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了工程规模下3种碱对剩余污泥热碱预处理效果以及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进泥浓度为70 g·L~(-1)时,氢氧化钠的预处理效果要优于混碱(Ca(OH)_2:NaOH=4:1)和过氧化钙,处理后污泥中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的平均浓度是预处理前的8.45倍,水解率达到64.26%。但是,使用过氧化钙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污泥的发酵产酸效果,产酸效率明显优于混碱和氢氧化钠,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s)的平均浓度为7.93 g·L~(-1),产酸率(以COD计)为273.93 mg·g~(-1)VSS,且总酸中乙酸比例达到60.35%;发酵后平均TSS和VSS分别下降了24.42%和47.62%;同时,氨氮(NH_4~+-N)和总磷(TP)浓度最低,其平均浓度分别为286.33 mg·L~(-1)和17.42 mg·L~(-1)。此外,混碱组、过氧化钙组和氢氧化钠组污泥厌氧发酵的净利润分别为229.14、257.37和10.49元·t~(-1)(脱水污泥)。实验结果表明,热混碱和热过氧化钙预处理用于污泥厌氧发酵有望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2.
为探究矿物碳酸化与污泥厌氧消化耦合过程中实现CO2捕获和N/P营养盐协同回收的可行性,在污泥水解液为底物的厌氧消化系统中,研究不同比例Mg2+/Ca2+离子添加对厌氧消化系统中CO2捕获和营养盐的协同回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Mg2+/Ca2+离子为(20mmol/L)/(0mmol/L)、(10mmol/L)/(10mmol/L)和(0mmol/L)/(20mmol/L)均可促进有机质降解,使沼气产量分别提升16.97%、21.56%和23.99%,并使CO2含量由27.27%分别下降至24.81%,22.06%和21.98%.不同比例Mg2+/Ca2+离子添加可使磷酸根浓度下降63.46%~66.47%,但仅Mg2+/Ca2+离子以(20mmol/L)/(0mmol/L)和(10mmol/L)/(10mmol/L)添加的实验组中氨氮浓度得到下降.XRD分析揭示,Mg2+/Ca2+离子以(20mmol/L)/(0mmol/L)、(10mmol/L)/(10mmol/L)和(0mmol/L)/(20mmol/L)添加时分别使厌氧消化系统中形成鸟粪石和碳酸镁、鸟粪石和方解石、方解石和三斜磷钙石.Mg2+、Ca2+离子等摩尔量联合添加可实现最优的CO2捕获和营养盐协同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43.
微生物电合成系统(MES)是一种以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在阴极电驱动下还原CO2产生简单化学品的新型碳捕获利用技术.为探究蓝藻生物炭在MES中的添加强化乙酸合成的潜力,本研究通过不同蓝藻生物炭的投加,检测乙酸合成性能及电子回收率,观察阴极微生物分布及形态特征,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探究蓝藻生物炭添加对乙酸合成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添加蓝藻生物炭(ABC)和过氧化氢改性蓝藻生物炭(ABC-H2O2),使MES乙酸产量分别增加了33.8%和77.0%,电子回收率均有所上升,且ABC-H2O2组电子回收率高于ABC组.分析蓝藻生物炭电子传递性能和氧化还原活性表明,经过氧化氢改性后的蓝藻生物炭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增强了电子传递能力及氧化活性,有利于微生物通过蓝藻生物炭介导进行间接电子传递.在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蓝藻生物炭的添加降低了产乙酸菌丰度,但提高了微生物群落中电活性微生物和产氢微生物的丰度,使得产乙酸微生物获得更多的电子,实现乙酸合成性能增强.本研究揭示了蓝藻生物炭,特别是改...  相似文献   
44.
污泥厌氧产酸发酵液作碳源强化污水脱氮除磷中试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为研究城市污泥厌氧产酸发酵液作为补充碳源强化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系统的效果和可行性,建造了一个总有效体积为4 660 L的A2/O中试反应系统,以实际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添加污泥产酸发酵液后的污水脱氮除磷效果并和单纯添加乙酸作碳源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43.7 mg·L-1、NH+4-N为30.9 mg·L-1、TN为42.9 mg·L-1、TP为2.8 mg·L-1、硝化液回流比为200%和污泥回流比为100%的条件下,向缺氧池中投加乙酸能增强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反应器的最佳进水流量和投加碳源SCOD增量分别为7 500 L·d-1和50 mg·L-1.污泥发酵液代替乙酸作为外加碳源时的平均出水COD、NH+4-N、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81.60%、88.91%、64.86%和87.61%,相对应的出水浓度分别为42.18、2.77、11.92和0.19 mg·L-1,满足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所规定的一级A标准.结果表明,投加污泥产酸发酵液作为脱氮除磷碳源可达到和乙酸同样的效果,具有实际可行性,这为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实现资源化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45.
