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综合类   11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环境中铅的来源 铅是为人们熟知的金属,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016%[1].它广泛分布在土壤,河流、湖泊及海洋中.由于铅很早就为人类所利用,因而扩散到环境中去已有很长的历史.铅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它在各种工业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我们所想象到的  相似文献   
12.
镉是微量元素,广泛分布在环境中。随着镉在工业上日益广泛的应用,镉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B.J.Presley,J.H.Trefry和R.F.Shokes应用Pb—210放射性同位素法推算,镉对环境的污染是1950年以后出现的问题,主要由于采矿、冶炼、电镀、颜料等人为活动造成,使镉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地面上。镉在水体和生物体中反应较快,  相似文献   
13.
离子交换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效果好,可以实现水和铬酸回收利用,不造成二次污染,是电镀行业推广闭路循环,实现零排放的一个较好的处理方法。离子交换法处理电镀车间钝化含铬废水的试验研究,国内正在开展,但不成熟。我们的试验正是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含磷酸盐的三氯化铁水解溶液的化学特征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田宝珍  汤鸿霄 《环境化学》1995,14(4):329-337
通过对含磷酸盐三氯化铁水解溶液的pH驰豫,电导率,可见光光谱和不同化学反应活性组分的分布等一系列化学物理性质的表征,说明在FeCl3-NaH2PO4-NaHCO3溶液体系中,PO4^3参与了Fe(Ⅲ)的水解-聚合反应,形成了Fe-OH-Fe-PO4-Fe结构共同控制溶液性质。使溶液性质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证明PO4^3对Fe(Ⅲ)溶液的水解形态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逐级化学分离法对水体沉积物各组分吸附作用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天然水体中悬浮物和沉积物的主要活性组分,通常是粘土矿物,铁、锰、铝水合氧化物,有机物和碳酸盐。本文研究它们在重金属吸附中各自所起的作用。提出了一种逐级化学分离程序和多组分吸附剂的吸附模式及计算方法。应用于湘江上、中、下游三种底质样品,进行了所有分级样品的镉吸附实验。吸附模式计算得到若干有益的结果。 不论颗粒物整体,或是其各种组分,在广泛的重金属浓度范围内,都得到Langmuir型吸附等温式,并由它们共同组成Langmuir型吸附模式。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粘土矿物表面只有局部被其他组分复盖。模式计算表明,在湘江沉积物样品总吸附量中,粘土矿物的吸附、贡献仍占主要地位(60—70%)。金属水合氧化物(15—25%)和有机物(11—22%)大致在同一水平而前者略高,碳酸盐的作用(0.1—5%)则较微小。各种组分在吸附中所起的作用评价应该同它们的相对含量联系起来,综合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6.
化学氧化法制备高铁酸钾循环生产可能性的试验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田宝珍  曲久辉 《环境化学》1999,18(2):173-177
本文研究了回收利用湿法制备K2FeO4晶体后的残留母液,制取次氯酸盐混合溶液,氧化Fe(Ⅲ)-→Fe(Ⅵ)的方法,探讨了混合次氯酸盐浓度、铁盐添加量、反应体系碱浓度等对高铁转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铁酸盐对2种水源水中藻类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了高铁酸盐对深圳2种原水水中藻类的去除效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以小球藻为主的东湖水时,单纯PAC混凝就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藻类,藻类去除率均在95%左右.在处理含藻量多,以颤藻为主的铁岗原水时,单纯PAC混凝除藻效果不理想,投加少量高铁酸盐进行预氧化,再投加PAC混凝,可使水中藻的去除率提高10%~20%,去除率高达97.85%.而且用高铁预氧化除藻法明显优于传统预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水源的化学灭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自制的高铁[Fe(Ⅵ)]复合药剂处理夏季水华地表水,除藻率可达70-90%。实验结果表明,高铁杀灭水华蓝绿藻效果很好,对其它藻类也能大部分杀灭。杀藻机理为药剂与藻类充分接触并伴之剧烈的机械搅拌,破坏其细胞壁、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由表及里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9.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Fe(Ⅲ)溶液聚合物的形态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7  
本文研究用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测定法把Fe(Ⅲ)区分为Fe(a),Fe(b)和Fe(c)三种不同聚合程度的形态.Fe(a)为单核铁化合物,瞬间可与Ferron反应;Fe(b)为过渡性低聚物,可逐渐与Ferron反应;Fe(c)为较稳定的高聚物,基本不与Ferron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Fe(Ⅲ)的水解和聚合较之Al(Ⅲ)快得多.熟化两周后,溶液接近准平衡,Fe(b)转化为Fe(c)后消失,Fe(a)略有降低,而Fe(a)/Fe(c)趋近于一常数.当OH/Fe升高时,Fe(a)降低,而Fe(b)显著增加,熟化后,处于准平衡的Fe(a)/Fe(c)也降低. Ferron络合定时测定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区分Fe(Ⅲ)聚合物形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沉积物的主要组份为粘土矿物,活性铁、锰、铝水合氧化物、有机物和碳酸盐。为研究它们在重金属吸附中的各自贡献,特提出一套逐级提取程序。本文根据各种条件试验及分析结果证实,此法对所分离的各种组份均能大部分或全部去除,而对结晶矿物相及其他组影响甚小。与文献报道比较,实验结果达到类似实验的较好水平。例如1M醋酸钠(pH=5)可除去100%的碳酸盐;浓过氧化氢(30%)可除去60%的有机质及80%的腐殖质。把所得各级产物用于吸附实验,结果与模式计算相符,这为定性和半定量地研究各组份的吸附贡献提供了条件。此程序并非十分理想,尚需寻求具有专一性、组份分离完全的实验方法,就能对各组份的吸附性能做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