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277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71.
基于2010年10月对大凌河口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重金属(Cu、Pb、Zn、Cd、Hg、As)、多氯联苯(PCBs)的调查数据,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PCBs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大凌河口重金属、PCBs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小为:CdHgAsPbPCBsCuZn,Cd是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大凌河口沉积物TOC和TN含量、TN与TP含量之间成极显著正相关性,表明TN与TOC、TN与TP有相同或相似的来源;而PCBs含量与TOC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2.
大气PM2.5中水溶性离子在线观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程萌田  潘月鹏  王辉  刘全  王跃思 《环境科学》2013,34(8):2943-2949
为了解北京大气PM2.5污染状况,评估大气细颗粒物快速捕集-化学成分在线分析系统(RCFP-IC)在追踪污染生成-消散过程中的适用性,于2011年3月对北京PM2.5中NO3-、SO24-、NH4+和Cl-这4种污染型水溶性离子浓度变化进行了连续高时间分辨率观测,并结合同期气象要素的变化,探讨了污染过程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一个月的观测期内捕捉到了5次较为明显的污染过程,4种水溶性离子的浓度变化趋于一致,并呈现出典型的"慢积累、快清除"的锯齿型污染物浓度时间序列变化特征.NO3-和NH4+在典型污染事件中峰值浓度是清洁时期浓度的10倍以上,而SO24-和Cl-污染峰值浓度仅为清洁时期的2~4倍.停暖后4种离子浓度较采暖期下降了15%~60%.RCFP-IC与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HR-TOF-AMS)同期观测结果变化趋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RCFP-IC定量水溶性离子浓度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373.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四十里湾海域(设置马山寨和石沟屯两个取样点)海水及贻贝Mytilus edulis、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s、栉孔扇贝Chlamys gloriosa和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等贝类样品中氨基脲含量分别进行检测。本方法氨基脲的线性范围为0.5μg/L~20.0μg/L,相关系数大于0.99。该研究所得的结果可为四十里湾海域贝类氨基脲污染的净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74.
分析了天然气集气站用火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害,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并利用JHA进行危害识别,找出了重大和重要危害,进一步明确了风险消减措施.  相似文献   
375.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对于碳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其碳储功能也相应发生改变.本研究结合InVEST和GeoSoS-FLUS模型,评估黄河源区2000~2020年以及不同情景下2020~204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2000~2020年黄河源区碳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共增加11.59×106 t.② 20年间,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以低覆盖度草地、建设用地和湿地的面积增加和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为主,未利用地大面积减少以及草地和湿地的面积增加是导致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③ 2040年自然变化情景下黄河源区生态系统碳储量为871.34×106 t,较2020年增加3.92×106 t.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增幅明显,较2020年增加13.53×106 t.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黄河源区土地利用管理决策以及碳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76.
377.
通过三亚乙基四胺与L-乳酸的酸碱中和反应合成[TETA][L]离子液体,并将不同质量分数的离子液体负载到椰壳活性炭中,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全自动比表面和孔径分布分析仪研究[TETA][L]离子液体浸渍对椰壳活性炭微观结构以及CO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与活性炭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石墨微晶细晶化,对活性炭的结构稳定性有不利影响,而离子液体对椰壳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堵塞式"填充,导致复合材料CO2物理吸附性能显著下降和CO2化学吸附性能有限增加,这是造成复合材料CO2总吸收性能显著降低的根本原因,且离子液体在活性炭中呈现了一种由小孔径到大孔径的"阶梯式"填充行为。  相似文献   
378.
在我国重要的淡水水系中,随着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大力开展废污水的治理工作。为适应水污染治理的需要,深圳瑜田实业有限公司引进和开发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污水处理技术,有的在国内尚属首家。现介绍如下: ABC物化污水处理技术 ABC污水处理技术是根据国际上最新的关于悬浮胶体脱稳、絮凝和网捕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开发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以絮凝法为主要流程,通过物理化学参数调节,充分发挥絮凝剂的桥联、网捕  相似文献   
379.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渔业资源监测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是我国多种重要鱼类产卵、索饵、育肥的优良场所和洄游通道,对于该水域渔业资源进行有效监测是开展资源评估和养护的基础.以渔业资源监测的4种常见途径,即注册制度、问卷调查及访问调查、直接监测和报告制度为框架,对照总结了这一水域各种监测项目的发展水平和缺陷,特别针对依赖于渔业的调查和独立于渔业的调查,详细分析了渔业观察员项目、科考船、采样调查设计、渔业声学调查、标志放流、鱼卵仔稚鱼调查等环节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监测项目的发展完善提出改进建议,旨在为该水域后续建立科学合理的渔业资源监测体系积累基础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80.
骑摩托车戴头盔.看似小事。但笔者常有“戴个头盔咋就这么难”的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