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35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氯仿,四氯化碳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诱发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方法检测氯仿、四氯化碳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氯仿从0.01g/L至1.0各浓度组微核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亦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四氯化碳从0.01g/L至1.0g/L各浓度组微核率同样明显高于阴性及阳性对照组(P〈0.01),且同一浓度的2种药物诱发微核率比较,氯仿高于四氯化碳,差异非常显著,说明氯仿的诱变活性强于四氯化碳。  相似文献   
72.
为了明确不同接种量的微生物秸秆腐熟剂对蔬菜副产物堆肥效果的影响,以玉米秸秆为调理剂,在调节初始物料含水率为63%和C/N为28的条件下,设置了B1(堆肥混合物+1%秸秆腐熟剂)、B2(堆肥混合物+3%秸秆腐熟剂)、B3(堆肥混合物+5%秸秆腐熟剂)和CK(堆肥混合物+3%灭菌惰性载体)4个处理,测定不同堆肥处理对温度、含水率、碳氮比(C/N)、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总养分含量、发芽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副产物堆肥接种微生物秸秆腐熟剂均能够使堆肥周期缩短,有效降低堆肥含水率,提高有机质的降解幅度,并且使堆肥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率分别提高1.03%、1.16%和1.47%;氮磷钾养分含量也比不接种处理平均提高0.48%.4个处理的总体堆肥效果表现为:B2>B1 >B3>CK.  相似文献   
73.
以秭归黄壤和万州紫壤为例,研究了氯氰菊酯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的降解特性。实验采用超声提取和固相萃取的方法,从土壤中提取氯氰菊酯,并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其浓度,以浓度变化揭示其在两种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与土壤理化性质及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发现:库区消落带土壤氯氰菊酯生物降解的最优条件为含水量30%、初始氯氰菊酯浓度10 mg/kg以及土壤温度25~35℃。消落带土壤与三峡库区的水质关系密切,研究消落区的土壤在自然等条件下对农药的降解行为对消落区的生态环境治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为了解决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缺失、演化路径不清的共性问题,提高施工安全科学管理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决策试验与实验室评估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的关键风险识别与演化路径分析方法。基于扎根理论构建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组合数有序加权算子(Combination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C-OWA)改进直接影响矩阵,建立DEMATEL模型决策矩阵,并通过因果关系图识别关键风险因素,探究关键风险演化路径,以武汉市某工程项目为背景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存在X1(工人的专业水平与素质差)、X5(工人的技能培训与安全教育不到位)、X15(人员没有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X18(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低)、X19(风险意识缺乏)等关键风险因素;在4条基础路径和2条复合路径中,复合路径的权重高于基础路径,随着关键风险之间直接...  相似文献   
75.
取食品生产废水处理中试工程运行中现有的厌氧颗粒污泥进行活性抑制与恢复试验。通过慢性致毒与急性致毒作用的对比,分析酸性条件对颗粒污泥的抑制作用,研究颗粒污泥的耐酸性,并考察污泥活性恢复方法。结果表明:当进水pH=6.5,颗粒污泥活性受到轻微抑制,不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当pH值下降至4.5时,COD去除率和产甲烷量均趋于零。同时使用调节进水pH值、降低进水有机负荷、提高进水碱度以及调整水力停留时间等4种方法能有效恢复污泥活性,活性达到抑制前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76.
为进一步提高活性焦脱硫脱硝性能,提出臭氧(O3)预氧化协同喷氨(NH3)的工艺优化思路.通过在固定床上开展相关均相反应实验,研究外部引入的O3、NH3对NOx、SO2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O3对NO的氧化反应为逐级过程,随着O3/NO物质的量比增大,O3将NO依次氧化为NO2和N2O5.O3对SO2的均相氧化作用十分有限,O3/SO2=1时SO2氧化率低于5.0%.在O3预氧化条件下喷入NH3后,O3/NH3=1时约有6.7%的O3消耗量;当O3/NO=1时,预氧化产物NO2含量显著下降,同时NO排放浓度小幅上升;当O3/NO=1.5时,NOx排放水平与未喷入NH3条件时相当.在O3和NH3协同作用下,SO2的氧化率显著提高,推测此时脱硫反应产物为更加稳定的NH4HSO4或(NH42SO4.O3-NH3协同脱硫脱硝反应中,O3/NO不超过1时,NH3-NO2和NH3-SO2反应同时发生,提高NH3引入量能够同时提高脱硫率和脱硝率.O3/NO > 1时,NH3-N2O5反应优先级最高,N2O5对NH3的消耗抑制了NH3-SO2脱硫反应发生.仅运用O3预氧化和NH3协同作用方式的脱硫脱硝效率较为有限,但对烧结烟气中氮、硫污染物的形态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7.
为深入分析强非均质性污染场地中石油烃的运移规律,探究石油烃类污染物在场地中的吸附、迁移及其影响因素,选取潮白河上游为典型研究区,受冲洪积扇条件控制,区域内包气带非均质性强,地下水埋深较大.采集污染场地包气带介质样品,分别装填原状土(0~20 mm)、细颗粒(< 2 mm)和粗颗粒(>4 mm)3种介质迁移柱,通过土柱淋滤试验表征石油烃在典型介质中的迁移特性;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和微生物降解试验识别石油烃迁移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揭示多要素作用条件下的石油烃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原状土、细颗粒和粗颗粒这3种介质迁移柱出水中石油烃浓度均呈先下降、后波动上升、最终趋于稳定的趋势.3种介质对石油烃的吸附过程均呈现快吸附和慢吸附两个阶段,快吸附阶段发生在试验0~15 h内,完成了吸附的70%~80%;慢吸附阶段持续时间较长,吸附总量缓慢增加.固液比、温度和pH等要素对3种介质石油烃吸附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微生物降解是慢吸附阶段石油烃浓度呈波动上升的主要原因,且在整个石油烃垂向迁移过程中,吸附作用对石油烃去除的贡献率为80%,微生物降解的贡献率为20%.研究显示,相对于微生物作用而言,强非均匀介质在石油烃类污染场地的污染物吸附和迁移过程中起关键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8.
79.
论述了海洋工程所面临的严重挑战。阐述了舰船行业中舰船材料、构件的海洋环境腐蚀防护试验概况以及舰船机电设备环境试验、舰船海洋(含湖水)环境物理性能(电磁、水声、水压等)测试和海洋风、浪、流等海洋环境观测和试验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80.
本文对Sm~(3+)-敌鼠-TOPO-TritonX-100荧光体系进行了较详尽的研究,确定了Sm~(3+),TOPO,pH,TritonX-100等最佳实验条件,该体系可用于测定微量敌鼠,其浓度在1.0×10~(-6)M-1.5×10~(-5)M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1.0×10~(-7)M,并测定了自来水中的DPN,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