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233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在污水处理厂的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采集气样,同时采集相应点位水样,分析各点位氨气排放特征及其与污水指标间相关性。在格栅间、污泥脱水间收集氨气浓度分析密闭车间氨气排放量,结果表明:水气界面格栅间氨气排放浓度最高,随着处理工艺的进行,氨气排放浓度呈下降趋势;氨气排放浓度与污水中氨氮浓度及总氮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沉砂池及初沉池氨气挥发速率远高于曝气池和二沉池;各工艺段氨气排放量差异较大,污水厂污水氨气排放量为922 mg/m~3,初沉池对污水厂氨气贡献率最高,为78.8%。  相似文献   
452.
几种污水处理厂氨气排放因子测试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4种方法测试污水处理厂的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工艺段的氨气浓度、污水指标和氨气排放因子,结果表明:氨气排放浓度与污水中氨氮浓度及总氮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氨气很大程度上来自水中氨氮或总氮的转化;其中挥发速率模型法现场实测获得的氨气排放因子最高,为0.919 g/m3。  相似文献   
453.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火电厂煤场扬尘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防风抑尘网作为治理煤场扬尘的有效技术,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论述了煤场起尘机理、起尘风速及起尘量估算、煤场扬尘预测模式,综合研究了防风抑尘网起尘机理及抑尘效果,提出了起尘风速及起尘量估算推荐公式、煤场扬尘预测推荐模式,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与实测数据,对防风抑尘网抑尘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54.
针对目前日益突出的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问题,采用理论计算法,以220kV单回、双回输电线路为例,研究导线对地高度、导线布置方式、导线参数、相序排列方式、相间距离等因素对工频电磁场分布的影响,提出减小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455.
为提高现有电袋复合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降低压力损失,改进清灰效果,设计出一种线管式双极电袋复合除尘器,并对其增效减阻作用和单极电袋复合除尘器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硅微粉中位径1.74μm、过滤风速3 m·min~(-1)、入口粉尘浓度2 500 mg·m~(-3)的实验条件下,双极电袋复合除尘器比单极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粉尘透过率、压力损失分别降低25%、27%以上。为分析双极荷电粉尘的静电凝并增效作用,测定了滤料表面沉积粉尘层的粒度分布,发现单极荷电和双极荷电沉积尘的中位径分别为1.83μm和1.92μm,表明双极荷电粉尘具有较好的静电凝并作用,所形成的较粗团聚颗粒物不易透过滤料,使除尘效率提高。为阐明双极荷电粉尘的减阻作用,采用自然堆积法测出双极荷电粉尘的堆积密度小于单极荷电粉尘,证明粉尘双极荷电后会在滤料表面形成较蓬松的粉尘层,这将有助于降低压力损失、提高清灰效果。  相似文献   
456.
为了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的效率,使企业能够明确自身现场安全管理的状况,保证安全管理的有序进行,借鉴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K-PMMM)和软件成熟度模型(CMM),构建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考虑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评价过程的模糊性、随机性,同时使调查问卷统计数据的信息量得到充分表达,分别运用测量模型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和云模型进行成熟度评价,构建基于测量-云模型(M-CM)的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将模型应用到实际建筑工程项目中,结果表明,该工程项目的成熟度等级为可管理级,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457.
为了探讨煤氧化自燃特性,将来自平顶山、某电厂(混合煤)、山西的3类共7组煤样在干空气氛围中以固定升温速率(20℃/min)进行热重试验。结果表明:煤样在含氧氛围中的升温氧化过程可分为吸附自热和氧化增重2个阶段;同源煤样的自燃点(T)与煤氧复合作用时间(t)随着火特性指标(FZ)增大而减小,FZ越大,煤氧复合越容易,其自燃点也越低;对于非同源煤,除PDS2之外,山西煤、平顶山煤、电厂混合煤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无量纲化自燃点(T')、煤氧复合作用时间(t')与煤氧复合难易指标(Icod)的函数关系,Icod可较好地反映不同品质煤样的自燃难易程度,Icod越小煤氧复合越容易进行,在7组试验煤样中PDS1的Icod最大(1.08),山西煤次之,电厂混合煤的Icod最小(0.80),表明电厂混合煤具有更高的自燃倾向性。  相似文献   
458.
"十二五"环境规划中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影响日趋严重,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国家环境规划必要且适时.在分析行为效益、实施成本、适应性排放和国际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十二五"环境规划中应同时考虑"减缓"和"遥应"行为应对气候变化并权衡二者优先次序,采用以适应为主的"单效"方案,将自然承载力、生产系统、社会人居环境三个层次和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灾害与风险、低碳经济、敏感部门、城市化环境效应、海岸带等7个相关主要问题作为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熏点领域.  相似文献   
459.
在保证全球气候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公平分配有限的碳排放空间,是全球气候治理与气候谈判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国际社会对碳排放权的公平分配不仅涉及到环境问题,更关系到它们的发展权益与成本。在对"气候公平"理论的主流观点、碳排放权分配的若干"公平原则"进行述评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外典型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的梳理和剖析,探讨了"气候公平"从"祖父原则"到"人均公平"、从"人均公平"到"人均累计公平"、从"人均累计公平"到兼顾"人均累计公平"与"可持续发展"、从"生产型排放公平"到"消费型排放公平"、从"排放公平"到"发展公平"的发展方向,并从碳排放权公平分配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保证未来全球气候安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碳排放、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三赢"。  相似文献   
460.
对气田采出水进行挥发酚测定时,考虑采用加入消泡剂的方法来消除干扰。分别取0.10,0.25,0.50,1.00,1.50,2.00mL FG-7I消泡剂,各自加入250mL实验空白中,做平行比对实验,经实验比选,于250mL预处理样品中加入0.25mL FG-7I消泡剂可有效解决问题,同时扣除加入等量消泡剂的空白样品吸光度,经验证,此方法最大相对偏差为-9.09%~-0.87%,加标回收率为94.4%~97.3%,均达到了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