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137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275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561.
白一雪  秦跃平  蔡彬彬 《安全》2015,36(3):20-23
本文结合各类校园安全事故的特点,以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剖析了事故的本质原因和校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启示教育管理者要从学生各层次需求着手,引导学生实现其人生价值,创设有序、稳定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562.
定量研究河床沉积物中的生物扰动对污染物的影响效应,对于维护河流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基于室内实验模拟摇蚊和霍普水丝蚓对河床沉积物的扰动过程,研究两种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氮、磷释放以及生物扰动对上覆水中溶解氧的影响.在相同的沉积物环境中分别放入单一物种,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空白组,摇蚊幼虫组的上覆水中氨氮、总氮、总磷平均净增量分别为2.32、0.787、0.105 mg · L-1,霍普水丝蚓组的氨氮、总氮、总磷平均净增量分别为0.72、0.462、0.063 mg · L-1,表明摇蚊幼虫和霍普水丝蚓的扰动作用均能促进沉积物中氨氮、总氮、总磷向上覆水中的释放,且摇蚊幼虫对污染物释放的作用效果比水丝蚓更明显;当摇蚊幼虫和水丝蚓混合放入后,摇蚊幼虫对沉积物中氨氮、总氮、总磷释放起主要促进作用;在混合实验组(摇蚊23条,霍普水丝蚓47条)中,氨氮、总氮、总磷的平均净增量均低于单一物种的摇蚊组和水丝蚓组,表明在该组中,摇蚊幼虫和霍普水丝蚓在沉积物中共同扰动作用对氮、磷释放的促进效果减弱;对上覆水中溶解氧浓度而言,摇蚊所占比例越高,溶解氧浓度就越低,且上覆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变化,会影响生物扰动对沉积物氮、磷释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3.
生态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纵观世界各国生态环境保护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实践以及我国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要求,我国生态环境政府管理体制应该包括决策、执行、监督、协调和提供环境公共物品等五大主要职责,体现为决策力、执行力、监督力、协调力和生产力等“五力”。遵循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原理、职责分配和事权划分原则,本研究提出资源与环境统筹的环境与资源部、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一体化的生态与环境部、强化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监管的环境部、深化改革现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的环境保护部等四种改革方案。根据四种改革方案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协调性要求”和“实现难易程度”,建议在深化改革现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的环境保护部基础上,启动强化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监管的环境部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564.
以筛选出能够高效降解黑臭废水的更多细菌为目的,从不同重污染水体和底泥中筛选获得了多种细菌,并对其降解能力进行检测。净化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50多株细菌中有12株对废水COD有明显的降解效果,降解率在45%以上;有4株菌对废水氨氮有明显的降解效果,降解率在30%以上,其中4号菌株对COD和氨氮都有很高的降解能力。经16SrRNA基因鉴定,4号菌株为不动杆菌属,由单因子优化实验得出4号菌株生长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0℃,pH7.5,转速180r/min,培养时间为22h时,微生物达到稳定期。在此条件下,4号菌株对自然黑臭废水COD和氨氮的降解率可达到92%和72%。  相似文献   
565.
烟尘测试计算是整个烟尘测试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使整个烟尘测试工作有条不紊,有必要把繁多的计算式进行归纳整理。本文对此试行分类,提出15条实用公式,并把其中某些复杂公式合理简化,以适应检测工作的需要。一、烟尘测试计算式的分类烟尘测试的计算公式总共不下几十条,  相似文献   
566.
一种新颖的透气型防酸绸──化工、轻工、电镀、国防等工业中接触酸作业人员的工作眼用料,已由辽宁岫岩丝绸厂和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研制成功,并经试产、试用。最近由有关部门主持通过技术鉴定,已正式生产。 这种防酸绸采用柞丝和涤纶(或丙纶)纤维交织,经树脂整理而成。它  相似文献   
567.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系统是指以降低工作岗位上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为目的系统,即包括:立法、监察、企业安全管理在内的管理系统。我国当前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家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系统也发生着重要变化,笔者从目前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系统现状分析入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面临的选择和近期发展  相似文献   
568.
江西省不同农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和碳氮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江西省16582个农田耕层(0~20 cm)土壤样点数据,运用实地调查、数理统计与地统计学等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农田利用方式(水旱轮作、一季旱地、两季旱地、一季水田和两季水田)对土壤有机碳(SOC)、氮含量(TN)和碳氮比(C∶N)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西省耕层土壤SOC、TN含量和C∶N比分别为5.22~34.56 g·kg~(-1)、0.26~3.06 g·kg~(-1)和2.98~52.67,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经半方差函数分析,江西省土壤SOC、TN和C∶N比的空间变异主要是由随机性因素引起的;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耕地土壤中SOC、TN和C∶N比存在显著差异,土壤SOC和TN含量表现为两季水田水旱轮作一季水田一季旱地两季旱地,而土壤C∶N比则表现为两季水田两季旱地一季水田水旱轮作一季旱地,土壤C∶N比对估测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因此,从土壤C∶N比角度考虑,水田更有利于SOC的贮存,有利于增加土壤汇集碳氮的能力.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5种利用方式下经度、纬度和海拔与土壤SOC、TN含量和C∶N比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69.
基于流域生态补偿中存在各方利益群体,分析流域生态补偿冲突事态,能够揭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中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为决策者提供多方面有价值的决策信息。文章采用图模型法,识别局中人、策略和偏好信息,借助决策路径直观地预测整个流域生态补偿冲突事件的演变情景并寻求冲突的均衡解。最后,将图模型法应用于广东省和江西省交界处的东江流域,在策略层面动态追踪利益相关者的状态。结果证明,图模型的结果与冲突实际发展轨迹相吻合,验证了图模型是解决冲突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70.
为开发一种简洁高效预测KPA值的方法,本文收集了包含多氯联苯(PCBs)、苯类(Benzenes)、多环芳香烃(PAHs)和杀虫剂(Pesticides)等,共95种污染物在聚氨酯泡沫塑料(PUF)与空气中分配系数(KPA)的实验值,基于理论线性溶解能关系(TLSER),运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MLR)构建了预测KPA值的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决定系数Radj2为0.901,外部验证系数Qext2为0.748.TLSER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稳健性和预测能力,可以预测应用域内POPs在PUF和空气之间的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