。苯胺在 0 .0 6~6 .4 0 mg/ L内服从比耳定律 ,用于环境水中微量苯胺的测定 ,结果与标准方法吻合。  相似文献   
519.
介绍了太钢焦化厂在技术改造过程中采用的工艺节能、减少排放的先进技术,以及先进技术带来的效果,详细介绍了7.63 m焦炉工艺新技术、干熄焦和脱硫脱氰新工艺的显著效果,成熟的工艺节能技术和减排措施,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20.
排气筒高度与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排气筒高度与二氧化硫日均最大落地浓度的关系.在特定的气象和污染物排放量条件下,排气筒升到一定高度后,对降低SO2日均最大落地浓度的作用明显减小.结合实例,为合理设计排气筒高度从环保角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