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7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289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经调查鉴定,重庆蛇葡萄属药用植物有8种8变种,其中乌头叶蛇葡萄、显齿蛇葡萄为重庆新分布种。重点介绍了它们的医疗用途、地理分布、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前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重庆市丰富的蛇葡萄属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2.
引言:安防产业中的报警运营服务业   现代安全防范体系通常被划分为人防、物防、技防三部分,用以区分警察、保安员等人力资源构成的人防体系;围墙、门锁、保险柜、防弹玻璃等物体资源构成的物防体系;以及探测器、检测设备、报警控制器、报警接收机、摄像机、联网报警软件等信息技术设施构成的技防体系.……  相似文献   
283.
施氮水平对土壤水解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不同有机肥条件下施氮水平对土壤水解酶活性和夏玉米、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在陕西省眉县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和分析土壤水解酶活性及玉米、小麦产量。研究涉及无(0 kg/hm2)、中(22 500 kg/hm2)2个有机肥条件和N0(0 kg/hm2)、N1(60 kg/hm2)、N2(120 kg/hm2)、N3(180 kg/hm2)4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施氮对3种土壤水解酶活性均有明显影响,而不同的土壤水解酶对施氮量的响应有所差异。无有机肥和中有机肥条件下,施氮可以提高蔗糖酶活性,前者中量氮肥效果最好,后者低量氮肥效果最佳。无有机肥条件下,低量氮肥可以提高脲酶活性,但中量和高量会抑制其活性,中有机肥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脲酶活性降低。无有机肥和中有机肥条件下,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升高趋势。玉米-小麦生长期内,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生长进程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无有机肥和中有机肥条件下,施氮明显提高了玉米、小麦产量,低量氮肥对玉米增产效果最好,中量氮肥对小麦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84.
洞庭湖沉积物及上覆水体氮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2月底在洞庭湖全湖20个采样点采样,通过测量该20个沉积物样和对应的20个上覆水样的总氮、氨氮、硝氮浓度和沉积物的含水率,揭示洞庭湖沉积物及其上覆水体氮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洞庭湖各点位沉积物全氮平均浓度为547.0mg/kg,与滇池、太湖和巢湖相比较低。洞庭湖各分区沉积物氮形态分布比例相差不大,主要形态为有机氮,占全氮的比例达59.9%。洞庭湖各点位沉积物上覆水体总氮平均浓度为2.45mg/L,已经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劣V类水体的标准。洞庭湖各分区沉积物上覆水体氮形态分布不一,硝氮所占比例最大,为35.6%。其中东洞庭湖水体主要氮形态为氨氮,西、南洞庭水体主要氮形态为硝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东西洞庭湖的人类生活方式以及城市、工业发展水平的不同。  相似文献   
285.
不同营养水平下苦草对附着和浮游藻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培养,研究了不同营养盐浓度下苦草对附着藻类和浮游藻类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两种藻类对不同营养盐浓度的响应,结果发现附着藻类在中高营养盐浓度下生物量较高而浮游藻类在中低营养盐浓度下生物量较高,虽然两者对营养盐的响应不一致,但其最大量都出现在中高浓度的营养盐状态下。在中低营养盐浓度下(ρTN=0.4~2.5mg/L),苦草促进附着藻类而抑制浮游藻类,即相比于浮游藻类而言,附着藻类对苦草的敏感性较低。在较高营养盐浓度(ρTN=4.5~6.5mg/L)下,苦草对附着藻类产生了极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ρTN=6.5mg/L的处理条件下,苦草对附着藻类的抑制率近80%,但是在此营养盐浓度处理下,苦草对浮游藻类的抑制作用却减弱甚至消失了。  相似文献   
286.
生态足迹法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生态足迹模型修正和完善的角度总结了该方法在国内外的重要研究进展.提出生态足迹法评估可持续发展存在六方面不足:消极的发展观、结论过于笼统、难以在较小范围推广、在能源用地的处理上过于保守、忽略了土地功能的多重性、均衡因子的取值不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是今后在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87.
为探讨太湖水体中胶体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在太湖藻型湖区梅梁湾采集水样,采用常规过滤与切向流超滤(CFF)相结合的方法,得到胶体浓缩液(1nm~1μm).分别将胶体浓缩液、灭菌的胶体浓缩液与纯水配制成体积百分比为5%、10%、25%的培养液,接种处于指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结果表明,添加天然胶体浓缩液或灭菌胶体浓缩液可以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灭菌胶体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胶体促进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主要原因是胶体态有机磷促进了铜绿微囊藻对溶解性无机磷的摄取,胶体所吸附的营养盐的补充是另一个有利因素.此外,胶体作为微量元素载体也是胶体促进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88.
本文中根据林化废水特征确定使用“混凝气浮一膜生物反应处理器”的工艺进行处理。工程中硫酸铝的投加量为40mg/L,PAM的投加量为3mg/L,在废水pH值为7~8时进水COD、SS、OIL为279mg/L、20mg/L、26mg/L,进行混凝气浮后,出水的COD、SS、OIL浓度依次为135mg/L、9.6mg/L、9.5mg/L,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2%、50%、64%。膜生物反应系统的调试,以污泥接种的方式进行污泥培养驯化。初期以面粉作为营养源清水培养污泥,按照7天左右的周期按每次30m3/d的污水进水量逐渐增加污水的比例,直到完全进水,调试驯化期污泥浓度控制在2500~3000mg/L。正常运转中污泥浓度可达到5000mg/L左右,出水水质COD、SS、OIL浓度分别达到30mg/L、6mg/L、3mg/L,符合处理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289.
通过设置了12个监测点第一次对拆除围网后的东太湖水质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揭示了氮磷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结论表明:东太湖在东西方向上存在浓度西低东高的特点,南北方向上存在浓度降低的变化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水生植物腐烂形成底泥厚薄的不同,水深也不同。在风浪的作用下,通过底泥释放影响了水质;另外试图通过不同年份监测点的水质对比揭示围网拆除对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0.
美国化工行业未遂事件管理(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简介 在对过程工业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研究时,人们发现:在每起严重事故的背后都会有许多影响有限的事件发生,而那些未造成任何损失或损害的事件则更是不胜其数.这一点,从安全金字塔(见图1)就可以看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