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8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502篇
安全科学   431篇
废物处理   65篇
环保管理   271篇
综合类   1549篇
基础理论   254篇
污染及防治   270篇
评价与监测   115篇
社会与环境   88篇
灾害及防治   10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及资料调研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监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监管目标指标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农药化肥施用总量减小、粪肥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并不一定代表农业面源水污染负荷量的降低。(2)在监管的主要环节方面,可从节水控污和控肥两个关键点切入,并关注土壤流失带走的氮磷情况,重视水土保持工作。(3)在监管主体责任认定方面,农业面源水污染具有累积性和滞后性,已有研究成果检测出的滞后期从1~100年不等,这增大了辨识区域责任主体、厘清责任边界的难度。因此制定管理目标、评估考核办法时要慎重,水质变化也要区分历史责任。(4)在监测体系建设方面,现有针对点源管理和行政区断面考核为主的水质监测体系和监测规范,无法满足农业面源管理追溯区域责任主体、厘清责任的需要。(5)在管理方式方面,根据水污染物类型和空间传输规律,以流域为单元,识别关键源区,突出重点,针对源头和迁移过程关键影响因子,分区分类采取全过程系统配置治理措施,统筹实施生态治理与污染防治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本效益最优的路径选择。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要充分认识农业面源水污染治理的长期性。(2)应引入流域生态系统治理理念,综合分析水(降水、径流、壤中流等)、土壤、地形、植被、受纳水体的生态功能等多种要素对水质的相互影响,统筹生态治理与污染防治,统筹点源与面源治理。(3)建立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在空间规划、信息共享、政策协同、监测网络建设、治理技术标准与法规制定、资金分配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当前要按照流域汇水特点优化监测站点布局,修改已有监测技术规范,建立多部门协同的全过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4)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作为监督者,主要负责识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流域、确定责任区域和厘清部门责任、开展有关规划协调与政策环境友好性评估、措施效果与规划执行考核评估等。(5)依托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成果,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监管的重点区域,选择试点示范区,针对源头和迁移过程关键影响因子,分区分类提出管控目标、评估考核标准、区域责任主体"溯源追踪"技术方法,为在全国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督指导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42.

以天山北坡典型代表城市石河子市为例,基于地面常规污染物浓度监测、气象观测、激光雷达观测及中尺度气象模型(WRF)模拟资料,综合分析了气象条件和边界层结构变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石河子市为代表的天山北坡地区空气质量季节性差异显著,PM2.5浓度在冬、夏两季相差最高达11.4倍,且冬季(12月—次年2月)大气污染发生率高达81.2%,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占59.1%。冬季污染呈连续“污染季”变化特征,在2020—2021年冬季发生的4次重污染过程中,每次重污染过程持续时间为7~27 d,间隔仅1~3 d,各过程均以PM2.5污染为主导,PM2.5峰值浓度为373~425 μg/m3,PM2.5/PM10均值为0.82。进入秋冬季后,地面连续低温、高湿的气象条件对PM2.5浓度的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以温度<−3 ℃和65%<相对湿度<92%为主要影响条件,在该条件下边界层高度的显著降低和连续强逆温引起的近地扩散条件转差,是冬“污染季”形成的根本原因。在2021年1月16—22日重污染过程期间,地面为持续低温、高湿、微/静风状态,重污染生消仅随边界层和逆温条件改变,其中污染累积时段边界层高度较清洁时段降低近5倍,逆温强度超过1.5 ℃/(100 m),后续由逆温的减退和边界层抬升带来3 d清洁天气。

  相似文献   
143.
本文重点介绍了完善油气勘探防污土建结构的办法,结果表明:完善后的结构能提高钻井废水COD的达标率。同时,处理水的SS,pH和色度等指标的达标率也可提高。  相似文献   
144.
<正> 以甘薯为原料来生产酒精,是目前国内外生产酒精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对淀粉的水解糖化,再经发酵而制得酒精。但是在酒精蒸馏中产生大量的蒸馏残液,其外观呈糊状,含有大量悬浮物和有机物,如果不进行适当处理就排放,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据调查,上海、南京、天津及大连等地的酒厂废水都对河道产生了严重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自1984年以来,我们对大连白酒厂的酒精蒸馏残液进行实验性处理研究。本文拟从一个侧面总结一下实验工作。国内外对该类废水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处理方法可概括为:浓缩干燥法;好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考虑到能量消耗、经济效益和城市地理位置等因  相似文献   
145.
农民生态环境感知对促进农民自觉环境保护行为和农村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湖南省洞庭湖湿地水稻主产区6个乡镇的调查,将农户生态影响感知具体化为土壤、水源、身体健康和水稻4个方面的感知,借助定量分析建立了农户综合环境感知指数,研究农民对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的生态环境影响感知,并运用Tobit模型探讨了影响农户生态影响感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已经意识到以石化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带来的不利影响,尽管他们的意识还只限于一些看得见的因素如土壤肥力、捕鱼量和健康问题,对于看不见的影响的感知还很薄弱。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采用的水平和持续时间直接决定了人们对于不利影响的感知。提高收入水平与教育水平、强化农业技术推广能提升农民生态环境感知,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肥力对农户环境感知有复杂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46.
介绍了智能语音提示报警装置的系统组成及在火电厂电除尘系统中的应用。该装置既能通过上位机控制实现指定语句的播放,也能本机实现录音、放音。  相似文献   
147.
选用腐殖酸(HA),海藻酸钠(SA),牛血清蛋白(BSA)和偏硅酸钠分别模拟水体中有机大分子和无机污染物对聚酰胺复合纳滤膜进行了膜污染试验.结合原子力显微镜(AFM)及自制的胶体探针定量测定了不同条件下,膜-偏硅酸钠以及偏硅酸钠-偏硅酸钠之间的作用力.分析了污染膜的表面结构特征及其通量恢复率,系统考察了膜表面吸附不同有机大分子后,对随后硅酸盐污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膜表面吸附HA和SA后,膜面负电位增加,与偏硅酸钠之间静电斥力变大,导致其结合能力减弱,减缓了结垢污染.然而,吸附BSA后的膜与无有机条件膜相比,负电位基本一致,故对纳滤膜结垢过程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8.
钒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钒处理对金优63、T优259两个不同品种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钒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两种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但随着钒污染浓度的增高,逐渐受到抑制,且根长受影响的程度大于芽长。从生长和生理生化各指标变化情况来看,不同浓度钒处理下,两种水稻幼苗根系脱氢酶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T优259对钒污染的抗性大于金优63。  相似文献   
149.
杨信华 《环境科技》1997,10(2):32-35
作为经常需要监测的有机污染综合指标COD、BOD5,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相关特性?能否以COD的值来确定BOD5的稀释倍数,从而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程度并节省一定的人力物力?作者对本地区酿酒、制药、化肥三种行业的工业废水监测数据作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可以用COD的实测值估算BOD5的值。  相似文献   
150.
蔬菜中硝酸盐积累与氮肥施用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不同氮素化肥施用量,混合施用及与微肥配合施用,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情况,初步提出了生产优质(低硝酸盐含量)蔬菜的合理施用氮肥的方法。为控制硝酸盐进入人体,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