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352篇
基础理论   94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21.
环境中合成麝香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麝香广泛分布于环境中,难降解,易生物富集,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均呈现一定的生物毒性.综述了合成麝香在环境中的污染现状和分布特点,以及在水生生物和人体中的生物富集作用,并对合成麝香污染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22.
本研究通过测定菌株ABT01在不同初始氮浓度、pH、C/N、温度和溶氧条件下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获得该菌株的最佳应用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氨氮浓度低于40 mg/L时,该菌株的氨氮去除率高达85%以上。该菌株最适脱氨氮条件均为:pH 5.0-7.0、C/N=5、35℃、摇床转速150 r/min(溶解氧5.1 mg/L),氨氮去除率最高达96.8%。同时该菌株经16S rDNA测序、细胞壁脂肪酸组成等鉴定方法,确定ABT0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ABT01具有较好的氨氮去除能力,对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3.
选用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协同EM菌和硝化细菌直接进行室外条件下的鲜鸡粪处理实验,以菌剂接种量、缓冲层厚度、投放密度等为主要筛选参数,并对经蚯蚓消化处理前后的鸡粪冲淋水中氮磷的变化进行了取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室外条件下蚯蚓借助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可直接处理鲜鸡粪.当鲜鸡粪负荷为15 g/d时,在接种EM菌剂和硝化菌剂各10 mL,铺设4 cm厚度凹土缓冲层,蚯蚓投放密度为12条的条件下,鲜鸡粪被降解的效果最好.经过蚯蚓消化降解后的鸡粪水中TN浓度降低了20.34%,TN中无机氮含量增多,NH4+-N和N03--N所占TN比例分别增加了18.79%和37.96%;TP浓度降低了14.40%.  相似文献   
624.
选择山西省某地的四个土焦炉、两个热回收焦炉和两个机焦炉开展焦炉顶空气和烟气中颗粒物和SO2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热回收焦炉顶空气中颗粒物和SO2浓度最小,其次是机焦炉,土焦炉顶最高。机焦炉和热回收焦炉顶污染物浓度在出焦和装煤时明显升高。土焦炉烟气中颗粒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明显高于热回收焦炉和机焦炉;各种炉型烟气中SO2浓度差别较小,排放速率以机焦炉最高;土焦炉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吨焦排放量最高,而机焦炉和热回收焦炉由于环保设备的使用显著降低。生产过程污染物释放显示机焦炉和热回收焦炉的颗粒物和SO2释放主要来源于焦化过程和熄焦过程。由吨焦排放量估计炼焦烟尘和二氧化硫对全国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贡献小于5%,但对山西省的贡献接近15%和30%,控制炼焦污染对当地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