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16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李春兰 《环保科技》2005,11(3):46-48
利用4-氨基安替比林加三氯甲烷萃取法测定水样中的挥发酚,其空白值很高且极不稳定。文章报道利用三氯甲烷处理4-氨基安替比林后测定样品,不但降低了萃取现象带来的高空白值,还提高了萃取效率。  相似文献   
102.
实验室试验,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气洗涤废水渗入率15%以下,活性污泥法处理煤气洗涤-焦化混合废水是完全可行的。煤气洗涤废水渗入焦化废水后,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无毒害作用,对生化处理运行影响不大,对挥发酚、氰、固酚、COD、BOD_5等都有较好地去除效果。对冷、热循环系统水量各为180m~3/h左右的烟煤冷煤气站,煤气洗涤废水掺入量10~20m~3/h,循环水质能满足煤气站生产工艺要求,煤气洗涤废水可不直接外排。  相似文献   
103.
基于遥感的长江经济带邻近海域滩涂生态承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已列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滩涂作为长江经济带邻近海域的优势资源,其生态承载力评价是海洋生态承载力整体评估中重要的一部分。采用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构建基于遥感的滩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滩涂面积保有率和典型生境植被覆盖度变化率来反映滩涂生态系统变化状况,进而综合分析滩涂生态承载力。结果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邻近海域滩涂生态承载力分为超载、临界超载和可载3个类型区,占比分别为44%、28%和28%,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承载能力超载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揭示了长江经济带生态承载力评价现状,为进一步研究长江经济带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4.
京津冀地区散烧煤与电采暖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钢  王春兰  许诚  白璞 《环境科学研究》2016,29(12):1735-1742
散烧煤供暖是一种污染物排放量大、一次能源利用效率低的供暖方式,亟需寻找一种新的供暖方式替代散烧煤供暖.在对比评估散烧煤与电煤各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基础上,提出直接电采暖和低温空气源热泵两种替代散烧煤供暖方案,以缓解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并对改造前后的污染物排放量和技术经济性进行分析;从区域污染物综合减排的战略角度提出对京津冀地区原散烧煤采暖用户进行低温空气源热泵供暖改造和燃煤电厂执行“超净排放”改造两种方案,并对两种方案的污染物减排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单位散烧煤的污染物排放量远高于电煤,其中散烧煤的SO2、NOx、烟尘和综合PM2.5排放因子分别为17.12、2.80、6.37和9.80 g/kg,电煤的SO2、NOx、烟尘和综合PM2.5排放因子分别为0.43、0.85、0.17和0.47 g/kg,散烧煤对综合PM2.5的贡献是电煤的20.9倍;直接电采暖和低温空气源热泵供暖均能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其中直接电采暖可使每户每年采暖期的SO2、NOx、烟尘和综合PM2.5分别减排66.38、7.15、24.79和36.96 kg,而采用低温空气源热泵的减排量分别为67.79、9.97、25.35和38.52 kg,但直接电采暖方式的一次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7%)极低,因此不适合大面积推广;京津冀地区原散烧煤采暖用户在进行低温空气源热泵供暖改造后,其SO2、NOx、烟尘和综合PM2.5年减排量分别为24.47×104、3.60×104、9.15×104和13.91×104 t,燃煤电厂执行“超净排放”改造后相应年减排量分别为1.28×104、4.25×104、1.30×104和2.31×104 t,其中低温空气源热泵供暖改造后的综合PM2.5减排量达到燃煤电厂改造的6.0倍,并且年投资也较燃煤电厂改造低约4×108元.研究显示,采用低温空气源热泵供暖在污染物减排量、技术经济性和实施可行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5.
袋式除尘器用过滤单元在设计安装前明确各关键部件的技术要求,可保证袋式除尘器的正常投运,文章阐述了袋式除尘器过滤单元的定义、设计和安装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6.
应用1987年一景Landsat5 TM数据及2005年一景CBERS-02星CCD数据对双台子河口湿地进行了景观格局变化研究.通过对两期图像进行景观类型分类,计算获取了两个时期的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指数,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同时应用转移矩阵模型研究了各类景观的转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1987~2005年间,研究区湿地景观类型变化比较显著,大量天然湿地在人类活动干扰下演变为人工湿地.该区域湿地景观异质程度上升,整体景观类型呈现均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通过研究也表明,中巴资源卫星在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领域中有很好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7.
景观指标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景观格局提供了一种直接度量人类活动导致土地覆盖改变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监测人类活动改变土地覆盖的数量和空间格局,而土地覆盖及其格局变化与海岸带侵蚀、滨海湿地非点源污染和物种多样性变化等生态过程密切相关.本文首先综述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的理化、生物、水文和物理生境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景观指标来评价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并对比分析了景观指标与其它常用评价指标的优劣,提出景观指标也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8.
朝阳凤凰山古土壤序列粒度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朝阳地区古土壤广泛分布,正确的认识该区古土壤的成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该区的古气候变化。本文对辽宁省朝阳市凤凰山古土壤剖面进行系统地粒度分析,并结合剖面形态特征,对该剖面各层次进行成因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凤凰山剖面上部含有砾石,粗粒组分含量较高,且垂向变化均较大,分选性较差,但同时颗粒组成仍以风成沉积的两个主要粒级为主,为经流水作用改造的次生黄土。剖面下部粒度细小而均匀,砂粒含量低,风尘"基本粒组"相对富集,平均含量在60%~70%之间,各粒度指标均与典型的风成古土壤序列的相近,表现出明显的风成沉积特征。在上、下两部分之间,存在较薄的一个过渡层次。颜色上与剖面下部土层相近,但粒度特征与剖面上部土层相近。  相似文献   
109.
伴随着人口、私家车等不断增长,中国大城市家庭出行碳排放在逐年增长,因此,如何降低出行碳排放成为低碳城市建设一项重要议题。本论文利用1 054份上海家庭碳排放的问卷调查结果,结合上海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相关经济社会数据,分析了上海家庭出行的行为模式、家庭碳排放的基本特征、空间模式和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研究发现,上海家庭出行模式呈现居住区位、住房类型和收入水平等差异。上海家庭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呈现倒"U"型曲线,即从市中心向外,呈现由低到高再低的格局。上海家庭出行碳排放呈现出类似出行模式的倒"U"型曲线,中心城区和远郊区为低碳区,高碳区呈环状分布于近郊区。家庭出行碳排放呈现高值聚集现象。家庭出行碳排放冷点区域十分显著,呈环状出现在中环线附近;热点区域主要位于浦东新区,同时嘉定安亭片区出现几个零散的热点。从计量模型中可知,上海市家庭出行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是否有汽车和住房的形式。调查显示,等车时间过长、换乘不方便、速度太慢、拥挤、价格不合理和车站距离太远是不少居民不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原因。当前,上海居住开始郊区化,但就业、医疗、教育等资源仍然集中于中心城区,造成了资源配置与居住空间的不匹配,形成了高的出行时间和距离以及出行的高碳排放。未来上海市应重点疏解核心、边缘城区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在新城高标准配置优质公共资源,形成多中心、多节点的空间模式;应鼓励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快速轨道交通等低碳交通体系;在完善市内轨道交通的同时,应加大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向郊区延伸;应加强地铁站点与公共汽车的顺畅换乘,等等。  相似文献   
110.
攀枝花市矿产资源丰富,矿山的开采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论文应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对攀枝花市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信息进行提取,对该区域2000~2010年10年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得到该区域因矿山开采造成其他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类型面积变化信息以及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