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8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7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文在对汕头港湾附近水域的潮流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并获得了潮流和余流场分布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特定排放源的数值模拟,研究了该水域污染扩散条件及输运规律。  相似文献   
32.
氨氮的污染是影响珠江广州河段水体中溶解氧低、水质差的主要原因^[1]。通过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转化的实验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氨氮是水体中关键的污染物,它是水体中主要的耗氧污染物。要降低氨氮对河水的污染,必须减少氨氮的人河负荷量。在污水处理中要注意保证充分的溶解氧,溶解氧越多硝化反应的速度就越快,处理后排放的尾水中氨氮的含量就越低。该三氮转化的研究实验结果可为城市污水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以吹脱法为基础,利用投加高效复合脱氮剂对自配的浓度约4 800 mg/L的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对pH、温度、气液比以及脱氮剂投加量等单因素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H、温度、气液比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显著,投加脱氮剂能够提高氨氮去除效率,但投加量变化对氨氮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吹脱条件为pH=10.5,温度45℃,气液比1 440,脱氮剂投加量1 000 mg/L条件下,吹脱2 h,氨氮去除率即可大于99%。  相似文献   
34.
三峡地区农业经济监测原理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经济系统抟动监测原理,认为受扰动X作用的系统S的特征指标(监测指标)O的变化量△O分为由系统S自身发展引起的变化量△O和由扰动X的作用引起的变化量△Ox,即△O=△O+△Ox,监测的目的是考察由扰动X引起的指标O的变化量△Ox,提出了建立经济系统监测指标体系。针对5项原则和三峡地区农业经济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系统特点和扰动特性,提出8种监测方法。以对三峡库区秭归县水田坝乡眩坝区域柑桔产业开发对  相似文献   
35.
机床上的照明线路,如果接线、使用或维修不妥当,往往会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为了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笔者结合实践中遇到的几个典型事故进行分析探讨。 一例:一台正在运行中的机床突然灯灭,配电箱中冒出一股焦臭的浓烟。停电后打开配电箱检查,BZ-50型、380/36V照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绝缘烧毁,其他均正常。其原因是,螺口灯泡的锡头因长期接触不良而发热脱焊,造成灯头两极短路。检查发现,变压器中一次回路装有熔断器,而二次回路却没有装。短路保护效能不高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照明线路如图1所示)。 二幻 莱日,一位车工师傅站在木踏板上操作,徒…  相似文献   
36.
1 民事责任公民、法人因污染或破坏环境而侵害社会公共财产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造成财产损失是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侵害人身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是指因污染或破坏环境致使他人人身受伤害或死亡而造成的财产上的损失.财产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指受害人因受环境污染或破坏而导致现有财产减少或丧失,间接损失指受害人在正常情况下应当得到但因受环境污染或破坏而未能得到的那部分收入.1.1 无过错责任原则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一般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行为的违法性、损害结果、违法行为与  相似文献   
37.
2005年9月4日21时30分许,京福高速公路(闽)A道(即三明往福州方向)215KM+250KM处,发生一起小轿车与大货车追尾相撞,造成小轿车起火燃烧、车上3名人员死亡的特大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大货车驶离现场。这起事故是三明高速公路开通以来的第一起特大交通事  相似文献   
38.
eDNA监测技术有助于提高水生生物种类组成监测和种群健康监测的效率,而eDNA监测的空间分辨率未量化阻碍了常态化系统化eDNA监测的实施。为了量化eDNA监测的空间分辨率,探索建立了一个基于流域生物信息流分析框架和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概率化表述的量化方法,并在长江中游开展了案例研究。2020年6月(平水期)在长江中游设置30个采样断面,断面间隔在30 km左右,开展eDNA采样,进行高通量测序(原核生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真核生物用线粒体COI基因扩增子测序),根据流域生物信息流分析框架计算eDNA所能监测到的生物信息输移的量化特征,确定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系列)值及其可信度、覆盖度。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平水期,eDNA监测原核生物达到90%以上覆盖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27 km(可信度为84.18%),监测真核生物达到90%以上覆盖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6 km(可信度为41.38%),达到80%以上覆盖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13 km(可信度为50.64%);监测原核生物达到90%以上可信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58 km(覆盖度为82.30%),监测真核生物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9.
为合理选择应急物流配送中心地址,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基于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数据,通过ArcGIS平台形成Voronoi图,可视化表达地震应急准备分区方案并进行应急物流中心预选址;在考虑需求权重情况下,构建应急物流配送中心优化选址模型,通过LINGO软件编程求解得出基于震灾应急准备分区的应急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案,并以A市为例,通过与传统行政区划建设方案进行对比,验证本文选址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选址优化模型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使服务里程总量减少31.39%,单位服务量提高30.61%,验证选址方案的配送效率与公平性。  相似文献   
40.
予馨 《环境》2013,(4):41
为切实改变我国过度使用能源现状,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还人民一个美丽蓝天,2013年1月30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会议提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立足于转方式、调结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