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9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微塑料是一种新兴环境污染物。近年来针对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韩江是广东省第二大河流,其中微塑料污染特征与来源有待研究。为此,该研究通过系统采集韩江下游不同功能区水体样品,基于光学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别查明水体中微塑料的丰度、颜色、形态和成分,评估韩江下游水体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探讨其来源。结果表明,韩江下游水体中微塑料污染水平相对较低,平均丰度为(283±176) n/m3。韩江不同河段微塑料残留水平和特征差别较大,说明来源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饮用水源地河段的微塑料丰度最低且形貌一致度较高,很可能是来源于上游输入和大气沉降。人口密集的城区、水上公园和郊区河段的微塑料丰度明显较高且形貌多样,很可能与周边居民区生活污水排放和工业区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有关。总体而言,韩江水体微塑料污染较轻,但仍需做好防控管理,深入推进禁塑工作,限制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完善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严防人员密集区和工业企业等重点区域塑料污染物入河。  相似文献   
152.
经营模式对毛竹林生物量、碳贮量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了湘中丘陵区毛竹笋用林(Ⅰ)、笋材兼用林 (Ⅱ)和材用林(Ⅲ) 3种不同经营目标下的竹林年龄结构、生物量分配及碳贮量格局。结果表明:应减少1~2 a、增加5~6 a生竹的留养比例,控制达到1~2 a、3~4 a、5~6 a各占1/3左右的立竹年龄结构。不同层次生物量表现为乔木层>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毛竹笋用林经营有利于增加乔木层生物量。乔木层生物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5183~5566 t/hm2、8895%~9293%,林下植被层生物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154~258 t/hm2、258%~443%,凋落物层生物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269~386 t/hm2、449%~662%。毛竹林总碳贮量排队顺序为Ⅱ(14263 t/hm2)>Ⅰ(13389 t/hm2)>Ⅲ(13004 t/hm2),笋材兼用林有利于提高竹林碳贮能力。不同层次碳贮量排列顺序总体均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湘中丘陵区毛竹林生物量、碳贮量较低,应提高集约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153.
泽州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总面积 2 0 2 3km2 ,总人口 51万 ,辖 2 6个乡镇、62 9个行政村。近年来 ,县委、县政府以建设中西部经济强县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着力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 ,有力地推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和协调发展。 1999年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 4 6.53亿元 ,连续 4年全省第一 ;乡镇企业总产值 94 .1亿元 ,连续 8年全省第一 ;财政收入 2 .38亿元 ,比上年增长 10 .9% ;农民人均纯收入 2 975元 ,比上年增长 2 5元。 1997年泽州县先后成为全国首批达小康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国家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4.
康恩胜  王文才  庞文娟 《安全》2020,(2):83-87,93
为了研究受限空间作业过程的事故特性和致因机理,指导人员有效辨识受限空间作业风险,采取正确的应急救援措施。对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发生的典型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事故进行了统计,并根据行为安全“2-4”模型对事故致因进行了分析,改变了传统事故原因的分类方法。将事故致因从一次性行为、习惯性行为、运行行为和指导行为4个方面进行划分,将安全管理体系划分为事故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受限空间作业事故伤害主要来源于气体中毒或窒息,盲目施救是导致受限空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提出从个人行为控制和组织行为控制两个层面的受限空间作业事故防控措施,对有效预防受限空间作业和救援事故,降低事故危害程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5.
赤峰市黄花甸子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黄花甸子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学和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流域内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0~10 cm土层范围有机碳含量具有中等空间相关关系,10~100 cm土层范围有机碳含量具有强烈空间相关关系,由随机性因素所引起的空间变异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主要受植物根系分布特征的影响,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由高到低表现为林地天然草地农地.  相似文献   
156.
