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85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江汉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特点:以潜江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潜江市农田土壤(水田、旱地)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实地采样分析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的分布现状,并对比第二次土壤普查(1983年)资料,探讨28 a来江汉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分布与变化特点.结果表明,2011年潜江市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为30.50 t·hm-2,碳储量为452.82×104t,与1983年相比有明显下降,下降速率分别为0.10 t·(hm2·a)-1和1.53 t·a-1,碳储量共损失了9%.两个时期水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均明显高于旱地土壤,分别是旱地土壤的1.6倍和1.3倍,但是经过28年的常规耕作管理,水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23 t·(hm2·a)-1,导致的有机碳损失为52.83×104t,损失比例达16%;而旱地土壤有机碳则以0.05 t·(hm2·a)-1的速率缓慢增长,碳储量共增加了8.57×104t,增加比例为5%,远不能抵消水田土壤的有机碳损失.水田土壤碳储量的损失主要来自于低产潜育型水稻土碳密度的大幅下降所致(尽管其所占面积比例较小),其碳损失量占水田碳损失量的比例达80%;其次为占水田面积比例最大的潴育型水稻土,其碳损失量占水田碳损失量的15%.旱地土壤碳储量增长缓慢,完全来自于面积占96%的灰潮土有机碳密度的增长.因此,江汉平原区水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决定了农田土壤有机碳的整体动向,今后需着力提升有机碳下降迅速的低产水田以及面积较大的土壤类型的有机碳积累和固持能力.  相似文献   
72.
一、考察概况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派出的环境容量、背景值考察团于1983年7月26日—8月10日,对日本国有关科研单位、环境管理部门进行为期14天的考察,受到了日本政府部门和科研机关的热情接待。参观、学习了许多单位,搜集了大量的技术资料,使考察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对日本环境厅的座谈讨论;对日本十多个环境研究及环境管理单位的参观学习;对东京湾、濑户内海、琵琶湖、野川等水域的实地考察,一般性的观感有以下几点: 1.日本环境科学研究,重视应用,重  相似文献   
73.
微电解-生物膜法处理含Cr3+有机废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微电解 生物膜复合工艺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有机废水 ,在实验过程中 ,废水中的有机物由生物膜中的好氧微生物与厌氧微生物菌群作为营养源而消耗 ;重金属离子 (Cr3 +)则通过电沉积去除一部分 ,同时被生物膜吸收而去除 .实验结果表明 :在好氧条件下 ,培养、驯化后的复合微生物菌种分别经 4h与 1 2h可将废水中的葡萄糖从 1 0 0 0mg·l- 1降解到 2 0— 4 0mg·l- 1.对C6 H12 O6 含量为 5 0 0mg·l- 1,Cr3 +含量为1 0mg·l- 1的废水 ,经处理后 ,C6 H12 O6 含量为 1 5— 2 5mg·l- 1,Cr3 +含量为 1mg·l- 1以下 ,分别比单一的电沉积工艺与生物膜工艺Cr3 +去除率提高 2 5 %和 5 % .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用固相萃取富集、快速分离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镍、锡、铅、镉、汞5种重金属的方法。环境水样中的镍、锡、铅、镉、汞用四-(对氨基苯基)-卟啉(T4APP)柱前衍生,然后用ZORBAX RP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镍、锡、铅、镉、汞的T4APP络合物,经富集后的络合物用甲醇-丙酮(体积比95∶5)为流动相,ZORBAX Stab le Bound(4.6 mm×50 mm,1.8μm)快速分离柱为固定相分离,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镍、锡、铅、镉、汞的检测限分别为4,5,4,3,3 ng/L,分离5种重金属元素络合物的时间只需2.0 m in,相对标准偏差为2.2%~4.1%,加标回收率为88%~104%。用该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痕量镍、锡、铅、镉、汞,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5.
随着四川省林权制度改革的提出,高速路域人工林经营模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探究不同营林措施对人工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可针对性提出林分管理措施建议,使其能更好发挥生态效益.针对人为活动干扰较为强烈的成都绕城高速路域杨树人工林,采用典型样地法,开展不同营林措施(林下种植、翻耕、割灌、弃耕与对照)对人工林群落结构、林下物种组成与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on优势度指数H′、物种多样性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共记录林下植物212种,隶属于86科159属.植物科属种数量变化规律均为草本层>灌木层.(2)与自然对照样地对比,其余营林措施都会阻碍小径级、小高度级的乔木生长,而割灌和弃耕有助于大径级、高度级乔木生长.(3)在灌木层中不同的营林措施下,H、D和Jsw均有所降低,其中割灌和弃耕措施影响最为显著.在草本层中,翻耕处理能提升物种多样性,林下种植对物种多样性影响不显著,而割灌与弃耕显著降低了H、D与Jsw.(4)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指...  相似文献   
76.
氯气和二氧化氯气体共存时,用现有的分析方法不能分别测定,采用甲基橙比色法和硝酸银比浊法分别测定氯气和二氧化氯的总量,然后根据各自的反应原理和标准曲线方程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求方程组的解,得到氯气和二氧化氯各自的含量,同时还研究了冷阱分离法,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某菜地在天然降雨条件下氮磷养分随地表径流输出的定位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径流量与氮、磷流失量呈显著线性相关。菜地径流流失的氮素以硝态氮为主,雨季期间(4月—7月)其他形态N流失量占总N流失量的比例上升,铵态氮含量一直很低;整个试验期间,TN与NO3--N呈极显著正相关;磷素径流迁移以颗粒态为主。与未施肥对照组相比,菜地常规施肥显著增加N径流流失量,对P未造成显著影响;因而菜地常规施肥对径流水体N富营养化具有较高风险。  相似文献   
78.
为了研究高级氧化技术对含黑索今(RDX)的炸药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本文采用O3、O3/H2O2、O3/H2O2/UV 3种氧化工艺分别对废水中的RDX进行了降解试验,并对比分析了3种工艺的处理效果和机制。结果表明:O3/H2O2、O3/H2O2/UV工艺对RDX的去除率明显优于O3工艺;提高体系的pH值将有利于RDX的降解;随着RDX初始浓度的增加,RDX的去除率呈现下降趋势;投加H2O2和UV照射可提高臭氧的利用率,且O3/H2O2/UV工艺催化臭氧分解的能力比O3/H2O2工艺强。  相似文献   
79.
利用高分辨半导体能谱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塔克什肯口岸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铀238、镭226、钍232、钾40和人工放射性核素铯137的含量,共选取8个采样点16个土壤样品及4个煤炭及废旧金属样点。结果表明:进口货物道路各采样点其铀238、钾40及铯137均比非进口货物道路各点高,镭226、钍232含量则相反,而煤炭和废金属的各样品的铀238、镭226、钍232、钾40都高于进出口道路和非进口道路,Cs137则相反,表明进口煤炭和非金属对天然放射性核素产生了较大影响,而对人工放射性核素影响较小。和新疆及全国背景值比,进口道路和非进口道路土壤中各放射性核素含量均未超过天然本底值范围,进口煤炭和废金属虽然各放射性核素含量则略高于背景值,表明试验点没有受到放射性污染,对当地居民和进出境人员不会产生辐射伤害。  相似文献   
80.
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发展20多年后,终于认识到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这也是我们国家资源和环境的现实所决定的。然而走绿色的发展道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需要企业界的认同和自觉地负起责任。为此记者就企业的绿色责任等问题,采访了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许国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