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国家标准局环标委成立了一个专门工作组——贮存环境工作组,进行国家标准“贮存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度的应用”(暂名)的研究制订工作,1983年起已开展工作,本文提出了有关制订这份标准的一些问题的看法,希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2.
为了使修复材料在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中更持久、稳定的发挥作用,制备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并研究其释放性能.采用水泥、砂和水作为包覆材料制备不同规格的材料,通过周期性浸出试验方法研究外包覆层组分配比及厚度对其释放性能的影响,建立各影响因素与其释放性能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释放规律符合零级动力学特征,与单一包覆型缓释材料相比,稳定释放速率由初期释放速率的10%~15%升至60%~80%.②外包覆层厚度相同时,稳定释放速率随包覆材料渗透性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最小值为10 mg/d,最大值约为380 mg/d.③外包覆层组分配比相同时,材料稳定释放速率随其厚度的增加呈幂函数降低,使用寿命随外包覆层厚度的增加呈指数上升,采用自然临近点插值法预测材料最短使用寿命约为100 d,最长的可达10~15 a.外包覆层厚度导致渗透性能的改变是造成其释放特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④相同外包覆层厚度下,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稳定释放速率随包覆层渗透性的增加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并且外包覆层厚度越大,其稳定释放速率随渗透性能变幅越小.研究显示,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能够在长时间保持稳定的释放速率,构建的外包覆层组分配比与其释放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可指导实际地下水修复工程中修复材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103.
地下水回补过程中,含水层沉积物中部分微量组分(As、F等)可能因为环境条件改变释放进入地下水中造成次生污染.为探究回补入渗后含水层F-释放的次生风险,依托潮白河南水北调回补区及我国北方8个具有高F地下水的典型区域,应用PHREEQC软件模拟回补入渗对含水层萤石矿物溶解平衡及地下水F-浓度的影响.研究含水层沉积物典型矿物组分、回补水源与地下水水质差异对F-释放次生风险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由于回补水源水质、地下水水质及含水层矿物差异,回补后不同地区地下水中F-浓度的呈现趋势有显著差异,部分地区由于地下水水质差异大,F-浓度存在上升及下降两种趋势.②地下水Ca2+浓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回补后F-浓度呈下降趋势,增大回补量有利于降低F-释放风险,而对于Ca2+浓度高、甚至萤石饱和的区域,增大回补量会增加F-释放风险.③地下水中F-浓度同时受到萤石及其他含钙矿物的控制,当含水层存在萤石矿物且其他含钙矿物较少时,回补后F-释放的风险增大.因此在具有F背景的区域,对地下水Ca2+浓度较高的含水层或除萤石外含钙矿物含量有限的含水层进行回补时,可能导致地下水F-浓度升高引发回补次生风险.对于回补水源、地下水与含水层矿物组分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是保证地下水安全回补的关键,回补后F-释放反应动力学的进一步研究将加深F-释放次生环境风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4.
耿宏志  郇环  李鸣晓  张莹  从辉  席北斗 《环境科学》2018,39(11):4972-4980
以北京市潮白河冲洪积扇区域为研究区,选取两个典型剖面(S6和S8),通过测定不同采样深度(0~10 m)包气带反硝化强度值,分析了包气带反硝化强度的垂向空间分布特征,并识别了包气带反硝化强度垂向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典型剖面上各包气带土样的反硝化过程NO_3~--N浓度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这3个主要阶段; S6和S8剖面包气带反硝化强度取值分别为0. 002 6~0. 018 5 mg·(kg·d)~(-1)和0. 001 7~0. 023 3 mg·(kg·d)~(-1),总体反硝化强度水平较低;剖面垂向空间的反硝化强度总体呈现"S"型变化趋势; S6和S8剖面包气带反硝化强度的主控因素包括黏粒、硝酸盐、亚硝酸盐,并与以ACE和Shannon指数为代表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反硝化菌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nir K在一定深度范围内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05.
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机械环境试验分技术委员会(简称环标委机械分会)自2005年海南会议以来已一年了,这一年来,环标委机械分会在国家标准委、环标委和秘书处挂靠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的支持下,在各委员及委员单位的配合下,有计划地开展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6.
为迎接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产业大会的召开,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7]826号文《关于开展环保产业发展情况调查统计的通知》精神,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环境保护产业情况调查。经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对各省市调查统计数据汇总,于1998年12月上报总局,并在全国环保系统环保产业工作会议上公布。此次调查时间自1997年12月至1998年6月,调查基准年为1997年。调查范围包括除西藏、宁夏、海南外的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从事环保产品生产、三废综合利用、环保技术开发与服务、自然生态保护和低公害产品生产的企事业单位。调查结果表…  相似文献   
107.
惠州市大亚湾华德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德公司)是中石化冠德控股有限公司(香港)全资子公司,隶属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承担着广州石化全部原油供应任务,并与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合作开展燃料油保税业务,是珠三角极具规模的原油运输、中转和储存基地,在粵港澳大湾区能源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针对公路工程施工路线长,地质条件复杂,分部分项工程众多,工人流动性高的特点,分析了公路工程建设过程面临的粉尘、有毒有害物质、噪声、振动和高温五大危害,探讨了其预防和控制措施,基于德上高速职业健康管理实际,提出了业主引导,施工承包商负责,强化高职业危害的重大分项工程和接触人员专项职业健康管理,夯实对工人职员的职业危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个体防护基础工作,推动职业健康管理与工程建设环境管理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9.
太原市冬季灰霾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太原市灰霾发生期间大气PM2.5质量浓度和化学成分变化规律.采样时间为2011年12月27日16:00~2012年1月3日04:00,使用TH-150C中流量大气PM2.5采样器(采样膜为直径90mm的石英纤维滤膜)在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5层楼顶每隔4h采样一次,得到灰霾样品34个,非灰霾样品5个.采样期间对大气PM2.5质量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灰霾期间(初起、进展、鼎盛、减弱4个阶段)大气PM2.5平均浓度达(692±272)μg/m3,是非灰霾期间(即灰霾消失阶段) (54±12)μg/m3的12.8倍;在灰霾发生期间,大气PM2.5中Hg、Pb、As等重金属污染物、OC以及水溶性无机离子SO42-、NO3-、NH4+、K+、Cl-、F-浓度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即在灰霾初起、进展阶段不断增加,在灰霾鼎盛期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着灰霾的减弱和消失而不断下降,最终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与燃煤关系不大的Zn元素、Ca2+、Mg2+等在灰霾各个时期浓度变化较小.以上结果说明冬季灰霾天气使太原市大气PM2.5浓度显著上升,并增加PM2.5中重金属、有机物和二次气溶胶含量,使其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同时也反映了冬季燃煤和生物质燃烧对太原市大气PM2.5的化学组成影响大于交通源和土壤扬尘.  相似文献   
110.
本文论述室内气体及化学性环境污染的危害、特征、联合作用及表现,并指出防治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