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96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91.
一稻两鸭共作对稻田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稻共作是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的重要技术,对稻田土壤养分消耗具有一定的缓冲和调控作用。但在鸭稻共作有机生产模式中,外源性化肥投入的缺乏常常成为水稻高产的限制因素。为更好地解决有机种植中土壤养分供应的问题,对常规鸭稻共作进行了调整,建立了2种"一稻两鸭"共作生态农业模式。通过田间试验对常规稻作、常规鸭稻共作、一稻两鸭轮养及一稻两鸭套养4种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养分进行定位监测。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稻作,3种鸭稻共作模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全钾、全氮的含量,同时减小碱解氮的消耗。与比生产前期相比,生产结束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而3种鸭稻共作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比生产前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4种种植模式下土壤全磷含量在生产结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然而一稻两鸭套养和一稻两鸭轮养模式下土壤全磷含量的降低程度低于常规稻作。早稻生产结束后,一稻两鸭套养和一稻两鸭轮养模式下的土壤全磷含量比常规稻作分别高出13.53%和11.01%。与常规鸭稻共作模式相比,一稻两鸭轮养和套养模式增加了全氮以及全钾有机物的积累,同时减缓了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下降。晚稻生产结束后,一稻两鸭套养模式下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比常规鸭稻共作模式高出3.7%,10.39%和7.59%。产量测定结果表明,早稻时期一稻两鸭套养模式下的水稻产量比常规鸭稻共作模式高12.90%,晚稻时期则比常规鸭稻共作高12.19%。一稻两鸭共作模式中,由于两批鸭子的存在,其排便和中耕作用几乎贯穿于水稻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因此培肥效果与常规鸭稻共作相比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系统内的养分循环利用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92.
从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出发,根据目前的中国粮食生产、粮食需求关系和地区经济水平差异等因素,建立了粮食调拨运输模型——计划经济型(非市场原理型)和市场原理型(自由购买型)。并将这两种模型分别应用到中国华中-华南地区,讨论了中国华中—华南地区的粮食储备变化特点。模拟结果显示:非市场原理型运输模型中,随着粮食运输强度系数的增大,城市地区的粮食不足现象逐步得到缓解;而粮食产地的粮食储量也将相应减少,粮食分布的区域不平衡不会长期存在。依据市场原理型运输模型,随着粮食吸收系数的增大,粮食储备迅速集中到沿海城市,此后粮食生产地区的粮食储备开始减少,内陆地区会出现大范围的粮食短缺现象。这种粮食分布的区域不平衡现象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93.
在电化学烟气脱硫回收硫酸的过程中,通过循环伏安扫描曲线、峰值电流(Ip)与扫描速度的关系以及电解液温度对峰值电流的影响,初步研究了溴离子阳极氧化反应的动力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电化学脱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4.
生物促生剂在乙二醇装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乙二醇装置废水处理系统生化段泡沫过多、臭味过重、出水不能达到设计标准的问题,在该系统中投加生物促生剂Bio Energizer(BE)。结果表明,BE有效去除了系统生化段的泡沫和臭味;出水COD平均值由1117mg/L降低至125mg/L;系统中污泥的颜色由黑色转变为土黄色。同时,系统的废水处理能力提高了41.19%。因此,在不增加任何基建投入的情况下,投加BE可以解决新增废水的处理问题,大大节约了投资和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395.
通过分析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经验,从生态城镇空间结构,城镇生态廊道打造与旧城区生态改造三个方面展开两江新区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思考,提出规划建设思路和方案,并指出两江新区未来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模式。  相似文献   
396.
考察了用于混凝过程的螺旋管式二次流混合器的曲率、螺距和水流速度等主要因素对其水头损失、G值以及GT值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该混合器的水头损失、G值及GT值均随曲率、水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螺距的增加而降低;除螺距和水流速度的交互作用对GT值没有影响外,该混合器的螺距、曲率、水流速度以及这3个因素间(包括两两之间以及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混合器G值、GT值的影响均高度显著,3个因素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水流速度曲率螺距。  相似文献   
397.
在SBR内接种活性污泥,研究了进水C/N比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C/N比的条件下污泥不易快速颗粒化,沉降性能差,低C/N比有利于反应器内微生物的积累,MLSS最高可达8 740 mg/L,然而过低的C/N比将导致颗粒粒径增加,结构疏松以致解体,丝状微生物过度繁殖,不利于系统的稳定。对有机物的去除受进水C/N比的影响不明显,颗粒初步形成后对COD的去除率基本维持在87%左右;在C/N比为6.67~2.86之间时,除磷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而C/N比过高或过低,污泥颗粒化程度差,体系内缺乏除磷所需的微观环境,不利于磷的去除;进水C/N比对NH4+-N的去除效果影响明显,C/N比为10时,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NH4+-N的平均去除率达90.59%,但低C/N比能抑制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活性,当进水C/N比由5降低至2时,反应器对NH4+-N的去除率由65.23%下降到38.77%。  相似文献   
398.
河北省耕地保护重点区域的划分与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出对各类、各区域用地开展统筹研究,为解决各地区的耕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以河北省为例,首先按照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以县为单位依次通过设计指标体系、确定权重、数据标准化和划分重点区域对其进行定量评价,从而指出各级政府在耕地保护过程中各自应重点关注的区域;其次,分析受胁迫因素,确定划分指标,确立划分标准并划分重点区域受胁迫程度,对重点区域耕地的受胁迫程度进行了定量区分,为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提供了依据;再次,提出了调控不同级别、不同受胁迫程度区域耕地的刚性、弹性和预期指标;最后,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保障指标能够被有效地实施。  相似文献   
399.
中国国土综合整治区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基于对我国国土资源地域分异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认识,根据一定的原则、依据和指标,采取“自上而下”区域划分和“自下而上”区域合并相结合的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G IS空间分析等手段,确立了我国国土综合整治区划的初步框架。然后,根据控制我国宏观地势格局的自然、经济等界线以及县级行政区划的完整性,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确定各区的地域界限,进而提出一个覆盖我国陆地和海洋,包括11个国土整治区和56个国土整治亚区的中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区划系统,并编制完成了中国国土综合整治区划图。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菱形国土”总体规划的初步设想、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国土综合整治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00.
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61,自引:3,他引:61  
本文从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国内外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中国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问题。并建议围绕①中国农业资源态势分析、优化配置与合理布局;②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③不同类型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模式与技术体系的集成;④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中的新技术应用前景和技术政策;⑤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监测与管理技术等5个领域深入开展中国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