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3篇 |
免费 | 46篇 |
国内免费 | 6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8篇 |
废物处理 | 19篇 |
环保管理 | 77篇 |
综合类 | 316篇 |
基础理论 | 42篇 |
污染及防治 | 44篇 |
评价与监测 | 24篇 |
社会与环境 | 14篇 |
灾害及防治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气化法处理氯苯生产残液氯苯是大吨位的产品,在其生产中,氯化和蒸馏时有多氯苯和炭黑等生成,因而在分馏过程的后期,由塔底排出0.5%-1%的残液。该残液是粘稠的液固混合物,固体中含有炭黑及氧化铁,液体物是以二氯苯为主的混合液。残液主要成份见表1。苯的氯化... 相似文献
82.
83.
冬小麦条锈病害与常规胁迫的定量化识别研究——高光谱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工田间诱发条锈病与常规的水胁迫及肥水协同胁迫的处理,分析获取的地物光谱数据及提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光化学植被指数(PRI),定性地研究了条锈病害胁迫与常规胁迫条件下冬小麦冠层光谱特征的差异和规律,并进一步利用高光谱对冬小麦条锈病与常规胁迫进行了定量化的识别研究。选用NDVI和PRI建立二维空间坐标,形成病害胁迫、常规的水胁迫及肥水协同胁迫植被指数的空间分布散点图,结果表明NDVI值大于4.324×PRI 0.976的区域即为条锈病胁迫发生区域。经验证,上述定量化表达的分类识别精度达到了70%以上。 相似文献
84.
突发性藻类污染常常伴随着藻类的肆意滋生,从而严重影响着水厂的正常运行,更加威胁着居民用水的水质安全。采用弹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含藻原水,分析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气水比和藻类浓度条件下反应器对藻类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HRT为1.0 h,最佳气水比为1.2:1;采用最佳工艺条件处理叶绿素a(Chl-a)为70 mg/m3的高藻原水时,Chl-a、CODM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5.48%、47.81%和70.54%,且CODMn和NH4+-N的出水浓度能够达到东深供水工程处理目标。说明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原水中藻类能够被有效地控制和去除,出水水质稳定,工艺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85.
性格直爽的张明宽,在驻厦某司训大队三连担任连长。他自穿上军装的那一天起,就与军车打交道,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驰骋大江南北,始终保障安全行车,行车安全。当我们问及他的驾车经验时,他指着墙上一幅“十分把握七分开,留有三分防意外”的文字说,这就是我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86.
简要介绍了中国的能源供求现状,指出中国能源的两大特征:①煤炭消费为主;②人均消费低、能源利用率低。笔者强调,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增大,已成为能源输入国;提出逐步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替代,构建优质化、多元化的能源结构的策略;着重从5个方面进行调整———重点解决石油供不应求的能源结构性矛盾、加强煤炭资源的清洁和优质开发利用、发展以利用洁净煤技术为基础的电力工业、提高核电的比例、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确保我国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7.
88.
89.
为弥补现有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的不足,建立了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通过构造一种新的关联函数,解决了因传统的物元可拓模型的关联函数是一个分段函数而存在的不便于计算的缺陷,以及评价指标间的互不相容性问题,拓宽了物元可拓法的应用范围。将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应用于某地下工程围岩的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样本1、2、5属于Ⅱ级(较稳定),样本3、4属于Ⅰ级(稳定)。通过将其评价结果与传统可拓法及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证明该评价方法的正确性。研究表明,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工程地质情况更为吻合,准确度更高,能够反映各因素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