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68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低碳矿山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分析了高碳能源低碳化发展的意义,针对目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的地位,围绕低碳露天煤矿建设的主题,提出了建设低碳露天煤矿的总体框架,从节能与环保两个角度提出了建设低碳露天矿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对我国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2.
以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紫外、荧光、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结构,与其他地区相比发现其芳化度和不饱和度较高,含N量也较高.以萘为吸附质,在碱处理前后的沉积物样品做吸附实验,结果发现沉积物样品接近线性吸附,而碱处理过后却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吸附,吸附机理的差异显示与其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3.
采用定位对比试验方法,连续2年按季节对比监测广州市南沙区沿海防护林(海岸防护林、河涌水网防护林、路网防护林)土壤与岸堤撂荒地土壤、土壤水分与林缘江水中K+、Na+、Mg、Cl-、SO42-、HCO3-、Pb、Cd的含量,研究海岸景观防护林群落对岸堤土壤盐分、重金属元素的生态修复作用。结果表明:①与林缘江水相比,防护林土壤水分中K+、Na+、Cl-、SO42-平均含量分别减小约66.2%、28.8%、34.9%、17.5%,有效地改善了土壤水体钠盐、钾盐的含量。②防护林群落土壤水、林缘江水中Pb与Cd的年均含量依次为:江水〉海岸防护林〉河涌水网防护林〉路网防护林;相对于林缘江水,防护林土壤水分中Pb、Cd平均含量分别减小约38.0%、68.2%。③相对于堤岸撂荒地土壤,防护林群落土壤中K+、Na+、Cl-、SO42-、HCO3-平均含量分别减小约66.5%、63.8%、63.9%、76.8%和11.2%;3种防护林群落间K+、Na+、Cl-、SO42-、HCO3-的含量差异显著,即路网防护林〉河涌水网防护林〉海岸防护林,且相对撂荒地土壤Cd的平均含量减小率分别达到72.8%、57.6%、77.5%,表现出显著的土壤化学生态修复效应。④3种防护林土壤的盐分离子含量在季节上、土壤层上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土壤Pb、Cd含量在土层间的差异也不显著,、但在年内季节上的差异极显著。总体来看,海岸景观防护林能够有效缓解珠江口土壤盐分和重金属的侵蚀,在沿海地区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4.
森林是稳固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因其能提供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而备受各国政府和学界的关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步伐逐渐加快,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以广州市南沙区海岸景观防护林(也即河涌水网林、公路隔离林、海岸防风林)建设为例,主要研究了防护林的关键构建模式、林分群落结构等方面内容。结果显示,采用多层次的乔灌草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以本土树种为主,搭配部分优良的引进树种,采取适合的营林措施,可构建出具有一定防护功能的人工林群落。广州南沙防护林建设是珠三角地区城市森林建设的一个缩影和代表,为我国南方城市森林建设理论的创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经验。破解城市化危机,创建宜居城市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应综合考虑城市的人口集中程度,经济发展规模,环境污染模式,针对具体的水分、气候和土壤等要素,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制定合适的森林构建模式,并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的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5.
秋华柳(Salix variegate Franch.)因具有良好的重金属耐受和积累能力,常被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物种.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外源草酸和酒石酸处理下土壤Cd形态的变化和秋华柳Cd含量的积累特征,以探究外源有机酸在Cd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添加外源酒石酸可显著降低土壤非有效性Cd含量,增加土壤中以可交换态Cd为主的有效性Cd含量,促进了秋华柳对Cd的积累,同时也显著提升了植株的富集系数,其中添加5 mmol/kg酒石酸的处理效果最佳.与CK相比,添加5 mmol/kg外源酒石酸可显著增加秋华柳根、茎和叶中的Cd积累量,地上、地下部分和全株的Cd积累量分别提升了62.2%、75.9%和78.4%,地上和地下部分富集系数分别提升了173.0%和178.8%.添加外源草酸对土壤有效性Cd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秋华柳根、茎和叶的Cd含量和积累量无明显提升.研究显示,添加较低浓度的酒石酸更有利于增加土壤中可交换态Cd含量和有效性Cd含量,促进秋华柳对土壤中Cd的吸收和积累,增强秋华柳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可应用于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136.
城市频发暴雨过程中,地表径流携带大量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对水环境质量影响极其显著。以广州市帽峰山的水文试验场为基础,对比观测了林区3种下垫面类型(草地、水泥、沥青)的暴雨径流,及2种森林生态系统暴雨水文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特征,解析不同地表下垫面及森林生态系统对暴雨产流PAH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市区及林区10次暴雨∑16PAHs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6.1、112.7ng·L~(-1),市区暴雨中PAHs较林区高13.4ng·L~(-1)。(2)不同地表垫面径流中PAHs的污染负荷为沥青地表水泥地表草地地表,与林区暴雨中∑16PAHs相比,草地及水泥地表垫面分别表征出32%、13%的滤除效应,沥青地表垫面表征出111%的增加效应。(3)相对林区暴雨,阔叶林、杉阔混交林两种森林生态系统总径流∑16PAHs质量浓度分别下降了45.43、69.64ng·L~(-1),滤除效应分别达到40%、58%。阔叶林林冠层吸附了暴雨中14%的∑16PAHs,其地表层向径流中贡献了17%的∑16PAHs;杉阔混交林地表径流∑16PAHs浓度较暴雨低32%。本研究反映出广州市植被下垫面可有效滤除暴雨有机污染物,结果可为珠三角以及其他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7.
文章根据多年来的试验研究结果和国内外有关资料,分析叙述亚温热、湿热、海洋、干热、高原、寒冷、工业腐蚀等各种大气环境条件对涂装材料及体系的影响,相应的人工加速试验方法及与自然大气暴露试验的相关性,并提出提高各类产品大气环境耐久性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8.
139.
基于多叉树的遍历算法在数字水系拓扑关系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水系中各网格或子流域之间的拓扑关系是正确反映洪水演算顺序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流域拓扑关系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叉树的流域拓扑关系计算方法,该算法将流域中的网格或子流域概化成树形结构的结点图,运用后序遍历递归算法,可快速自动建立反映洪水演算顺序的拓扑结构,解决了复杂流域洪水的演算集成问题,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开发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0.
微生物降解是处理土壤中石油烃(PHC)污染的有效技术,目前对PHC微生物降解的研究多集中在好氧条件下,对PHC缺氧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较少,PHC缺氧降解规律尚不清楚。以PHC污染的深层土壤为对象,探究不同质量分数(500、1 500、5 000 mg·kg-1)的硫酸盐、硝酸盐或混合电子受体对土壤中土著微生物丰度、群落结构以及PHC缺氧降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50 d缺氧培养后,添加相同种类电子受体的土壤处理中细菌丰度、潜在PHC降解菌(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丰度随电子受体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添加相同质量分数的不同种类电子受体土壤处理中细菌丰度、潜在PHC降解菌丰度从高到低分别为硝酸盐、混合电子受体、硫酸盐。添加相同种类电子受体的土壤处理中ΣPHC (C10~C30)和C1 (C10~C16)、C2 (C17~C23)、C3 (C24~C30)组分的降解率随着加入电子受体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