基于2012年春季在太湖梅梁湾进行为期27 d的不同CO2水平(大气CO2体积分数([CO2,g])梯度为270×10-6、380×10-6、750×10-6)的野外培养实验,揭示了大气CO2水平升高对太湖浮游植物的碳源选择、生长速率、光合作用、净初级生产力和细胞化学元素组成等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的升高首先会显著改变太湖水体的pH值和碳化学环境,减弱浮游植物碳浓缩机制(CCM)的必要性.大气CO2浓度加倍后,浮游植物的最大生长速率(Umax)、净初级生产力(NPP)、单位叶绿素a(Chl-a)含量的NPP会分别增加63.1%、69.6%、33.8%.大气CO2浓度的升高会促进太湖绿藻和硅藻的最大光合作用效率并且其对硅藻的促进作用比绿藻更显著,但并没有改变春季蓝藻光合作用活性极低的现状.大气CO2浓度的升高在提高浮游植物细胞中C、N含量的同时,却减少了P的吸收.本研究结果将为预测和揭示太湖浮游植物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7.
如何基于有限的轨迹数据对油耗和交通排放进行精准地估计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轨迹重构的油耗和排放估计方法。首先,基于跟驰模型,利用网联车(Connected Vehicle,CV)轨迹重构道路上常规车(Regular Vehicle,RV)轨迹。然后,将轨迹重构结果与VT-Micro排放模型相结合,对道路上所有车辆的油耗和排放进行估算。最后,通过数值仿真试验验证模型在不同CV渗透率和交通流密度条件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油耗和排放的精准估算,且随着CV渗透率和交通流密度的增加,油耗和排放估计的准确性不断提高;当CV渗透率不低于30%,且交通流密度为60 veh/km时,交通油耗估计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小于2.17%,排放估计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小于8.66%;当CV渗透率为50%时,在不同交通流密度条件下车辆油耗估计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小于2.45%,排放估计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小于13.68%。  相似文献   
158.
典型不锈钢在淡化海水中的耐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316L和2205在淡化海水中的耐腐蚀性能,并研究水处理药剂对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化学试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扫描电镜等方法。结果在淡化海水中,316L临界点蚀温度为42.7℃,加入药剂后为70.2℃;2205的临界点蚀温度大于85℃。2205耐缝隙腐蚀性能明显好于316L,药剂对2205也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316L和2205在50℃淡化海水中具有高应力腐蚀抗力。结论 316L不适合直接在淡化海水中应用,但适合在加入药剂的淡化海水中使用;2205适合在淡化海水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9.
目的分析不同B_(4)C含量对冷喷涂Al/B_(4)C复合涂层防腐和耐磨性能的影响,探索利用冷喷涂低温特点制备Al/B_(4)C复合涂层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冷喷涂方法制备4种B_(4)C含量的Al/B_(4)C复合涂层,并利用各种方法表征涂层的结合特征、耐磨性能和防腐性能。结果冷喷涂过程不会改变铝和碳化硼的物相,碳化硼颗粒主要以嵌入方式结合在涂层中,会产生结合缺陷。在本研究中,B_(4)C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到34.53%左右,涂层的结合强度随粉末中碳化硼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最高可达26.67 MPa。微区电化学试验分析涂层内部微电位差值,发现Al/B_(4)C界面存在电位差,腐蚀反应会优先在Al/B_(4)C界面发生,从而破坏金属Al成膜,使涂层的耐蚀性能与略低于铝块材。结论冷喷涂技术可以制备微观结构和结合性能良好的高B_(4)C含量Al/B_(4)C复合涂层,涂层中B_(4)C的质量分数最高达34.53%,预期具有良好的热中子吸收性能。同时,B_(4)C颗粒的加入,使得涂层的耐磨性能大大的提升,但是耐蚀性能相比于铝材料略有降低,是未来需要改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0.
黑尾近红鲌人工繁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了2001~2003年对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黑尾近红鲌开展人工繁殖试验的结果.黑尾近红鲌亲鱼来源于四川泸州长江上游一级支流龙溪河.催产剂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鲤鱼脑垂体(PG).采用一次注射法,并用干法进行人工授精.共进行了23次人工催产,催产成功的占16次,有效的占3次,失败的占4次;共注射雌鱼70尾,其中46尾雌鱼排卵,平均催产率65.71%,受精率8.33%~100.0%,孵化率0.50%~94.71%,获得仔鱼29.3万尾.对亲鱼选择、催产方法、孵化与苗种培育等技术细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