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2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85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纳米Fe3C/炭纤维非均相电芬顿降解二甲基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结构稳定且难以靠常规方法去除的二甲基砷,制备新型负载Fe_3C纳米粒子的炭纤维催化剂,并对其非均相电芬顿降解二甲基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Fe_3C/CF与阴极产生的H2O2发生电芬顿催化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将二甲基砷降解为一甲基砷和As(V),As(V)可被同步吸附在Fe_3C/CF催化剂表面.通过考察电催化过程中初始p H、反应物初始浓度、电流强度和催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催化氧化DMA效果的影响,表明在初始p H为3,二甲基砷初始浓度为5 mg·L~(-1),Fe_3C/CF投量为500 mg·L~(-1)的最佳条件下,经非均相电芬顿反应360 min后,二甲基砷去除率高达96%.  相似文献   
112.
研究结果表明,红壤丘岗区潜育性稻田中的冷浸田和烂泥田土壤有效硫含量相对较低,这两种类型潜育田存在潜在性缺硫问题,故应注意硫肥的施用。潜育性稻田土壤有效硅亦普遍低于非潜育性田,因而极有可能发生缺硅。与同母质类型的非潜育性稻田比较,红壤潜育性稻田土壤有效硼含量并无明显差异。但第四纪红土发育的潜育田土壤有效硼低于缺硼临界值。部分潜育田士壤有效铜含量亦低于渍水土壤缺铜临界值,这说明部分渍潜田存在缺铜现象。  相似文献   
113.
<正> 一、前言r 羽扇烷是一种 A、E 环为五元环,B、C、D环为六元环、A 及 E 环都带有异丙烷基的环烷烃化合物。它存在于一些石油和生油岩中。早在六十年代,许多学者就用色谱仪和质谱仪研究过羽扇烷类化合物,A.I.Burlingame、I.R.Hil-1s 和 E.V.Whitehead(1966)等分别在绿河页岩的抽提物中和尼日利亚石油中鉴定出来过羽扇烷化合  相似文献   
114.
论战略环境评价在中国的有效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战略环境评价(SEA)的概念和分类,阐述了SEA在中国实施的重要意义和开展情况,提出了较为详细的SEA工作程序,进而探讨了SEA在我国实施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5.
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CO2排放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静态箱法对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CO2排放进行了定位观测.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条件下的稻田CO2总排放通量(Rt)随晚稻生育期进程波动幅度较大,平均值为926.2mg/(m2·h);土壤CO2排放通量(Rs)则波动较小,平均值为285.4mg/(m2·h).二者与气温、不同土层(0,5,10,15cm)土壤温度均呈极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温度系数(Q10)分别为2.33和1.70.稻田生态系统CO2累积排放量与水稻生物量间存在极显著的对数关系.在晚稻整个生育期,稻田生态系统从大气中净固定碳量为3.85t/hm2.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城市湖泊水质受到广泛关注.总悬浮物(total suspended matter,TSM)是水质和水环境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其直接决定着水下光场分布,进而影响水体的初级生产力.本研究基于在杭州西湖的各湖区收集的遥感反射率(R_(rs),sr~(-1))数据和总悬浮物的吸收系数(a_p(440),m~(-1))进行高光谱建模,比较不同经验函数形式和不同模型输入的效果,得到高光谱下的最佳函数是指数函数,最佳模型输入是B1/B2或(B1-B2)/(B1+B2).其中,当模型输入为B1/B2和(B1-B2)/(B1+B2)时,模型R~20.6,波段B1和B2范围分别是580~690 nm和515~535 nm,及700~720 nm和515~615 nm.参照最佳波段范围和Landsat-8的波段设置,选定Landsat-8红色和绿色波段反演模型.并根据卫星数据验证结果,选定最优模型a_p(440)=51.17e~(-7.75x),x=(OLI3-OLI4)/(OLI3+OLI4),在3幅Landsat-8图像上应用模型,观察西湖TSM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人类活动可能对西湖的TSM有很大的影响,并且我们的研究和结果有望为未来城市湖泊水质管理提供方法、数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7.
