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79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稀土元素Ce3+掺杂Bi2WO6光催剂,通过X射线衍射、场发射电镜扫描、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N2物理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光吸收等物理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并以染料废水中罗丹明B的降解考察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e3+掺杂量为0.05%时,其结晶度好、颗粒较均匀、具有较强的可见光吸收性能,且比表面积比纯Bi2WO6提高近10%以上,对罗丹明B的去除效果最好;催化剂用量越高、罗丹明B的初始浓度越低、反应溶液pH值越低、H2O2的浓度越高越有利于Ce/Bi2WO6对罗丹明B的吸附和降解;而阴阳离子的影响各不相同:NO3-、SO42-没有太大的影响; Na+、K+、Ca2+、Mg2+、Cl-的加入均促使的染料的去除;HCO3-抑制了罗丹明B的吸附,但是却促进了光降解.另外,经重复使用3次,光催化降解速率常数并没有降低,表明稀土Ce3+改性Bi2WO6是一种有效稳定的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32.
研究重稀土元素钇(Y(III))对短程反硝化工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表明,1~50mg/L的Y(III)对亚硝酸盐的积累量无明显影响,60~100mg/L的Y(III)会影响硝酸盐的还原和亚硝酸盐的积累.1~10mg/L的Y(III)对细菌活性呈现促进作用,20~100mg/L的Y(III)对细菌活性呈现抑制作用.胞外吸附的Y(III)是抑制细菌活性的主要因子,线性拟合的相关性系数R2为0.957,半抑制浓度IC50(吸附)为1.079mg/L(以湿重计),对应水中Y(III)浓度为54.35mg/L.SEM显示,添加Y(III)会使细菌产生更多的胞外聚合物(EPS)将细菌包裹以抵抗Y(III)的毒性,EDS显示被包裹的细菌表面碳、氮元素含量大幅度降低,EPS影响了底物的传质.130d的长期实验表明,5mg/L的Y(III)会使反应器的反硝化性能逐渐消失,停止添加稀土后,反应器的亚硝酸盐积累功能也不能恢复.  相似文献   
33.
为了揭示悬浮泥沙(SSC)对水库水质的影响规律,对汾河水库进行样品收集和长期水质监测,采用水动力模型与泥沙转移和富营养化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将这三者关联耦合,并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分析含沙水和不含沙水中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四项指标,得出两者对水质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SC对TN、TP的去除作用明显,对Chla、DO浓度分布影响较小,并计算了污染物的释放量以及贡献率,得出TP的负荷仅为16.47t,而贡献率高达25.25%。因此在汾河的污染控制方面应侧重削减磷,进而改善汾河地区的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34.
基于全程硝化反硝化的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在硝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供应,反硝化过程需要有机物作为碳源,存在能耗与药耗过大的问题.为了降低废水脱氮的成本,短程硝化(PN)—厌氧氨氧化(ANAMMOX)组合工艺(PNA工艺)得到了高速发展.综述了PNA工艺的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4种基于PN与ANAMMOX原理开发的衍生PNA工艺...  相似文献   
35.
阿波普卡(Apopka)湖位于佛罗里达中北部,是一个富营养化的浅水湖泊.1947年,湖泊的初级生产群落结构(PPCS)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1947年,水下的水生植物被飓风连根拔起,并在数周之内被浮游植物所替代,初级生产群落结构发生了突然演替.在此我们提出两个假设解释群落结构向浮游植物的突然演替.首先,流域在19世纪初后期的水文变化使湖泊的水位大约下降了1.0 m,从而使生态系统通过大型植物群落生产力提高适应了中等的、人为的营养物质富集的环境.第二,开始于1942年的泛滥平原湿地的水文变化和大规模的农业发展,改变了湖泊中磷载荷的模式和规模,引起了1947年浮游植物占优势的突然变化.历史上土地利用变化和古湖泊在营养物的生物响应数据方面也支持这些假设.  相似文献   
36.
近江牡蛎Pb的累积和排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更新式在自然光照和室温条件下进行了近江牡Crassostrea rivularis对Pb的累积和排出试验。近江牡砺对海水中Pb的累积是净累积型,其体内的Pb含量与海水的Pb浓度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近江牡蛎体内的Pb含量与暴露时间之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b从近江牡蛎体内排出的生物学半衰期为14d,近江牡蛎对Pd的累积随海水盐主的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海水盐度的升高有利于近江牡蛎体内残留Pb的排出  相似文献   
37.
珠江口海区经济鱼类的重金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于1987年6月和1988年3月对捕自珠江口海区的15种重要经济鱼类中的Cu、Pb·Zn、Cd、Cr、Ni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鱼类肌肉、皮、内脏、鳃、骨、鳞组织间6种重金属含量存在着差异,肌肉的重金属含量最低;捕自河口的鱼类与捕自近海的鱼类肌肉、内脏、鳃6种重金属含量间差异不显著;鱼类肌肉、内脏、鳃6种重金属含量季节间差异不显著(除肌肉Ni含量外)。与国内外某些海域经济鱼类重金属含量相比,本海区鱼类重金属含量不高;珠江口海区经济鱼类重金属含量低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和“人体消费标准”,这说明目前珠江口海区重金属污染对经济鱼类的影响不明显,从食用方面考虑对人体的健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8.
重金属在近江牡蛎软体部和贝腔液中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测定了近江牡蛎软体部和贝腔液中的Cu、Pb、Zn、Cd、Cr和Ni等6种重金属的浓度。软体部的Cu、Zn、Cd、Cr、Pb浓度明显地比贝腔液的高,Ni浓度这两部分之间差异不显著。在软体部和贝腔液中的金属总绝对量中,软体部的Cu、Zn、Cd、Cr、Pb占绝大多数,Ni含量在这两部分间的分布相近。贝腔液中Cu、Zn、Cd的浓度水平远高于海水中的,Ni、Pb、Cr的浓度水平也明显地比海水中的高。由外套腔液组成的贝腔液通过对重金属的吸收过程的预浓缩作用和含重金属代谢物的排泄作用是贝腔液金属高浓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9.
1989 ̄1993年对广东沿岸海域14个观察站的牡蛎Cd含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广东沿海牡蛎Cd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差异,牡蛎Cd含量的地理分布基本上如实地反映了广东沿岸海域环境中Cd的地理分布状况;牡蛎Cd含量的季节变化明显,高值出现在秋季,低值出现在春季,牡蛎Cd含量的季节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牡蛎自身的生物条件;个别观察站牡蛎Cd含量的年际变化较大,但就整个广东沿海来说牡蛎Cd含量的年限变  相似文献   
40.
广东省海域经济鱼类的重金属污染及其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广东省海域24种代表性经济鱼类肌肉中的 Cu、Pb、Zn、Cd、Cr和 Ni 6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还测定了部分鱼样的内脏、鳃、骨、皮、鳞5种器官组织中的重金属。广东省海域经济鱼类的重金属含量,与国内外一些非污染海域或轻微污染海域经济鱼类的重金属含量相近,远低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和“人体消费卫生标准”,这反映了栖息于广东省海域的经济鱼类受重金属污染的影响不明显,基本上处于良好状态。重金属在鱼体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分布存在差异,肌肉中的重金属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