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172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于春、秋两季在上海市南汇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采集18个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及土壤环境因子,以探讨不同年代复垦土壤的动物群落学特征和常规环境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以反映填埋场土壤环境的恢复状况. 结果表明:随着复垦年代的增加,土壤动物数量、类群数相应增加;在土壤环境因子中,w(有机质),w(TN),w(TP),w(Cu),w(Zn),w(Pb)和w(Cd)均随土壤复垦年代的增加而增加,只pH呈相反趋势;除w(Cd)和pH外,其余各指标与土壤动物类群间呈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2.
改良剂对红蛋植物修复污染土壤重金属铅和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重度重金属混合污染土壤上,施用不同配比的石灰和泥炭(T1,泥炭0 g·kg^-1土,石灰2 g·kg^-1土;T2,泥炭30 g·kg^-1土,石灰0 g·kg^-1土;T3,泥炭50 g·kg^-1土,石灰0g·kg^-1土;T4,泥炭30 g·kg^-1土,石灰2g·kg^-1土;T5,泥炭50 g·kg^-1土,石灰2g·kg^-1土)对红蛋(Echinodorus osiris)生长及其去除污染土壤铅、镉量的影响,探讨了化学修复和植物提取修复技术相结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显著提高了土壤pH,施用泥炭不显著;施用石灰和泥炭后土壤中交换态铅、镉含量较CK显著降低,红蛋地上部和地下部铅、镉含量较CK有不同程度降低,T4、T5处理降低不显著;T3、T4、T5处理显著地提高了红蛋的铅单株迁移量和年迁移量,年迁移量分别为CK的2.1倍、2.6倍和2.8倍;T1、T2、T3、T4、T5处理显著地提高了红蛋的镉单株迁移量和年迁移量,年迁移量分别为CK的1.8倍、2.9倍、2.9倍、2.8倍和2.9倍,其主要原因在于施用土壤改良剂改善了红蛋的生长,显著增加了地上部生物量。结合经济效益方面因素考虑,以施用泥炭30g·kg^-1土和石灰2g·kg^-1土的处理更适合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3.
叶面喷施硒硅复合溶胶抑制水稻砷积累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砷是一种毒性较强的类金属元素,稻米砷污染是近年来环境科学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为了控制稻米对砷的吸收积累,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浓度硒掺杂硅复合溶胶。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硒掺杂纳米硅溶胶对水稻(Oryza sativa L.)砷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喷施硒掺杂纳米硅溶胶可以有效缓解水稻砷毒害,增加稻米硒含量,抑制稻米砷积累。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质量分数1%的硒掺杂纳米硅溶胶(1%Se-Si处理)后,水稻籽粒干质量比对照增加了43.8%,砷含量下降了46%,硒含量由对照的0.050 mg·kg-1增加到0.272 mg·kg-1。且与喷施亚硒酸钠相比(1%Se处理),喷施硒掺杂纳米硅溶胶更有利于水稻生长,抑制稻米砷积累。与喷施硒质量分数1%的亚硒酸钠(1%Se处理)相比,喷施质量分数1%的硒掺杂纳米硅溶胶(1%Se-Si处理)后,水稻籽粒干质量增加了65.4%,砷含量下降了33.1%。大田试验结果也表明:叶面喷施硒硅复合溶胶可以显著抑制稻米砷积累,且随着硒掺杂量的增加,稻米砷含量显著降低、硒含量显著增加;硒的最佳掺杂量质量分数为0.5%,叶面喷施这种硒掺杂硅溶胶,稻米总砷质量分数由对照的0.25 mg·kg-1下降到0.14 mg·kg-1,稻米中硒的质量分数为0.26 mg·kg-1,符合富硒大米标准。砷污染稻田上,叶面喷施硒硅复合溶胶不仅使稻米砷含量达标,而且可以生产出富硒大米。因此,叶面喷施硒硅复合溶胶可能是治理稻米砷污染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4.
对云南涮辣6个不同时期胎座和果皮的辣椒素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涮辣不同时期辣椒素含量不同,随着果实的发育,辣椒素的含量有所升高,生长后期略有下降.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辣椒素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随着辣椒素的积累,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急剧升高,到果实成熟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也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75.
民航客机救生装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运输与铁路、公路运输相比,其安全性是较高的.但是,全世界每年空难死亡人数也是很惨重的.在民航客机事故中,如发生双机空中相撞、空中解体等,乘员无生存希望,但这种事故是很少发生的.据统计,70%~80%的事故发生在起飞和着陆阶段.  相似文献   
176.
含双酚A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双酚A的废水进行了生物处理、活性炭和吸附树脂吸附处理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处理双酚A的去除率可达99%。活性炭虽能吸附去除废水中的双酚A,但用碱液再生的效果很差。采用D-4006大孔吸附树脂处理,新树脂对双酚A的饱和吸附容量为60克/升树脂,出水双酚A小于1毫克/升,可用0.4%碱液或乙醇有效地使树脂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177.
淮河流域蚌埠城市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淮河流域城市水生态系统服务特点,将蚌埠城市水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2大类11个小类,同时建立了一套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对2003年蚌埠城市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3年蚌埠城市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6.34亿元,占当年城市国内生产总值(109.5亿元)的5.79%,其中航运功能及水资源调蓄功能的价值较高,水质净化功能的价值仅占总价值的0.24%,但该部分价值对维持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和其它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积极的支撑作用,对改善城市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8.
根据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数据,对哈尔滨市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区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为好,长度加权平均等效声级均达到国家标准,年际间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9.
太湖流域水源地悬浮颗粒物中的PAH、OCP和PCB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10年5月和9月分别对太湖流域水源地悬浮颗粒物(SPM)中的PAH、OCP和PCB的残留水平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PAH、OCP和PCB的含量分别为806.9~3815.3ng/g、10.04~50.86ng/g和2.20~5.06ng/g.与5月份相比,9月份的大部分采样点三种污染物含量有所增加.PAH中HMW-PAHs的含量占优势,主要来源于石油类排放、石油及其精炼产品的不完全燃烧,少量来源于煤和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OCP中DDTs的含量占优势,研究区有新的HCHs和林丹输入,但DDTs没有新的输入.Aroclor检出率最高的为Aroclor1016与Aroclor1260,这可能与我国主要生产和使用的PCBs产品有关.相对于国内外其他地区监测结果和评价标准,研究区SPM所受PAH、OCP和PCB污染较轻,大部分地区均低于生态影响低值LEL,生态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80.
淀山湖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解淀山湖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于2009年4月-2010年3月采用黑白瓶法对其进行逐月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初级生产力(以C计)四季变化规律为夏季[0.95 g·(m3·d)-1]冬季[0.83 g·(m3·d)-1]春季[0.77 g·(m3·d)-1]秋季[0.62 g·(m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