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293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91.
曹志平  钟晓东 《环境保护》1996,(12):42-43,20
空气污染所带来的主要健康问题是呼吸道疾病和铅中毒,所以从保护健康的角度出发,空气监测的重点是在空气悬浮颗粒物水平和铅污染两个方面,本文就两方面,对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环境监测系统,联合国环境署,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等国际机构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工作及今后的计划作了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2.
长江中游防洪减灾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严重地区之一,根据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两个问题,一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使区内社会经济发展与洪涝灾害相协调,这属于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防洪减灾系统能否持久地发挥作用,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即防洪减灾系统可持续性评价问题,首先讨论了防洪减灾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涵义,提出了可持续性评价的5个准则,即功能持久性,风险最低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承受性及社会可接受性,其次,以长江中游平原分蓄洪工程为例,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选择有效蓄洪量,蓄洪面积,围堤长度,耕地面积,区内人口,区内安全台面积等为指标,建立了分蓄洪工程可持续性评价模型-均衡规划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3.
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在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比较客观地反映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发展趋势,在灰色预测、后退法回归和多元回归三种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线性及非线性的最优组合预测模型。文章以我国1998~2006年的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基础,通过实例对模型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际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模拟精度达到0.1%,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未来近几年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94.
环境中的PAES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邻苯二甲酸酯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酯对蟾蜍蝌蚪的致突变作用。方法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为污染物对蟾蜍蝌蚪染毒24小时,并观察其细胞核变化。所用蟾蜍蝌蚪处于变态期,对污染物较为敏感。结果邻苯二甲酸酯使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率以及核异常细胞率上升,微核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上升,在浓度为78 ug/ml,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浓度在18.5 ug/ml时试验组突变的细胞核的形态发生显著改变,核异常细胞率与对照组核异常细胞率有显著差异P〈0.05。此时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微核、双核、核内凹、核碎裂、无丝分裂时核分裂不均等核的形态变化。结论邻苯二甲酸酯对蟾蜍蝌蚪具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95.
城市化和全球环境变化与IHD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关注城市化与全球变化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科学计划——城市化与全球环境变化》(UGEC)是IHDP的核心研究计划之一,该核心计划研究包括城市系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全球环境变化影响城市系统的路径和作用点、城市系统与全球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和结果、城市生态系统中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的结果与反馈过程等四大专题的研究。IHDP、UGEC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环境效应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96.
根据粉尘颗粒层表面过滤的"尘滤尘"现象,分析了高梯度磁净化除尘过程,建立了轴向饱和堆集模型,推导出紊流状态下粉尘的分级除尘效率计算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影响除尘效率的一些因素,对其进行试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7.
从影响规划的主要驱动因子出发,将一般用于宏观长远研究的情景分析应用于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各驱动因子的发展情景构造情景矩阵,得出若干未来发展的情景方案。并以南通市主城区支路系统规划为例,构造并分别评价了4种情景,筛选出了最佳情景,结果显示中方案最适合未来南通市崇川区支路发展。  相似文献   
198.
赵艳  孙翔  朱晓东 《环境保护科学》2011,37(4):41-43,65
运用DEA方法中SBM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1~2007年间环境效率及其变化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各地级市间环境效率差异明显,苏州、无锡、常州、盐城和宿迁5市处于前沿面上,其他市均是DEA非有效或弱有效.Mahnquist指数计算显示各地级市在研究期内变化率不大,但扬州市近年来环境效率持续降低.综合经济产出...  相似文献   
199.
选取了南京市4个典型的功能区,根据实地观测与文献资料分析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各个区域景观照明的亮度、美观程度、存在的不利影响和突出问题等.并计算出南京市民对4个区域景观照明的亮度满意度、美观满意度和综合满意度得分,结合区域的功能和特点对其各项得分进行解析.最后针对实地踏看和数据分析所发现的区域景观照明在能源分...  相似文献   
200.
运用生命周期思想剖析了苏南地区多种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结构因子及效益组成要素,构建了包括环境效益、技术性能、经济性能3个准则在内的以13项指标组成的效益评价体系。将其应用于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科技专项具体工程评价。结果表明,6种工艺中蚯蚓生物滤池综合效益得分最高,其次依次是氧化沟、生物接触氧化、SBR、AO2、MBR。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组合工艺法和限制因素法2种改进方案,分析结果显示,蚯蚓生物滤池同样具有较大的改良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