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分析了4组人工湿地分别栽种2种植物情况下植物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4组湿地植物根际土壤中PLFAs总量为1322~2769 μg/g,PLFAs种类为18~30,湿地植物根际土壤中PLFAs主要包含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根际土壤中细菌含量最高,其中好养菌含量显著高于厌氧菌。对PLFAs总量和湿地设计运行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PLFAs含量与基质孔隙率和进水水质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2.
室内污染源泄漏灾害预防是室内环境和公共安全等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快速定位室内污染源的位置是有效实施污染源控制的前提条件,也是进一步指导人员疏散和应急救援的关键依据。室内污染源因位置和释放强度的变化使得室内污染源形式繁多,而当前室内污染源定位研究主要集中在释放强度恒定的污染源上,针对释放强度时变的污染源定位研究较少。因此,提出了利用改进的粒子群智能搜索策略,基于主动嗅觉定位室内时变污染源的方法。通过对室内二维通风房间内泄漏速率呈衰减特征的时变污染源的泄漏模拟与源定位分析,表明了室内时变污染源定位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
在上海、江苏和安徽三地区,采用作业位置检查表等方法,现场观察测评16个企业的车间作业位置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作业位置总体的评估结果显示:“噪声负荷”、“劳动对象事故隐患”及“个人防护”是当前企业劳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私营企业的劳动保护问题相比其它类企业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 ,我国发生在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致死 10人以上的特大火灾中 ,有三分之二与疏散通道不畅、疏散受阻有关。究其原因 ,一是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选址不当 ,安全疏散设计不合理 ,没有可靠的安全疏散设施 ;二是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经营者或管理者消防意识淡薄 ,违章经营 ,封堵疏散通道 ;三是进入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消费的人员缺乏消防常识 ,逃生乏术。因此 ,要确保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消防安全 ,减少火灾发生时的人员伤亡 ,必须高度重视此类问题。首先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经营者和设计人员应正确选址 ,科学设计 ,确保安全疏…  相似文献   
85.
我国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的特性;化学混凝法、泡沫分离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处理效果;工程应用实例及经济分析等。生产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水质全面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化学混凝法,泡沫分离一混凝法其设备、流程简单、去除效率高、占地少,但运行费用较高。生物接触氧化-臭氧氧化法其出水可以回用、工艺先进、可靠、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86.
一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类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基础,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殆尽,那就难以治理和恢复,水和土的经济价值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理论和实践概念,它既有直接效益,又有间接效益,不是用货币能完全表现出来的。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水土的保护很不重视,往往重于利用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GGH在运行中极易结垢、堵塞等问题,及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对某电厂脱硫系统中GGH的垢样进行分析,指明了结垢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止GGH结垢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8.
广东省南海市主干道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使用小流量采样器及进口捕集管于广东省南海市主干道的水平、垂直方向上布点采集挥发性有机物(VOCs)样品,同时在公圆内设点采样,以作背景研究.样品经HP5972GC-MS测定,检测出的3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中含量较高的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氯苯等.通过研究认为,城市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特别是碳氢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机动车的排放,其污染程度与气候变化关系很大.卤代烃的浓度主要取决于背景值及其他工业来源.  相似文献   
89.
针对高危自燃采空区遗留煤发生自燃问题,提出采空区亚自燃状态的概念.开采推进过程中的采空区自燃,都可理解为是从亚自燃状态向自燃状态转化的结果,且其转化过程时间很短,小于最短自然发火期.在不同条件下的自燃过程满足叠加组合原理,采空区亚自燃状态向自燃转化过程是两种以上过程的叠加.转化受亚自燃状态程度(稳定温度)、工作面推进度、漏风供氧、煤堆积状态及防灭火措施(注氮)等因素影响.亚自燃状态理论能够解释生产实践中一旦某一不利因素出现,能在短时间内导致自燃发生的现象(自燃突发性).亚自燃状态概念的提出,将有助于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实际采空区自燃状态的演变过程,实现早期预防采空区自燃的发生.  相似文献   
90.
分析铜渣组成结构和形貌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铜渣与含砷污酸反应行为及脱砷规律,阐明了反应动力学过程,揭示了铜渣除砷机理.结果表明:在铜渣用量为0.2g/mL,反应温度为23℃,反应时间为24h的最优条件下,铜渣的最大去除容量达到25.89mg/g,除砷率达到99.56%,并且除砷后铜渣的砷浸出浓度低于5mg/L的危险废弃物界定限值,属于一般固体废弃物.铜渣除砷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该过程受铁离子释放速度限制,离子交换吸附和化学沉淀方式同步进行实现了砷的脱除,两种方式的结合有利于砷的稳定化.铜渣与污酸反应释放大量的铁离子,通过离子交换吸附与砷酸根离子发生沉淀反应,形成较为稳定的砷酸盐及其衍生化合物,进而达到除砷目的.铜渣表现出优越的除砷性能,为重有色冶炼污酸处置提供了一种高效和低成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