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InVEST模型评估1990—2020年哈密市碳储量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运用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碳储量空间驱动因素,并采用PLUS模型预测2040年生态系统碳储量。结果表明,1990—2020年哈密市耕地、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地、林地、水域面积减少,生态系统碳储量共增加3855.93×104t,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地利用与人为干扰指数是主要驱动因素。未利用地向草地转移是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生态用地向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转移是碳储量减少的主导因素。2040年哈密市生态系统碳储量预测值为50 525.62×104t,伊州区和巴里坤县为未来碳储量主要增加区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日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经国家科委和煤炭部批准,由日本政府援助的中国煤炭工业环保安全培训中心已开始试运行。第一期煤炭环保安全准对口专家培训班于1997年10月13日在中国煤炭工业环保安全培训中心举行了开学典礼。煤炭工业部王久明付司长、国家科委封兆良处长以及日方协调员山口幸夫先生到会表示  相似文献   
3.
赵丽  石晶 《安防科技》2003,(7):61-61
针对供电系统终端用户漏电保护问题说明了漏电及漏电保护意义,并着重论述了漏电保护的对象、原理及接线。  相似文献   
4.
李娜  石晶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3,(2):268-271+278
基于2000—2020年相关面板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空间相关性分析等测算新疆14个地级行政区畜牧业碳排放量并探究其动态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新疆畜牧业碳排放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牲畜肠道发酵是其主要源头,核密度曲线表明各地级行政区畜牧业碳排放由集聚向分散演化。(2)研究期内各地级行政区畜牧业碳排放空间相关性加强,且“低-低”集聚类型增多。(3)各地级行政区畜牧业碳排放存在差异,研究期内伊犁畜牧业碳排放量下降最多,减排效果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用事业的发展既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的关键性保障。在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长期存在政府投资力度不足、公用设施发展滞后、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等现实困境,农村公用事业发展始终难以与城市接轨,农村居民始终无法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便利公共服务。基于城乡融合的视角,应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公用事业建设规划体系,促进资金和技术要素向农村地区畅通流动。通过探索农村公用事业公私合作模式,推动农村公用设施升级改造,探索农村监管机构驻点设置,建立城乡不定期联合监管和错区域监管机制等路径,加快推进农村公用事业发展,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代全面践行“生命共同体”整体系统观背景下,将碳中和发展目标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建设中,优化符合甘肃实际省情的国土空间格局及提出相应发展策略,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甘肃省县域为例,基于碳中和研究视角,测算分析2010年、2015年和2021年全省87个县域土地利用碳收支量,运用GIS空间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等方法进一步探究其时空分异特征及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整体特征. 最后结合主体功能区划进行低碳发展导向下的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提出差异化的低碳发展策略. 结果表明: ①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但增幅相对较小,空间上呈现“中部和东部高,西南低”的分布态势,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 碳吸收量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林地是主要的碳汇. 净碳排量呈增加趋势,省内约58.62%的县域处于碳失衡状况. ②2021年县域碳排放空间网络关系紧密且规模较大,呈现“核心-边缘”形态,城关区和七里河区处于网络核心地位,在网络中接受较多关联关系. 陇中地区网络联系频繁,陇东南地区联系次之. ③以碳排放量、碳吸收量和生态承载系数为依据,以社会网络空间关联性结果为角色定位,将全省划分为4种碳中和分区. 同时,叠加分析主体功能区划,将全省县域重构为7个国土空间分区并对各分区提出差别化区域低碳优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兰西城市群为例,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SPCA)对其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人为干扰指数(HI),探讨人为干扰变化对生态脆弱性动态演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20年,兰西城市群生态脆弱性由3.14减小到2.69,生态环境逐年改善.空间上,中度,重度和极度脆弱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河谷盆地及东部低海拔地区,微度和轻度脆弱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海拔较高的地区.1990~2020年,Moran’s I由0.942略增至0.955,生态脆弱性空间聚集效应明显.1990~2020年间,生态恶化区面积减小了178.63km2,生态改善区面积增加了7189.08km2,生态恶化区主要分布在河谷盆地及东北部地区,生态改善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及中西部海拔较高的地区.区域内人为干扰指数由0.245增至0.252.中高度干扰区与生态恶化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人为干扰程度的增强使河谷盆地及东北部地区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研究结果可为兰西城市群的生态保护,土地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双酚A和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双酚A和苯酚的研究李金昶,石晶(东北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长春130024)双酚A,即2,2-双(4-羟苯基)丙烷,是生产环氧树脂、聚碳酸酯和聚氧酚等的主要原料。它是以苯酚为原料合成的,因此,生产过程中排出含双酚A和苯酚的废水...  相似文献   
9.
石晶  万宝珠 《环境与开发》1999,14(4):14-15,42
以自研制中和剂cy-1配加助凝剂,对化纤厂含锌废水进行实验,通过对比实验,条件实验等,得出如下结果,中和剂价廉,原料易得cy-1与助凝与H配合使用,除锌效率高,效果稳定,反应速度快,实验方法简单,能在pH值为7-12的范围取得满意的除锌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沙滩是开发滨海旅游业和休闲渔业的重要依托,沙滩质量评价是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沙滩的重要依据。根据深圳大鹏半岛沙滩资源环境特点,参考国内外沙滩质量评价研究,构建一套适用于大鹏半岛沙滩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涵盖自然、社会和人文三类要素,包括反映沙滩特征和功能的一级指标2项5大类9个亚类共33个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将沙滩质量得分划分为优(≥80)、良(70~80)、及格(60~70)、中(50~60)、差(<50)等5个等级。对大鹏半岛53个沙滩质量的评价结果表明,沙滩资源环境质量、沙滩旅游服务质量平均得分分别为68.62、46.88,沙滩资源环境质量评价等级为及格,沙滩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等级为差;沙滩综合质量评价为优的沙滩3个、良的沙滩11个、及格的沙滩15个、中的沙滩20个、差的沙滩4个,平均得分63.04,沙滩综合质量评价等级为及格。根据沙滩质量评价情况提出沙滩开发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