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基于IPAT模型的苏州市环境压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州市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重,实现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形势严峻.在分析苏州市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IPAT模型就多种经济、环境发展情景下,定量分析苏州市2010年的环境压力.结果表明:在GDP年增长率分别为15.4%和12.0%的情景下,单位GDP的环境负荷年下降率分别为18.0%和15.0%时,污染物排放量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削减目标,但资源效率分别需要提高1.2和1.0倍,实现削减目标的压力很大;应采取提高环境效率、控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速重点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以缓解苏州市的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北京、保定、太原、晋城等城市的农村地区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获取农村居民的清洁取暖支付意愿情况,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居民清洁取暖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80%以上的受访者对清洁取暖补贴政策有所了解,但有32.8%的受访者对现行补贴标准表示不满,受访者清洁取暖支付意愿平均为292...  相似文献   
63.
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对于全球气候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对碳中和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与SSCI网络数据库进行检索,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91—2021年碳中和研究相关论文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结果表明:1991—2021年碳中和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发文量排名前3的期刊分别是Sustainabilit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和Applied Energy;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资助该领域459篇研究论文,远高于其他国家的相关机构;研究的中坚力量集中在美国和英国,其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分别为51.24、43.21次,远高于中国(16.91次);目前碳中和的相关研究可以概括为碳中和技术与碳中和政策两大方面,而生物质、氢能源、碳捕集和封存等将会成为未来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性技术和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4.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展低碳城市建设,但是由于对"低碳城市"认识的不一致,导致了各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本文根据低碳城市的内涵和特点,识别出19个影响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因素,分别从城市主体水平、发展结构水平和管理水平等角度进行分类说明。通过专家咨询法和建立解释结构模型(ISM),绘制出多级递阶结构图,理顺各因素间的结构关系,阐明了影响因素间内在关联性和层次性。研究结果显示,19个影响因素分为5个层次,其中政府和低碳城市标准位于最高层次,碳排放统计次之,它们是影响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对其余因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建议现阶段在推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根据多级递阶结构图所示,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当务之急,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低碳城市标准》,加快开展城市碳排放统计工作,而政府作为城市主体之一,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政策供给者,应充分发挥其领导力,使低碳城市建设走上系统化、制度化轨道。  相似文献   
65.
梳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能源转型路径,总结其能源发展经验,以期为其他资源型城市能源结构调整及能源转型提供方法借鉴和参考.以太原市为例,通过相关数据及资料剖析,发现太原市能源呈现供应结构单一、工业发展长期依赖煤炭、清洁用煤程度较低、可再生能源发展力度不足等特点及问题.基于我国国情及能源发展指导思想,结合能源转型经验,提出太原...  相似文献   
66.
高新技术污染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高新技术污染的基本特征,并以电子工业为例,从产品层次、企业层次、区域层次和社会层次等不同空间尺度来阐述高新技术污染的特点,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层次构筑防治高新技术污染的立体化环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67.
我国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以燃煤火电为代表的煤炭消费相关产业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大气污染源,并已成为制约燃煤火电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用RAMS(区域大气模式系统)-CMAQ(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系统)模拟和评估全国燃煤火电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并分析了近地面风场对燃煤火电布局的影响;基于煤炭消费总量增长趋势与控制目标,预测燃煤火电的发展规模,提出全国燃煤火电分区布局策略. 结果表明:燃煤电厂对我国东部地区NOx、SO2、PM2.5以及PM10排放通量的贡献较大,但燃煤电厂对ρ(SO2)、ρ(O3)、ρ(PM2.5)和ρ(PM10)年均值的贡献率较小,基本维持在10%以下,仅对ρ(NOx)年均值贡献达到了10%~20%;考虑到盛行风向对污染物传输的影响,需谨慎在京津冀西北方向、长三角周边以及珠三角以北方向的较近区域新建燃煤电厂或大型燃煤火电基地;按照既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42×108 t)估算,2020年新增燃煤电厂容量可以满足电力消费需求增量的70%,“十三五”期间仍需要进一步开发其他替代能源,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对煤电发展的影响逐渐减弱;中东部地区可增加燃煤火电装机容量较小,华北平原、长三角、珠三角和四川盆地等地区应禁止新建煤电机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北部等西部地区将是未来燃煤火电发展空间最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68.
曹宝  王秀波  薛婕  罗宏 《环境工程》2016,34(2):138-142
提出了区域潜在重大水环境风险源的识别方法,依据污染源所属行业性质、企业规模、污染危害程度、距离长江干流(或支流)的远近等判别因子,建立了区域潜在水环境风险源分级评价方法及其判别矩阵,对三峡库区的潜在水环境风险源进行了分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Ⅰ级、Ⅱ级、Ⅲ级重大潜在风险源分别有30家、60家和98家,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支流城区江段,空间分布不均衡,其中I级重大潜在水环境污染风险源主要分布于重庆的渝北区、长寿区和涪陵区。  相似文献   
69.
南海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规划,以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园区的景观生态规划、工业生态系统规划和生态管理规划等措施,达到构建可持续性工业园区、发展生态工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70.
生态环境对SARS流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态环境对SARS流行的影响,包括生态破坏的可能影响、滥捕野生动物的影响、环境污染的影响、人类活动全球化的影响、城市环境的影响等。提出的对策及措施包括:禁止生态破坏及滥捕野生动物,加强对有关污染物的处理处置,注重饮用水及食品的环境安全问题,降低或避免消毒过程中的次生污染,对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实行分类管理,对救治医院进行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