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随着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的禁用,近年来在防污涂料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防污损添加剂是低释放率的铜化合物和有机杀虫剂.其中,lrgarol 1051在环境中最容易被检测到,也是半衰期较长的有机杀虫剂.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全球范围内都有较高浓度的报导,主要分布在船只密集的港口、码头和渔港,并且在夏季开始前浓度较高.Irgarol 1051主要溶于水中,沉积物中的含量很少;且降解缓慢,难以被生物降解,半衰期一般在100d以上.光降解是它主要的降解途径,降解产物主要是M1.它会对一些非目标的海洋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尤其是海水和淡水中的藻类.因其作用机理是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所以对动物的毒性较低.但是Irgarol 1051和Cu2+的生物毒性存在协同效应.有关irgarol 1051的毒性研究并不全面,并且我国目前未有监测数据,需要重点加强监测该污染物及其产物在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2.
基于大密度表层土壤样测试数据,研究了重庆市永川区各地层单元的土壤元素分布以及不同土壤酸碱度下土壤元素富集特性。结果表明:元素富集水平及富集元素数量随着地层年代的由老到新呈减小的趋势。随pH值的升高,Ca、Mg、Li、F、Ni、Th、V等元素含量逐渐升高,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O.01);而Si、Zr含量则随pH的升高...  相似文献   
193.
广玉兰叶片浸提液中抑铜绿微囊藻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昆明  缪莉  李楠  周晓见  靳翠丽  封克 《环境化学》2011,30(7):1253-1258
针对水华的主要物种——铜绿微囊藻,测定近30种常用绿化植物的浸取液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对其中表现最优的广玉兰样品进行了抑制效果的进一步测定.结果显示,广玉兰叶片浸取物在浓度8.gL-1的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果最高可达97.4%.在活性测试的基础上利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GC-MS等方法,结合抑藻实验对广...  相似文献   
194.
在处于衰减停滞期的氯代烃污染场地,进行了液相纳米零价铁(nZVI)的现场制备,并针对目标含水层完成了nZVI的2次原位注入.监测结果表明,nZVI的原位注入可有效削减高浓度的氯乙烯(VC)且减缓其向下游的迁移.在第2次注入nZVI后期,在距注入井lm的上游和下游监测井中,氯代乙烯整体呈现降低的趋势;而上游监测井中的氯代乙烷则发生显著反弹;在距注入井2m的下游监测井中,各氯代烃均发生持续降解.总铁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原位注入过程促使部分nZVI短期内向上游发生了定向迁移,导致注入初期上游监测井中氯代烃的削减程度高于下游监测井.乙烯浓度的大幅升高(由1490μg·L-1增加至4110μg·L-1)印证了距注入井2 m的下游监测井中脱氯反应最为显著且彻底,可推测下游适量nZVI的引入有效刺激了含水层优势微生物的协同降解.nZVI原位注入可作为以VC污染为主的衰减停滞期地下水修复的有效手段.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场地大规模治理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5.
土壤真菌群落对五台山亚高山草甸退化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草地退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生态问题.尽管土壤微生物作为草地退化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在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提高土壤生产力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目前对草地退化引起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和植物群落的关系知之甚少.本文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五台山亚高山草甸4个不同退化阶段[未退化(ND)、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和重度退化(HD)]土壤真菌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是亚高山草甸土壤真菌的优势门. LEfSe分析显示不同退化程度草甸富集了不同的生物标志物,MD和HD富集了更多的病原真菌.与ND相比,HD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和香农指数显著降低(P<0.05).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和相似性分析(ANOSIM)结果表明,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在退化梯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冗余分析(RDA)发现土壤含水量、总氮、植物丰富度和铵态氮是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植物与真菌群落之间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具有强耦合性.本研究结果为研究亚高山草甸不同退化阶段下土壤真...  相似文献   
196.
为探究氯代脂肪烃(CAHs)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的长效性及环境的长期响应,选择华北某废弃化工厂污染区,开展了生物刺激、零价铁(ZVI)-生物刺激耦合中试对照试验,系统对比了2种修复模式下CAHs的降解效率及地下水生物化学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修复后长达4~5a内总CAHs含量均降至50 μg/L以下,耦合修复策略提高了CAHs的整体降解效率且未出现浓度反弹,同时可更快速地改善地下环境,为潜在降解菌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两种修复方式对地下水细菌多样性的长期影响基本一致,均有利于向脱硫菌门Desulfobacter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演化.最终生物刺激区总细菌数量高于耦合修复区约1个数量级,但后者地下水中的脱卤球菌属Dehalococcoidia数量(2.1~35)×103copies/mL反而高于前者(8.3~9.1)×103copies/mL,这更有利于CAHs的彻底脱氯.  相似文献   
197.
华北油田罐底油泥清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华北油田罐底油泥的处理药剂,通过机理研究,反复筛选药剂,找到合适的复配比例,进行氧化清洗处理.结果表明:在60℃下,YHJ-2(1%)与XNJ-4 (0.15%)对油泥的处理效果较好,达到明显的三相分离,洗出油组分稳定,水层清澈,泥量丰厚,泥层含油量0.25%,清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