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138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319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以彭州市龙门山镇为例,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从知识、态度和行为三个角度对灾后公众环境意识状况进行研究。当地居民环境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对环境问题关注度较高,环境态度较好;环境行为差异较大。职业、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对环境意识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知识方面而对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影响不大。旅游业受地震破坏严重,灾后物资紧缺,环境教育应结合实际,针对学生、村民、公务员等不同人群分别采取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2.
采用膜电解法对废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电镀件进行退镀处理。以退镀废液作为阴极液和阳极液,在阳极室退镀ABS电镀件,在阴极室电解退镀废液,进行铜镍分离,回收铜粉和NiCl2。实验结果表明:在阴极电流密度为500 A/m2、初始铜离子质量浓度为24.00 g/L的条件下电解160 min,阴极铜回收率可达97.65%,电流效率达86.60%,得到的铜粉纯度为97%~99%,处理1 L退镀废液可回收铜粉20.0 g,2 mol/L盐酸0.87 L,NiCl2晶体43.8 g;在阳极电流密度为500 A/m2、液固比为6的条件下电解60 min, ABS电镀件的退镀率为77.22%。  相似文献   
133.
采用含有二乙二醇(DEG)和乙醇胺(ETA)的双组分解交联剂降解废旧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PU硬泡),并利用降解得到的低聚物多元醇与木质素复合制备出性能增强的再生PU硬泡。通过对制备的再生PU硬泡的红外光谱、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热稳定性、导热系数、热重曲线等进行分析测试,考察m(DEG)∶m(ETA)对再生PU硬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DEG)∶m(ETA)=1∶3时废旧PU硬泡的降解效果最好;木质素加入量为2.0%(w)时再生PU硬泡的密度低、抗压强度高、保温性能良好,达到国家标准《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T 21558—2008)的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4.
乡村生活空间网络是一定地域乡村居民依托社区节点,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彼此联系而形成的社会空间系统,探究其空间结构与优化策略对认识乡村生活空间内涵、重塑乡村日常生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以江汉平原典型乡建片区培育的9个节点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乡村生活空间网络三元系统,构建社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运用改进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描述网络结构总体与节点特征,提出乡村生活空间网络优化策略。研究表明:区域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结构处于发育阶段,网络兼具整体松散与局部集聚特征,社区间联系正在加强;乡村生活空间网络节点质量有待提升,网络呈现层次清晰的3级节点体系,核心节点虽具有无法替代的网络地位但本身质量不高,次级节点的结构具有相似性需要择优培育,边缘节点需要丰富网络内外联系;基于此,必须构建“1心、8点、1轴、3区”的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结构。为评估并识别区域网络节点特征,预测并构建区域网络化发展体系提供了新思路,为平原农区的乡建片区提供了网络化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5.
分析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WFGD)中2台增压风机并联运行的入口压力控制问题,讨论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前馈--反馈加偏置的脱硫系统入口压力自动控制方案,并以某600MW超临界机组双增压风机脱硫系统的入口压力控制为例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36.
西南涌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南涌流域近年来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为了解受重金属污染状况,对该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水平与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西南涌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与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西南涌流域底泥已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Cu、Zn、Pb、Cd、Cr的污染,与珠三角土壤背景值相比,西南涌流域底泥重金属Cu、Zn、Pb、Cd、Cr分别超标11.38、3.32、1.81、19.45、3.20倍;底泥中的Cu、Zn、Cr、Cd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615~0.964)。通过地累积指数法评价表明,西南涌流域底泥中的Cd为偏重污染,Cu、Zn为偏中度污染,Pb为轻度污染,Cr为无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西南涌流域底泥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总体属中等,主要是由Cd的含量过高引起。  相似文献   
137.
一种室外声屏障过渡区域绕射衰减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声屏障声影区与声亮区过渡区域的绕射衰减室外测量方法。方法采用5ms的正弦波作为测试信号,利用声波到达时间的差异有效地排除地面反射和有限长声屏障两侧绕射的影响,并通过背景噪声频谱分析选取测试声以及对接受信号FIR滤波以最大限度降低背景噪声的影响,同时考虑了气象条件变化导致的大气衰减修正。为进一步验证方法有效性,选取直立声屏障作为试验案例。结果表明,与室内全消声室试验结果、几何绕射理论结果接近,试验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8.
用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取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7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取水处理用的絮凝剂合成工艺,通过对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卤代及胺化处理,合成了具有良好絮凝性能的絮凝剂产品,并以产品对数种废水进行了絮凝净化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9.
采用Co2+活化过氧单磺酸盐(PMS)降解水体中三氯生(TCS),优化了PMS浓度 、溶液初始pH和Co2+浓度等降解条件,并对TCS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7,PMS和Co2+摩尔浓度分别为1.00 mmol/L和10.0μmol/L的优化条件下,TCS(34.5μmol/L)在30 min内去...  相似文献   
140.
沙尘不同的垂直分布对大气的加热作用不同,通过卫星观测结合数值模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沙尘辐射加热作用,有利于理解沙尘对该地区大气热结构的影响机制.因此,本研究利用CALIPSO气溶胶产品和SBDART模式,分析了2007—2020年塔克拉玛干沙漠和青藏高原沙尘气溶胶及其短波加热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DAOD,532 nm)分别为0.300~0.350和0.086~0.108,平均值分别为0.328和0.097.塔克拉玛干沙漠季节平均DAOD的最大、最小值分别出现在春季和冬季,而青藏高原的最大、最小值分别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塔克拉玛干沙漠和青藏高原的沙尘消光系数(σD)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春季和夏季.2007—2020年,两地的σD在春季均呈增加趋势,而在秋季则呈减小趋势.春季和夏季的短波沙尘加热率(SW DHR)均大于其它两个季节,其中春季最大,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空冬季最弱,青藏高原上空秋季最弱.春夏季,青藏高原北坡存在较强沙尘加热层,其顶部高于5 km,其强度及高值区从春季到冬季逐渐减小.从年变化来看,春季短波加热率呈加强趋势,秋季呈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