史佳晟  杨硕  余雷  符波  刘和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10):3672-3678
从市政污泥中分离出一株丝状真菌Talaromyces flavus S1,分析了该株菌分别在纯培养和污泥环境中的成球特性及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alaromyces flavus S1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培养时,在转速150 r·min-1及pH值为3.0~6.5的酸性环境下更容易形成大量的菌丝球.将真菌孢子接种至原始污泥中无法形成明显的污泥颗粒,而将其接种至灭菌污泥中培养,当pH值为6.8时,能够形成大而稳定的真菌污泥颗粒.在原始污泥中,真菌处理使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最多可降低36.42%,在灭菌污泥中相比对照组下降了78.68%,这主要是由于真菌的生长利用了污泥中的有机物及真菌污泥颗粒的形成使得污泥粒径变大等因素所导致的,本文结果对于未来以该菌为基础开发生物脱水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产乙酸耦合系统产酸及其微生物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产氢产酸/同型产乙酸耦合系统在不同底物负荷条件下运行的产酸效率及其不同运行阶段的微生物种群变化.结果表明,系统在底物负荷为4~6g/(L·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0d 的状态下稳定运行时,乙酸在产氢产酸相达到25~32g/L;在同型产乙酸相达到14g/L左右;系统乙酸产率为0.40~0.48g/g.底物负荷不同时,微生物多样性发生相应变化.同型产乙酸相的Shannon 指数远低于产氢产酸相.耦合系统两相中始终有Clostridium 和Fusobacterium 的存在,而且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47.
树体自动滴输微肥对果树生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树体自动滴输技术在苹果树、核桃树及柿树上的应用.结果表明:通过输施微肥可以促进树体营养生长和发育,提高核桃树花粉生活力及坐果率.节果树经输施后,果实着色显著增加,微量元素含量显著提高,铁(Fe)、锌(Zn)元素可分别比对照提高13.28%~22.90%、42.54%~43.22%,处理果实中硒(Se)及锗(Ge)的增幅较大,分别是对照的9.545倍及4.7173倍.该技术是提高我国果树生产力和改善苹果营养价值的有效方法.图1表7参18  相似文献   
48.
含油污水的综合处理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竖向隔板分油法、蜂窝斜管分油法及磁性颗粒吸附过滤法,将这3种方法结合处理某机修厂的含油污水,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9.
线性滴定法测定天然水氯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滴定过程中的化学平衡出发,推导出线性滴定法天然水氯化物所需的函数关系式f(v),并应用于实验中,获得了优于电位滴定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鉴于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技术的生产规模性研究较少,为深入了解城镇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VFAs)工程的长期运行特征,基于0.3 t/d规模的生产线平台进行了为期240 d的稳定运行研究,考察了长期运行条件下的污泥预处理效果、产酸水平、VFAs回收和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污泥经热-混碱预处理后溶解性有机物浓度〔ρ(SCOD),以溶解性COD计〕比原污泥提高了29倍,水解率达到56%.当ρ(TSS)(TSS为总悬浮固体)分别为30和70 g/L时,污泥预处理水解率分别为56%和59%;厌氧发酵产酸率〔以每g污泥有机物生产多少mg VFAs计,RVFAs〕分别为277和256 mg/g;ρ(TVFAs)(TVFAs为总挥发性脂肪酸)最高可达9.1 g/L,其中乙酸占61.6%.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联合调理能够有效提高发酵污泥的脱水性能,与对照组相比,泥饼的含水率由84.8%降至64.0%,发酵液的回收率由33.7%升至75.7%.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设置处理规模为100 t/d时,运行成本为346.6元/t,收益为451.4元/t.研究显示,城镇污水厂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生产线运行稳定,能够实现较好的有机物生物转化与资源化效果,经济可行,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