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8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181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本文通过介绍环境应力筛选的一般流程,对随机振动与温度循环过程中容易发生的故障模式进行了描述,并对相应故障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产品在环境应力筛选中的排故方法。  相似文献   
172.
介绍直流电磁铁式制动器和交流电力液压推杆式制动器各自的特点,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厂对它们的选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3.
分别在20和50μmol·m-2·s-1光照强度下,研究了两种除草剂阿特拉津和百草枯对3株蓝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PCC7806、M.aeruginosa XW01、集胞藻Synechocystis PCC6803和两株绿藻: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四尾柵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的毒害效应.通过测定藻的生长,计算出了半效抑制浓度EC50值,结果表明:高光强下两种除草剂对5株藻的96 h-EC50值均明显低于低光强下的值,显示高光强有促进两种除草剂对藻类毒害的效应.高光强可促使阿特拉津显著提高藻细胞的丙二醛(MDA)含量,提示高光强促进阿特拉津产生更多的自由基破坏细胞膜脂.  相似文献   
174.
长沙地区不同水体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循环指示意义   总被引:18,自引:12,他引:6  
分析不同水体中的环境同位素变化特征是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区域水循环研究的必要基础.根据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长沙地区大气降水、地表水(河水)及地下水(泉水、井水)的跟踪取样,分析了不同水体中δD、δ18O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水汽来源的季节差异,长沙地区降水中D、18O的组成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降水中δ18O变化与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当地大气水线(LMWL)特征揭示了长沙地区湿润多雨的气候;地表水中δD、δ18O的波动小于降水,其稳定同位素值的季节变化相对于降水存在延迟特征,冬夏半年河水线(RWL)的差异表明地表水在不同季节的主要补给源有所不同;地下水中δD、δ18O的波动幅度最小,并且泉水、井水中δD与δ18O的变化范围以及平均值都非常接近,说明这两种水体间存在较密切的水力联系,干旱月份地下水δD、δ18O持续偏低,可能与树根对地下水的吸取加强有一定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合理利用本地区水资源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5.
滇南蒙自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大气降水中δD、δ~(18)O值具有规律性变化特征,与诸多气象要素及水汽来源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根据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滇南蒙自地区大气降水的连续性采样,结合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并利用HYSPLIT_4.8后向轨迹追踪模型,分析了天气尺度下蒙自地区大气降水中δD、δ~(18)O的变化特征,探究了降水稳定同位素与温度、降水量、风速及水汽来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蒙自地区降水中δD、δ~(18)O值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即干季偏高,湿季偏低;降水中δ~(18)O与温度、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但与不同气压层(300、500、700、800 h Pa)风速之间呈现出显著正相关,表明风速也是影响降水中δ~(18)O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降雨等级的增加,其大气水线的斜率与截距也增大,说明降水稳定同位素存在一定程度的云底二次蒸发效应;水汽输送轨迹显示,干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西风带输送及局地再蒸发水汽,而湿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远源海洋水汽的输送,并且在受台风影响期间,降水中δD、δ~(18)O值更加偏负.  相似文献   
176.
设备运输振动试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设备运输试验的情况与方法要求和方法,提出了对我国运输试验的建议和意见,可以作为设计和安排运输试验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7.
华北地区霾期间对流层中低层气溶胶垂直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美国宇航局(NASA)的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监测数据,通过分析总后向散射系数、体积退偏比和色比,对华北地区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出现灰霾时对流层中低层气溶胶光学和微物理特性的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霾期间对于4 km以下的对流层中低层大气总体来说,非球形气溶胶出现频率略高于球形气溶胶,小粒径气溶胶出现频率高于大粒径气溶胶.在4 km以下的大气中,气溶胶出现频率在1 ~2 km高度范围内最高,在2~3 km高度范围内最低;球形气溶胶在2~3 km高度范围内出现频率最高,非球形气溶胶出现频率在1 ~2 km高度范围内最高;大粒径气溶胶在l~2 km高度范围内出现频率最高,小粒径气溶胶在0~1 km高度范围内出现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8.
179.
采用Autodesk公司的MDT软件,结合实际生产惰况,开发了火车轮及其锻模CAD系统。本系统融二维和三维于一体,提高了模具设计效率,实用性很强。  相似文献   
180.
五孔测针标定曲线数学模型的计算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三维流场测试工作及计算量繁重 ,采用传感技术实现三维流场的自动测试 ,计算机选出最优拟合曲线与实测数据相比较 ,因而达到测试三维流场风流目的。利用回归分析原理 ,将感压元件五孔测针的一系列标定曲线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采用MATLAB语言 ,实现了对标定曲线的拟合 ,用PLOT函数实现了对拟合标定曲线的自动绘制。同时考虑高次多项式 (拟合次数n >10 )易出现振荡的特点 ,故在拟合次数n从 1~ 10可能拟合多项式中 ,选出最优多项式。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实现了由计算机控制 ,从而为有效利用传感技术对三维流场的自动化测试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