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07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探求开放源露天煤尘在自然风力作用下的扩散情况,本研究采用空气动力学的数值计算方法,以离散相拉格朗日随机轨道为计算模型,预测了原煤、大矿、水洗和精煤4类煤种料堆的降尘浓度分布,并采用风洞试验对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动力学模式对风蚀粒子的预报误差在±25%,其中原煤种的预报度最高,误差10%.动力学模式与高斯沉降模式相比,高斯模式对尘源处的降尘浓度预报误差过大,动力学预报模式是基于颗粒群的运动轨迹的行为预报,能准确地描述粗大颗粒的跃移运动状态,对于满足Rosin-Rammler粒径分布的固体粒子降尘浓度的预报良好.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明确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并制备出超低导热系数的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方法 以超细玄武岩纤维针刺毡为增强体,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酸/碱两步法和超临界干燥制备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研究玄武岩纤维质量配比、玄武岩纤维针刺毡针刺密度、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名义厚度对玄武岩纤维...  相似文献   
93.
利用2013—2019年银川紫外观测数据,分析了银川紫外辐射变化特征,基于TUV模式,结合云光学厚度、云顶高度、气溶胶光学厚度、单次散射反照比、波长指数、臭氧柱浓度和NO2柱浓度等遥感资料,研究了TUV模式在银川紫外辐射模拟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银川多年年平均紫外辐照度为8.7 W·m-2,7月最高为17.7 W·m-2,1月最低为3.1 W·m-2,13:00前后达到日最大值;不同参数输入方案下TUV对银川紫外辐照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把握能力均较好,但平均值和标准差都普遍存在高估现象,2—5月TUV模拟效果最差,1月和6—10月模拟效果较好,11和12月模拟效果最好;模拟层数的增加不能有效提高模拟精度,改善TUV模拟效果;TUV模式模拟误差随着云光学厚度、相对湿度的减小及臭氧柱浓度、云顶高度的增加而增大;TUV对日照时数小于10 h时的紫外辐照度的模拟效果较日照时数大于10 h时好;PM10浓度为0~50 μg·m-3时TUV模拟均方根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94.
催化氧化复合生物技术处理油气田压裂返排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难度大的问题,以四川某气田井组压裂返排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水质特征和治理技术现状的分析,提出催化氧化复合生物处理工艺并进行了现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于压裂返排液COD去除效果明显,最终出水COD浓度均降至100mg/L以下,COD去除率达到98%以上;G-BAF生化系统进水盐度在0.5%~5%时,系统适应性非常好,有机物去除率达93%以上;当盐度提高到8%时,有机物去除率仍能保持在84%左右,G-BAF生化系统适合高盐度压裂返排液的处理;压裂返排液出水主要污染指标COD浓度、氨氮浓度、SS浓度、pH值均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出水可用于油田及污水处理站设备清洁、钻井岩屑清洗等,实现废水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5.
好氧与厌氧氨氧化复合颗粒污泥完全自营养脱氮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间歇实验,考察了初始NH+4-N浓度、DO浓度和pH对颗粒污泥完全自营养脱氮的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完全自营养脱氮系统中,当DO为0.6~0.8 mg/L,pH控制在7.5~7.8时,好氧氨氧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NH+4-N浓度(30~150 mg/L)的增加而增加,较高的氨氮浓度能提高自营养脱氮反应速率。较高的DO有利于提高亚硝酸盐氧化速率,但会导致亚硝酸盐的积累;DO浓度过低时,好氧氨氧化过程受到抑制。NH+4浓度为36 mg/L,DO控制在0.6~0.8 mg/L的条件下,当pH值为7.8时,完全自营养脱氮的效果最佳,总氮去除速率达最大值为23.976 mg/(g MLSS·d)。  相似文献   
96.
97.
98.
我国西北新疆境内某些地区是陆地上罕见的大风区。狂风之日,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毁屋倒墙,拔苗折树,翻车埋渠,往往造成人畜伤亡,交通中断,水渠堵塞,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所以,调查研究这些地区风的分布,风力的大小及其危害,提出防治措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但是由于气象台站稀缺,不能直接用气象站的记录分析说明这些地区风力的大小。因此,必须利用一些间接资料给以说明。而砾浪便是鉴别这些地区风力大小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9.
膜电除尘器-静电除尘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电除尘器是将炭纤维或硅纤维编织膜作为集尘极的新式电除尘器,它克服了传统电除尘器存在的一些缺点,进一步提高了除尘效率,降低了电除尘器的造价,同时能去除粉尘中的酸性盐.介绍了膜电除尘器的结构、特点及除尘性能,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0.
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中的监督监测黄玉凯(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州350003)理论和实践证明,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是严格控制新污染的重要措施,是强化环境管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监督和检验实施的效果。在以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