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30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365篇
基础理论   92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硝酸盐浓度及投加方式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采用SBR反应器,详细研究了硝酸盐浓度及其投加方式对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氧环境下的反硝化吸磷速率与作为电子受体的硝酸盐浓度有很大的关系,硝酸盐浓度越高.吸磷速率越快。当硝酸盐浓度较低.不足以氧化反硝化聚磷菌细胞内的PHB从而导致体系反硝化除磷效率的下降。相同浓度的硝酸盐,采用流加的方式可以获得比一次性投加更高的反硝化吸磷速率。缺氧环境下,反硝化脱氮量与磷的吸收量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借助于反硝化聚磷菌,反硝化脱氮与除磷可在一种环境中完成,有效解决了废水中COD不足的问题.同时达到了节省能源和降低污泥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2.
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HHE—P7)在酱油废水中产生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实验表明:酱油废水由于碳源丰富,是一种良好的培养基。HHE—P7菌最佳培养条件:COD为20000mg/L.K2HPO4为1.0g/L。培养3d。最佳絮凝条件为在1L含高岭土水中投加10~15mL微生物絮凝剂(MBF7)。pH调至9,则絮凝率为90%以上:微生物絮凝剂在水系中主要起吸附架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3.
本简述了广州市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现状.并分析了其综合利用率偏低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广州市粉煤灰综合利用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4.
江西省鼻咽癌与岩石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5.
将雅鲁藏布江水和强大温湿的印度洋西南季风引向大西北,即实施雅鲁藏布江-罗布泊大运河工程对改变和优化青藏高原内部和我国大西北干旱态环境,调控长江、黄河水量,防止两河断流和水患发生,繁荣大西北经济带,巩固西北国防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6.
本文通过对福州市区非职业接触人群每二年一次,共三次进行血中铅、镉含量监测,采用国际统一的监测方法,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提供的监测数据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福州市非职业接触人群女性不吸烟者血铅三次监测的几何均值分别为67μg/l,70μg/l,70μg/l,血镉的几何均值分别为1.10μg/l,0.70μg/l,0.89μg/l。对血铅血镉的监测结果与国内外资料进行比较,吸烟为非职业接触者铅镉暴露主要来源。本文也对福州市区男性非职业接触人群血中铅、镉水平与吸烟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7.
当前海洋塑料和微塑料污染问题是全球研究热点,随着我国陆源垃圾减量化处置率和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的提高,重新核算我国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排放量尤为重要,基于文献已报道的关于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排放量估算的方法并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相应排放量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2016年我国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124×104~331×104 t,略低于2010年的132×104~353×104 t;生活污水处理厂向环境中排放塑料微珠约109.95×1012粒(折合131.78 t),远低于2014年报道的209.7×1012粒(折合306.9 t).此外,2016年我国生活污水处理厂向环境中排放合成化学纤维类微塑料约1 296.95×1012个(折合648.48 t),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合成橡胶轮胎粉尘约78.85×104 t;合成化纤类微塑料和合成橡胶轮胎粉尘等已成为陆源微塑料的重要来源.通过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污染、陆源垃圾处置、海洋垃圾污染应对等方面进行比较,未来我国应通过完善"限塑令"和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尽早实施"塑料微珠"限令、明晰生活污水处理厂微塑料排放状况等手段从源头控制排放,此外需有效控制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输送途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测标准,提升我国应对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8.
蓝藻水华形成过程对氮磷转化功能细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彭宇科  路俊玲  陈慧萍  肖琳 《环境科学》2018,39(11):4938-4945
为探寻蓝藻水华形成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和氮、磷转化功能菌群的动态变化,利用细菌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和功能基因的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分析了在蓝藻水华过程中水体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菌群的变化情况.高通量测序结果证明了蓝藻水华形成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降低,细菌群落在水华期和非水华期具有不同的结构.随着水华过程中蓝藻密度的增加,水体中Actin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减少,而Firmicutes相对丰度增加;蓝藻水华对聚磷菌(PAOs)具有富集作用,对硝化细菌具有抑制作用,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在中度水华条件下显著增加. qPCR结果显示,随着蓝藻水华的持续发展,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下降甚至消失,表明水体中氮转化过程可能受到抑制,此过程也有利于水华过程中微囊藻快速增殖对氮的需求,对水华蓝藻的生长具有正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79.
利用OMI传感器数据,研究黑龙江省2005~2016年对流层甲醛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并探究甲醛柱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2年甲醛柱浓度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0.43×1015(molec×a)/cm2,2005~2013年逐年加剧,2013~2014年小幅回降,2014~2016年趋于平稳;四季甲醛浓度水平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月均变化趋势符合正弦曲线分布,年内甲醛柱浓度最低值一般出现在2~3月,最高值一般在6~7月;空间整体分布具有明显梯度,呈现“南高北低”状态,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哈尔滨市、大庆市等南部地区,低值区分布在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等地区;空间浓度变化显著,2005~2008年全省在1~4级水平污染内,2009年起首次出现6级污染,2009~2013年6级水平污染区域扩大,2014年6级水平污染区域明显缩小,2014~2016年以4~6级水平污染为主且分布均匀;甲醛柱浓度分布对地形地貌、风向、气温、降水变化均会产生响应,能源消费、工业生产、汽车保有量、建筑装修、化肥施用等是甲醛柱浓度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0.
为了解重庆市城区颗粒物消光对能见度的影响,对近年城区能见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在城区开展了为期一年典型季节PM_(2.5)的采样与主要化学组分分析,时间为2014年7月-2015年5月期间,利用化学组分消光重建的方式分析主要组分消光贡献,结果表明,重庆城区近年来能见度平均值为6 120 m,月变化趋势为秋冬低夏季高,日变化趋势为早上低下午高;IMPROVE方程式对颗粒物消光的重建方程可以较好地应用在重庆市城区,重建后2014年城区夏季、秋季、冬季和2015年春季消光系数平均值分别为214、247、422、213 Mm~(-1),PM_(2.5)化学组分对消光系数的主要贡献依次为硫酸盐、硝酸盐、OC和EC,不同季节PM_(2.5)化学组分对消光贡献略有不同,夏季主要贡献因子为硫酸盐,占比42%,秋季主要因子为硫酸盐22.7%和硝酸盐24.3%,冬季主要消光因子为OC 32.6%、硫酸盐23.2%,春季主要消光贡献为硫酸盐25.6%、OC 2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