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88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在乌鲁木齐市南、北设置2个采样点,从2011年3-12月采集可吸入颗粒物(PM2.5、PM2.5-10)样品,分析了美国环境保护署优控的13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采用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乌鲁木齐市大气PM2.5、PM2.5-10中PAHs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科学院站PM2.5中13种PAHs的总质量浓度平均值为247.2ng/m3,变动范围为1.14~2 113.33ng/m3;新大站PAHs的总质量浓度平均值为240.84ng/m3,变动范围为4.96~1 359.41ng/m3。而科学院站PM2.5-10中13种PAHs的总质量浓度平均值为57.78ng/m3,变动范围为1.18~519.87ng/m3;新大站的总质量浓度平均值为49.18ng/m3,变动范围为1.38~412.52ng/m3。比值法分析结果表明,所采集样品的2/3来自煤和生物质的燃烧排放;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结果表明,采暖期汽油和煤源对PM2.5中总PAHs的贡献率为46%,而非采暖期混合源的贡献率高达85%。采暖期汽油和柴油源对PM2.5-10中总PAHs的贡献率为66%,而非采暖期混合源的贡献率为78%。  相似文献   
52.
珍稀药用资源植物红景天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文就国内外对珍稀药用资源植物红景天化学成份、新药理学作用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其开发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目前已对30多个红景天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及预试工作,分离出了九大类,60多种新的化学成份。红景天新的药理学作用研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抗衰老、抗缺氧、抗不良刺激、抗病毒及肿瘤、抗疲劳和对机体双向调节等作用机制。红景天研究与利用中存在着红景天规模化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红景天生殖生态学特性与人为干扰引起的该属植物濒危状况、红景天种质资源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以及红景天主要药理成分环境形成与积累机制不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在国家层面上建立野生红景天种质资源库、选择核心质量性状指标对种质资源利用价值进行筛选评价、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建立红景天组织培养和细胞悬浮培养体系、深入研究离体条件下红景天主要次生代谢物产生积累的内在规律,进而建立红景天规模化利用的技术规范与体系。作者针对红景天问题研究提出的看法,对于其它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与研究也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3.
乌鲁木齐市冬季雾形成特点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大量的数据论述了乌鲁木齐市冬季雾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人体健康所能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54.
基于稳定同位素模型解析农业污染河流氮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质监测技术和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对社渎港中游地区进行氮污染特征和污染源解析。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结合稳定同位素模型(SIAR),对各硝酸盐污染源的贡献率进行定量计算并进行了后验概率分布检验。结果表明:(1)在枯水期TN较高,平均为5.34mg/L,农业生产集中区TN污染最严重。(2)硝酸盐污染主要来源包括生活污水和粪肥、化学肥料及土壤氮。其中,生活污水和粪肥对硝酸盐的贡献率最高,平均为45%;化学肥料次之,贡献率平均为31%;土壤氮的贡献率平均为24%。  相似文献   
55.
编制技术路线图已成为重要的创新手段 技术路线图是对未来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的系统研究,它明确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的竞争态势,提出了应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群、主导产品(产业)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时间序列图表描述技术发展优先序、实现时间和发展路径,为有效组织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6.
交通灯方法是用来诊断并评价渔业种群的资源现状和风险水平的技术程序,有助于资源管理和养护。本文介绍了交通灯方法的构建过程,应用模糊逻辑处理阈值和观测值的不确定性问题,将交通灯中的红灯、黄灯和绿灯定义为超载、临界超载和可载。以2000年~2015年东海小黄鱼种群为示例对象,从表征资源禀赋的丰度和生产力两个属性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小黄鱼种群补充量、亲体量和开捕期资源丰度的年际变化和承载状态,并集成为复合交通灯体系,以红灯比例超过30%为"严重"强度划分标准。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和2011年,补充量的红灯比例超过30%,呈严重超载状态;亲体量严重超载年份为2002年、2003年和2012年;开捕期资源丰度严重超载年份为2002~2004、2006年。对各指标评价结果集成为复合交通灯,12个年份存在超载状态,2002年~2004年、2006年为严重超载;9个年份出现可载状态;临界超载在各年份均有出现,且占据主导地位,变化幅度在29.14%~91.56%。本文分析方法和结果可以丰富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并为渔业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7.
为了解中国极干旱区域和田市城区大气PM2.5的组成特征及污染水平,于2014年1-12月采集和田市城区大气PM2.5样品,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离子色谱仪(I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及元素分析仪分析其中PAHs(多环芳烃)、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有机碳)和EC(元素碳)等化学组分.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和田市城区大气PM2.5质量浓度年均值为(770.11±568.01)μg/m3,呈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趋势;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16 PAHs(总多环芳烃)分别占PM2.5质量浓度的15.292%、9.789%、4.246%、0.331%、0.015%.利用PMF(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分别对PM2.5中PAHs和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进行来源解析表明,PAHs主要来源为煤和汽油燃烧排放(13.91%)、生物质燃烧(33.98%)、天然气燃烧(52.11%);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的主要来源为土壤尘(56.49%)、油类燃烧(25.49%)、机动车排放(10.09%)、燃煤及生物质燃烧(7.93%).研究显示,采样期间沙尘对和田市城区大气PM2.5组成影响较大,是该地区大气污染来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8.
运用挪威Gexcon Flacs软件对某石化厂区硫黄回收装置酸性气分液罐泄漏事故进行模拟研究,通过模拟结果分析不同因素对硫化氢泄漏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方向对扩散影响最为显著,水平泄漏扩散浓度明显高于垂直泄漏,且气云核心更加接近泄漏源;泄漏孔径直接影响事故严重程度;风速直接作用于事故演化速度和影响范围;泄漏高度越高,硫化氢气云落地距离越远,对泄漏事故的监测有一定影响。该结果对情景构建工作中最坏事故场景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垃圾渗滤液中氨氮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含量普遍较高,研究氨氮脱除技术对于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及其低浓度出水氨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垃圾渗滤液中氨氮脱除技术,分析了传统的物理化学脱氮法和生物脱氮法的优缺点,着重讨论了新型生物脱氮技术以及利用填埋场处理功能脱除氨氮的研究,并提出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脱除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0.
乌鲁木齐市PM_(2.5)和PM_(2.5~10)中碳组分季节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1月至12月在乌鲁木齐市区用膜采样法采集了大气PM_(2.5)和PM_(2.5~10)样品,并利用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通过OC与EC的粒径分布特征、比值和相关性的分析,初步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碳质气溶胶污染特征,并用OC/EC比值法估算了二次有机碳(SOC)的浓度.结果表明,PM_(2.5)和PM_(2.5~10)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92.8μg/m~3和64.7μg/m~3.PM_(2.5)中OC和EC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3.85μg/m~3和2.38μg/m~3,PM_(2.5~10)中OC和EC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2.63μg/m~3和0.57μg/m~3.OC和EC四季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季浓度最高.碳组分主要集中于PM_(2.5)中,OC/EC比值范围为3.62~11.21.夏季和秋季的PM_(2.5)和PM_(2.5~10)中OC和EC的相关性较好(R20.65).估算得出的PM_(2.5)和PM_(2.5~10)中SOC的估算浓度为2.31~11.98μg/m~3和0.38~1.49μ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