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分配机制,就要遵循市场规律,理顺工资分配关系,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打破平均主义和论资排辈,实现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工资机制。企业内部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肩负的责任、承担的风险、考核期及考核手段的不同,适时地分别执行“年薪制”、“资格责任制”以及“岗效薪点制”等工资分配形式。  相似文献   
118.
钱塘江枯水期主要污染物水环境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立基于可视化技术的污染物水环境模拟技术框架,建立水环境空间模型,基于MapInfo和Delft3D平台对钱塘江枯水期主要污染物氨氮(NH+4-N)、总磷(TP)进行模拟,对其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观测断面污染物实测值与模拟值对比表明,对于NH+4-N,兰江口、严陵坞断面实测值较模拟值分别偏大0.19 mg/L、0.66 mg/L,窄溪、渔山和袁浦断面实测值较模拟值分别小0.16 mg/L、0.54 mg/L和0.49 mg/L;对于TP,梅城水厂、严陵坞断面的实测值高出模拟值分别为0.13 mg/L、0.14 mg/L,窄溪、渔山、浦阳江出口和袁浦等断面实测值均较模拟值略小,其沿途变化趋势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结果表明,钱塘江污染物主要来自上游兰江、富春江、浦阳江的贡献,其中兰江、浦阳江的污染物浓度较高,水质较差,对沿途及下游影响较大;兰江污染物是富春江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当新安江下泄流量小时,可能发生回流而导致新安江部分河段受污染,当新安江下泄流量较大时,则对富春江水质起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于浦阳江,除了上游带来的污染物质,从尖山到浦阳江出口断面沿途两岸排放的污水也较严重,是影响钱塘江水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9.
加筋土挡墙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水利工程、边坡等支挡结构中,筋土界面的动力剪切特性对加筋土挡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重要的影响。采用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不同剪切频率(1 Hz,2 Hz,3 Hz)和不同竖向压力(50 kPa,100 kPa,150 kPa)条件下粗粒土与格栅界面的循环剪切特性。通过对循环剪切试验数据的拟合分析得到了筋土界面剪切刚度变化的经验公式,然后编制fish语言将该公式导入FLAC3D软件。通过分析考虑筋土界面剪切刚度变化规律的加筋挡土墙三维计算模型,并与振动台试验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发现了考虑筋土界面刚度软化的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采用验证以后的三维计算模型对地震作用下考虑筋土界面和不考虑筋土界面剪切刚度软化的加筋土挡墙动力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筋土界面剪切刚度的软化对地震作用下加筋土挡墙有明显的影响,在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4g时,考虑软化后墙体水平位移比不考虑软化增大了8.8%,加速度放大系数比不考虑软化增大了1.76%,筋材的最大拉力比不考虑软化的减小了6.9%。因此筋土界面的剪切刚度软化对地震作用下加筋土挡墙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20.
应用14C连续标记示踪技术,以当地主栽水稻品种"中优169"为供试作物,分别选取亚热带区4种典型稻田土壤,在密闭系统模拟研究水稻根际输入光合碳对土壤有机碳(SOC)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标记种植80 d后,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累积的总碳量范围分别为1.86~5.60 g.pot-1和0.46~0.78 g.pot-1.种植水稻后供试土壤的14C-SOC含量范围为114.3~348.2 mg.kg-1,而14C-DOC、14C-MBC含量范围为4.05~8.65 mg.kg-1、12.5~37.6 mg.kg-1.水稻生长期间内,不同土壤条件下,土壤14C-SOC与14C-水稻碳量的比率范围为5.09%~6.62%,这说明尽管不同土壤的光合生产能力不同,但根际沉积效率相似.土壤可溶解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和SOC的更新率分别为6.72%~14.64%、1.70%~7.67%和0.73%~1.99%.而且,水稻光合碳的分配和转化对土壤活性碳组分的DOC、MBC含量变化影响较大,而对土壤有机碳影响较小.本研究进一步量化了水稻生长期间光合碳对土壤有机碳库各组分(SOC、DOC和MBC)的贡献,为水稻土有机质积累持续机制与固碳潜力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