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两种释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闫续  许柯  耿金菊  任洪强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1):1984-1990
应用固定化技术制备了包埋淀粉的聚乙烯醇(PVA)释碳材料和海藻酸钠(SA)释碳材料,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物化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二者的释碳性能以及作为碳源对硝态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VA释碳材料中淀粉混合较好,释碳过程满足二级动力学方程,单位质量材料释放的饱和COD达到99.60mg/(g·L).在温度为18~22℃,pH7.2~8.0,硝态氮浓度为35mg/L的条件下,PVA释碳材料的平均反硝化速率为18.5g/(m3·d),SA释碳材料的平均反硝化速率为15.5g/(m3·d),在稳定运行15d后,出水硝态氮浓度逐渐升高,脱氮效果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42.
上海不同强度干霾期间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美国宇航局(NASA)的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资料,通过分析后向散射系数、体积退偏比和色比等参量揭示了上海地区发生不同强度干霾时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并结合地面气溶胶观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发生干霾时,低层大气(2km以下)污染最严重,气溶胶的后向散射系数主要集中在0.0015~0.0035km-1×sr-1,体积退偏比集中在0~15%,色比集中在0.2~0.8;2~10km高度内,散射系数相对较小,其中2~8km的值主要集中在0.0008~0.0025 km-1×sr-1,8~10km的值则主要集中0.0008~0.0015 km-1×sr-1,气溶胶体积退偏比和色比在2~4km、4~6km、6~8km和8~10km各高度内分别集中在0~20%和0~0.6.在0~10km高度内,相对于轻微干霾和轻度干霾,中度干霾时气溶胶的散射能力和不规则性最强,粒径也最大.  相似文献   
43.
菲对肺泡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多环芳烃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菲体外处理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4 h后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同时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线粒体的融合/分裂状态.研究结果表明:(1)菲使肺泡巨噬细胞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下降、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增加,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2)菲使得AM线粒体融合/分裂出现异常,细胞内巨型线粒体数目增加.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采用普通陶粒、普通陶粒外加静态磁场(50 mT)和磁性陶粒(2.5 mT和5 mT)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和强度的磁场强化下曝气生物滤池的硝化反硝化效果,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系统分析了磁场强化硝化反硝化的微生物学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氨氮浓度增加,磁场强化下曝气生物滤池硝化反硝化效果显著高于普通陶粒曝气生物滤池.当氨氮浓度提高到400 mg·L-1时,磁场强化曝气生物滤池(磁性陶粒和外加静态磁场)的氨氮去除率大于97%,高于普通陶粒曝气生物滤池的氨氮去除率(88%);磁场强度为2.5 mT的磁性陶粒曝气生物滤池的总氮去除率达到67%,显著高于其他3个曝气生物滤池(p<0.05)(分别为55%、54%和55%).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2.5 mT磁场强度的磁性陶粒上生物膜的硝化反硝化酶活性和功能基因丰度大幅提高,硝化反硝化细菌的丰度及多样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5.
关于煤炭开发生态补偿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编者按:我国煤炭资主要分布在晋陕蒙生态脆弱区和华东平原粮食主产区,煤炭开发已经造成而且将会更大规模地造成土地、水、生物等资源的破坏,同时造成大量农民失地、搬迁、安置、就业以及新农村再建等问题.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矿区生态环境面临"旧帐未还、新帐剧增"的问题十分突出,"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控制.因此,我国煤炭生态补偿机制亟待建立.本文提出,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是建立煤矿生态补偿机制的前提,生态补偿标准和制度是煤矿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生态补偿法的制定是煤矿生态补偿实施的根本保证.作者同时指出,煤炭资源开发涉及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生存等复合性的问题,需要中央政府组织各部门协同解决.  相似文献   
46.
混凝法去除城市生活污水中抗性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l)和聚合硫酸铁(PFS)混凝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格栅出水和二级出水),考察混凝剂投加量、p H值对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去除率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Cl和PFS投加量的增加,污水中目标基因的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在p H 3~10的范围内,PACl对目标基因的去除效果随p H值的增加而降低,PFS对目标基因的去除随着p H值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对于格栅出水,PACl和PFS的最佳投加量为400 mg/L,基因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33~2.97 log和0.98~2.11 log,对于二级出水,PACl和PFS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00 mg/L和150 mg/L,基因的去除率分别为1.85~2.64log、1.81~2.46 log;混凝去除最优p H条件分别为p H=3(投加PACl)及p H=5~6(投加PFS)。PACl的处理效果优于PFS。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究浮游细菌和蓝藻暴发之间的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夏季蓝藻暴发期间太湖竺山湾表层水和底泥中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门水平来看,水样和底泥中平均相对丰度最高的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次之,此外蓝藻门也有一定的比例,可为水华暴发提供预警指示;从属水平来看,水样中的优势细菌主要为GpXI和GpIIa,底泥中为Gp6和GpIIa。  相似文献   
48.
京杭运河常州段泥水界面无机氮交换过程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利用原柱样静态释放实验对京杭运河常州段4个点位的无机氮界面交换过程进行模拟,并借助模拟结果对运河不同形态氮的界面循环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全年NH+4N界面交换特征均表现为底泥向上覆水体释放,平均交换速率比较结果为平水期[182.3mg/(m2·d)]>丰水期[94.0mg/(m2·d)]>枯水期[29.5mg/(m2·d)],而底泥污染严重的下游点位释放通量高于其他断面;丰水期底泥为上覆水NO-3N的源,平水期和丰水期则成汇,且平水期底泥平均吸附速率若为枯水期的6倍;全年NO-2N交换过程表现底泥吸附的特征,枯水期交换速率极低,全年底泥DIN(总无机氮)输入量>输出量,底泥对高浓度上覆水NO-3N的吸附作用可能是底泥污染逐渐加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49.
为了研究室内环境中热、湿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分布特征,根据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基本原理,考虑交叉耦合扩散效应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室内环境中同时存在温度梯度、水蒸气浓度梯度和VOCs浓度梯度时的自然对流传热传质现象,展示了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场随浮力比的变化状况,着重讨论了热扩散效应、扩散热效应和质附加扩散效应对无量纲传热努谢尔特数和传质舍伍德数的影响特性.研究表明,多物理场中交叉耦合扩散效应对自然对流传热传质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解决渤海油田中深层低含H2S井下环境的油套管安全选材问题.方法 利用高压釜模拟气井的腐蚀环境,对不同材质的备选油套管钢在不同井深模拟工况条件下的腐蚀速率和应力腐蚀开裂行为进行研究,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及其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分析或检测腐蚀形貌、腐蚀产物的组成,综合考虑均匀腐蚀和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