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5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重结晶等方法从有害植物日本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 Choisy)的水浸液有机萃取物中分离出能显著抑制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种子萌发的化感物质,并采用核磁共振(1HNMR、13CNMR)法、质谱(MS)法等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能显著抑制薇甘菊种子萌发的日本菟丝子化感物质为桂皮酸(cinnamicacid)和3-苯基丙酸(3-phenylpropanoic acid)。这2种化合物在菟丝子属的植物中属首次分离鉴定。这2种化感物质具有开发为生物源农药(如除草剂)的潜力。研究结果为入侵植物薇甘菊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日本菟丝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2.
以2008年南京北郊大气中O3 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Matlab小波分析工具,对O3浓度的年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得出该地区的O3 日均浓度的变化特征:春、夏季节O3浓度大于秋、冬季节,最高浓度出现在春末夏初,最低浓度出现在冬季;并且全年共有5个突变点;弱高压的天气系统、较高的温度、较低的湿度和晴朗少云的天气是造成南京北郊O3浓度突变的主要气象因素。结合HYSPLIT气流后向轨迹模拟,对污染源来源进行追踪,结果表明:南京北郊O3高浓度污染来源主要分为本地局地污染和外来污染物输送两类;垂直方向上,O3的区域尺度或中尺度的输送主要稳定在混合层的底层。  相似文献   
63.
盐碱地作为21世纪严重威胁粮食产量的农田问题土壤之一,分布广泛,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生物炭作为高效的新型土壤改良剂,在缓解土壤酸碱障碍、土壤污染治理、碳封存和肥料缓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盐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关于生物炭改良盐碱地的研究和应用备受关注.但由于生物炭来源、结构和组分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其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存在极大的不确定,也缺乏关键机制的系统总结和深度探讨,这限制了生物炭技术在盐碱地改良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通过综合分析生物炭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养分有效性和生物特征的影响,归纳总结生物炭和改性生物炭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其提质增效作用,阐明生物炭在盐碱地改良中存在的可能机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可为进一步研发绿色高效精准的盐碱地生物炭改良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土壤变暖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辉林  郑习健 《生态环境》2001,10(2):138-142
讨论了土壤变暖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其后果。许多研究表明,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关系。描述这种关系所用的模式有线性回归分析、Q10关系式、幂关系式、Arrhenius关系式及其它关系式,但这些模式通常都不能准确地估计呼吸率。尽管如此,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显示土壤温度强烈地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呼吸。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土壤变暖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呼吸率。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机制是微生物群体组成随温度升高而改变。文章最后指出,为了得出更加明确的结论及更加准确地预测全球变暖对土壤的影响,必须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65.
肖辉林 《生态环境》2004,13(3):428-428
尽管人们为减小关于海平面上升速度的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做了很多努力,但关于气候变化这一关键指标的争论似乎仍未减少。所争论的是这样一个事实:直接观测结果(潮汐表记录)将20世纪海平面上升速度确定为1.5~2.0 mm/a,而将对由于海洋变暖所导致的体积增加的估计和对由于冰融化所导致的质量增加的估计结合起来获得的结果却低于这个数字。一种解释是,潮汐表的记录太高了。这种解释遭到一篇研究报告的否定。来自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新的数据证明了已被人们接受的数字,但也指出了海平面上升数字中“丢失的几毫米”来源于哪里。对靠近潮汐表处的海…  相似文献   
66.
67.
肖辉林 《生态环境》2004,13(2):270-270
蕨类植物常常被描绘为活化石,是植物世界的古迹。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在白垩纪期间(距今1亿年前)迅速分异,过去人们认为,随着开花植物的增加,包括蕨类植物在内的没有种子的植物品系被迫逐渐走向灭绝。但新的研究显示,事实并非如此。相反,蕨类演化模式表明,为回应开花植物的演化分异,蕨类出现了新一轮物种形成过程,而且全靠它们自己,利用开花植物演化所提供的新的生态机会。(肖辉林摘自Nature, 2004, 428: 553) 蕨类植物的演化:自力更生@肖辉林  相似文献   
68.
肖辉林 《生态环境》2004,13(3):438-438
人类的行为正在通过污染、土地利用的变化和其他形式的生境破坏引起植物和动物物种的灭绝。然而,如果一旦“最弱”的物种灭绝后剩余的物种对环境退化的抵抗力会变得更强时,事情也许不会这么糟。但实际情况似乎并不是这样。Ives和Cardinale用分析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相互作用网络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其他物种灭绝时,一种有抵抗力的物种会突然对环境退化变得敏感起来。由于这种无法预测的灭绝效应,生态系统即使是失去最脆弱的物种,也可能会仍然保持不稳定。(摘自Nature, 2004, 429: 174) 物种灭绝中的连环效应@肖辉林…  相似文献   
69.
肖辉林 《生态环境》2004,13(3):334-334
在自“太古代”以来被保留下来的一些土壤(称为古土壤)明显缺乏菱铁矿(FeCO3)这种矿物质,这一事实导致人们猜测,当时(距今约 22 亿年前)甲烷一定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该猜测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低含量的菱铁矿表明大气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相对较低,但大气中一定有高浓度的温室气体来补偿当时较低的太阳通量。然而,“太古代”大气中富含甲烷的观点受到一些新发现及地质证据的挑战。这些新发现表明,缺乏菱铁矿未必会限制早期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地质证据表明,在整个地质历史中,巨大的菱铁矿矿床会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肖辉林…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