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81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以稀土尾矿库周边湿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无污染的黄河湿地作为对照样地,在不同深度上研究了总磷、水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等土壤养分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整体上0~2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底层,水解氮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显著降低(P全磷>水解氮>速效钾。整个研究区域的土壤肥力普遍较低,土壤养分表现为有机质最优,全磷和水解氮次之,速效钾最差,耕作层土壤养分高于底层。研究明确了稀土尾矿库周边湿地土壤的垂直分布状况,对当地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本文着重从立法目的的确立、谨慎原则的采用、环境法的有效实施等方面来分析总结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立法领域的经验。  相似文献   
33.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利用水解法构造了Ti-O-Ti的空间结构,通过添加有机硝酸铁和磷酸氢二铵两种原料,向其空腔内引入Fe、P双元素掺杂,得到P-FeN-TiO2复合材料。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材料的表面形貌,通过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拟合模型分析材料对铊的吸附性能;考察不同溶液pH值、阳离子共存时对铊吸附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P-Fe-TiO2复合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吸附符合单分子层吸附,Langmuir拟合最大吸附容量283.1 mg/g,吸附大约2 h达到平衡,强酸性环境会抑制铊的吸附,随着p H值的升高吸附容量逐渐增大,K(Ⅰ),Na(Ⅰ)离子的存在对吸附干扰较小,Ca(Ⅱ)离子的存在会与Tl(Ⅰ)竞争有效的吸附结合位点,导致吸附效率降低,根据吸附前后材料的XPS表征分析,P-FeN-TiO2复合材料对Tl(Ⅰ)的吸附机理为Ti-OH、P=O、Fe-OH三种基团与Tl(Ⅰ)发生了络合作用,从而实现铊的去除。  相似文献   
34.
为了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实现对重点监控企业的动态监控,《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要求所有重点监控企业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同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考核规程》中要求环境监测站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定期进行比对监测,在每季度进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同时,采用标准方法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比对监测,并根据监测的结果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的有效性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35.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防治的重点是对外排废气的污染控制,为保证外排废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需对焚烧全过程优化控制。文章以四川省某危险废物焚烧处置系统为例,详细论述了危险废物配料、焚烧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各环节的过程控制,在保证全过程控制优化后,焚烧系统外排废气可满足《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排放限值的要求。并根据监测期间对废气监测的情况,整理出了监测期间对入炉物料和工况监督的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6.
四川某生物防治公司在利用磷化氢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熏蒸处理烟草和粮食杀菌生产过程中产生少量废水。废水主要含氢氧化铝等固体废物,具有产生量小、SS浓度大、颗粒物粒径极小、色度大、溢出气含腐蚀性等特点,对客户感官产生不适。结合该公司实例介绍了以"沉淀+一体化负压两级过滤"为主体的处理工艺的熏蒸废水处理过程。经过处理,该公司生产废水中SS和色度去除率可达到99.3%与98.1%,出水可满足相关标准与相应感官要求。  相似文献   
37.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划,涉及14个城市,四川省属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面积最大的成渝城市群,约占该规划区的面积达10.7%。为更好地促进该规划的实施,四川省编制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四川省实施方案》。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及管理工作的基础,论文简要分析了在四川省规划实施过程中,环境监测的工作重点、工作方向以及应如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8.
江汉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特点:以潜江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潜江市农田土壤(水田、旱地)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实地采样分析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的分布现状,并对比第二次土壤普查(1983年)资料,探讨28 a来江汉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分布与变化特点.结果表明,2011年潜江市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为30.50 t·hm-2,碳储量为452.82×104t,与1983年相比有明显下降,下降速率分别为0.10 t·(hm2·a)-1和1.53 t·a-1,碳储量共损失了9%.两个时期水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均明显高于旱地土壤,分别是旱地土壤的1.6倍和1.3倍,但是经过28年的常规耕作管理,水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23 t·(hm2·a)-1,导致的有机碳损失为52.83×104t,损失比例达16%;而旱地土壤有机碳则以0.05 t·(hm2·a)-1的速率缓慢增长,碳储量共增加了8.57×104t,增加比例为5%,远不能抵消水田土壤的有机碳损失.水田土壤碳储量的损失主要来自于低产潜育型水稻土碳密度的大幅下降所致(尽管其所占面积比例较小),其碳损失量占水田碳损失量的比例达80%;其次为占水田面积比例最大的潴育型水稻土,其碳损失量占水田碳损失量的15%.旱地土壤碳储量增长缓慢,完全来自于面积占96%的灰潮土有机碳密度的增长.因此,江汉平原区水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决定了农田土壤有机碳的整体动向,今后需着力提升有机碳下降迅速的低产水田以及面积较大的土壤类型的有机碳积累和固持能力.  相似文献   
39.
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洗涤剂测定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巧力潘  赵燕  童丽萍  钱淑红 《干旱环境监测》2003,17(3):189-190,F003
介绍了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新方法,该法与亚甲蓝法比较,具有操作步骤简单,萃取剂用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40.
高速公路下伏富水多层采空区注浆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空区的治理是矿区工程建设关键问题之一。以京福高速公路徐州东绕城某多层富水采空区注浆充填法治理工程为依托,研究了注浆法处理多层富水采空区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重点包括治理范围确定、浆材配合比设计、布孔原则、成孔工艺、注浆工艺及控制技术等,确定了浆液扩散半径、单孔注浆量和终孔标准等注浆参数,为该种特殊条件下的采空区处治提供了科学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法、技术参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