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分析了空分装置可能发生设备爆炸的部位及形成爆炸的原因,指出碳氢化合物(尤其是乙炔)的积聚是导致空分装置爆炸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防止空分装置爆炸的安全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2.
苏州河底泥3种内分泌干扰物的空间分布及环境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苏州河及其支流底泥中3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NP)、辛基酚(4-t-OP)和双酚A(BPA)的含量进行检测和调查,结果表明,这3种物质在河流底泥中的浓度变幅分别为<1.0~5 800、<0.10~39和0.90~180μg.kg-1,空间分异显著.总体上看,底泥污染物浓度与河流周边人为活动密集程度有关:在苏州河上海市区段底泥的含量显著地高于上海远郊和江苏省内河段底泥含量;苏州河支流底泥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苏州河干流底泥含量.苏州河及其支流底泥中这3种内分泌干扰物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其有相似的物源.以含量较高的壬基酚为例,进行底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除苏州河江苏省内吴家港桥段外,其它河段均存在潜在的生态毒害风险,需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3.
为了研究环境激素4-t-OP(对叔辛基酚)的生物降解,从扬州市汤汪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中筛选得到1株能以4-t-OP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的降解菌株,标示为TW30,16S rRNA测试其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通过摇瓶试验测试其降解活性.结果表明:在40℃、初始pH为6.0、ρ(4-t-OP)为5 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5 d后降解率可达99.03%;降解过程满足一级反应模型,降解速率常数(k)为0.875 d-1,半衰期(t1/2)为0.8 d.这说明TW30是一株高效的4-t-OP降解菌.此外,培养温度的升高和额外Ca2+、Mn2+的加入可以提高TW30降解4-t-OP的效率,而在5~25 mg/L范围内提高初始ρ(4-t-OP)以及额外加入磷酸盐、NH4+、Mg2+、Fe2+、Na+、Zn2+、Cu2+等无机盐和葡萄糖、CH3COO-等碳源则会降低降解率.   相似文献   
74.
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社会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形成并不仅指单纯的物质循环,而是用生态学原理来调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经济·环境都达成持续的生态平衡。通过论述日本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等相关法律体系,分析了面向循环型经济社会建设的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通过区域性循环社会的实践阐述了从循环型经济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社会转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针对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地块调查评估中存在的采样缺失、成本高及周期长等问题,选择华北地区某挥发性氯代烃污染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行调查方法与基于膜界面探针(MIP)系统快速调查技术联合使用的方式,现场完成场地钻探调查点位4个(土壤样品36个),MIP系统调查点位11个(验证点位4个),以研究MIP验证点位检测电信号值与其...  相似文献   
76.
实验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板片型式及板间距对除雾器除雾效率及压降的影响规律,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除雾器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操作条件对压降和流场影响较小,而板片型式特别是迎风面的几何结构是影响流场与压降的关键因素;随着气速的增大,除雾效率增高,但当气速增到某一临界值(4~5 m/s)后,除雾效率随着气速的增大而迅速减小;除雾器压降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除雾器内存在2个回流区,回流区是产生除雾器临界气速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可为除雾器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7.
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库兹尼茨关系量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刚  杨正见  王延辉 《环境保护》2001,(6):21-22,24
根据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库兹尼茨关系,建立环境质量的库兹尼茨定量化评价模式,确定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并对浙江省某市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78.
在离心脉冲静电除尘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离心脉冲静电除尘器内的浓度场的测试分析,并得出了在一定入口风速、工作电压、入口粉尘浓度下其颗粒浓度场分布规律及实测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79.
强电离放电产生臭氧等离子体过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从强电场 (>30 0Td)放电过程中取得的平均能量大于 8.4eV ;促使氧分子分解、分解电离成高浓度的氧原子、氧原子离子 ,从而产生高浓度 (>2 0 0 g/Nm3 )臭氧 ,实现了用电离放电电场的物理量控制臭氧产生浓度、产生效率及臭氧分解速率 ,并实现臭氧产生装置小型化。极大地拓宽了臭氧在环境工程领域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0.
粉煤灰吸附性能研究是当前环境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但原状粉煤灰的吸附效果不理想。本文报道的用煅烧 -碱溶法制得类沸石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为 112 .6m2 / g、孔隙率为 83 .1% ,分别是改性前的 40 .2 2和 1.67倍。用此类沸石吸附剂来处理浓度为 2 0 0mg/L的模拟含铅废水 ,去除率为 84.87% ,吸附容量为 3 3 .94mg/ g ,分别是改性前的3 1.13和 3 1.42倍 ,处理效果优于市售一级活性炭。并用 0 .1mol/L的HCl溶液和饱和NaCl溶液再生此吸附剂 ,解吸率达到了 98%以上 ,此再生的类沸石吸附剂处理含铅废水的去除率也达到了 83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