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222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481.
计量分离器至加热炉的生产汇管,由于其输送介质的特殊性,汇管出现腐蚀失效。通过对腐蚀失效油管进行的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腐蚀区域微观分析和油腐蚀产物评价,结果表明失效与材质无关,其化学成分均符合技术协议要求并由铁素体+珠光体组成。腐蚀介质中由于含有溶解氧,钢材表面发生了氧还原反应,钢材表面形成酥松的α-FeOOH,并由于氯离子的存在,最终导致生产汇管由内腐蚀发展为腐蚀穿孔。  相似文献   
482.
肖心通  袁艳明 《安全》2018,39(1):33-34
实验室是科研机构最基本的研究单元,实验室安全是顺利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保障。本文以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为例,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483.
氧化-铁盐絮凝联合对调理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对比考察了活性氯预氧化与铁盐(Fe(Ⅱ)与Fe(Ⅲ))混凝改善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结果表明:预氧化可改善污泥脱水效果,氯投量为200 mg·g~(-1)时污泥比阻(specific resistance to filtration,SRF)由5.3×109m·kg~(-1)降低至2.0×109m·kg~(-1),进一增加氯投量,SRF反而升高;单独三价铁盐可明显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但二价铁效果有限;预氧化之后再投加Fe(Ⅲ)与Fe(Ⅱ),SRF较单独铁盐条件下分别降低40.3%和78.3%。进一步研究证实,预氧化可破坏污泥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并导致胞内蛋白质和多糖的释放,且蛋白质和多糖含量与污泥脱水性能呈明显正相关性。活性氯预氧化与铁盐混凝联合调理可明显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且氧化与混凝的协同作用是其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84.
杨姝影  肖翠翠 《绿叶》2012,(7):22-33
绿色信贷实施至今,中国银行业建立了较为普遍的绿色信贷理念和信贷管理政策,但在具体执行当中却缺乏贯彻力度,导致银行业绿色度水平整体偏低。为此,在绿色信贷的推进中,需将环境风险评估与金融风险评价体系有效融合,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综合利用多种政策资源,建立绿色信贷政策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85.
合成了一种新型两性高分子重金属螯合絮凝剂聚(氯化二烯丙基甲基羟丙多胺基铵)基二硫代甲酸钠(PDAMHACDTC),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其对含Cu2+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絮体的沉降速度;测定了微絮体的ζ电位,采用扫描电镜考察了絮体的形貌。结果表明,当PDAMHACDTC中—CSS-与Cu2+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2∶1,对Cu2+的去除率大于99.7%,残余Cu2+浓度远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0.5 mg/L;在相同—CSS-投加量时,形成的微絮体的ζ电位和絮体沉降速度分别比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为母体合成的两性高分子螯合絮凝剂(ACPF)形成絮体大,说明PDAMHACDTC比ACPF更利于中和絮体上过剩负电荷,促进絮体的形成和生长。  相似文献   
48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Zn—Fe脱硫剂,优化共沉淀制备工艺。固定床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溶液中金属离子总浓度为0.6mol/L,焙烧温度600℃,添加10%活性助剂Cu时所得Cu—Zn—Fe脱硫剂循环脱硫性能最佳,此时ZFDCu10脱硫剂的硫容可达到41.2gS/100g脱硫剂。XRD和SEM对铁锌基脱硫剂的表征结果表明,加入Cu助剂后少量的ZnO、CuO可阻碍ZnFe2O4晶粒聚集,增强铁锌基脱硫剂活性组分的分散性,避免大晶粒的ZnFe2O4硫化时形成较多的产物层而降低脱硫剂的利用率。实验结果为制备脱硫性能较好的Cu-Zn-Fe脱硫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7.
基于生态足迹变化的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定量分析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问题,协调区内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促进保护区建设可持续性,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分析保护区所在乡镇1985、1995、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相应生态承载力变化和空间分异特征,结合生态足迹效率对生态补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保护区成立以来土地利用相对稳定,变化主要集中在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1985、1995、2005年保护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效率分别为0.8284 hm2/cap、669元/hm2,0.8568 hm2/cap、2779元/hm2,10534 hm2/cap、8382元/hm2。以2005年度保护区的生态足迹效率生态农业足迹效率为基准,综合直接收益损失补偿、基于生态承载力的静态评价补偿和动态评价补偿分析,比较合适的补偿标准为户均补偿2308元/a、人均补偿540元/a。
  相似文献   
488.
2008年2月23日下午,某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在组装企业自主研发的2000吨油缸机缸体部分、吊装柱塞缸时,发生一起起重伤害事故,造成装配钳工一人右手受伤。  相似文献   
489.
近年来,湖南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深化攻坚,深入整治,强化责任,严格监管、严格考核,有力地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煤矿死亡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由2002年的416起,719人下降至2007年245起,369人,分别同比下降41.1%和48.7%。全省煤矿安全生产连年保持了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90.
为探究重污染天气过程中颗粒物数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利用电迁移粒径谱仪(SMPS)和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APS)等,对成都市2020年12月21~28日的大气颗粒物(12.2nm~20μm)数浓度谱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污染期间颗粒物数浓度主要集中在积聚模态粒径段,数浓度谱呈三峰分布,主峰值出现在723nm左右,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增加是导致此次污染过程颗粒物数浓度快速升高的主要原因。各模态数浓度日变化特征明显,凝结核模态呈单峰分布,浓度高值出现在午间;爱根核模态与积聚模态呈双峰分布,浓度高值分别出现在午间和晚间。受站点周边交通源和生活源影响,颗粒物数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风向1.0~1.5m/s风速下,相对湿度和能见度与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相关性最为显著。因此,降低积聚模态数浓度有助于缓解颗粒物污染并提高大气能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