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153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220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使用五孔球探针对一种用于分离锅炉净化烟气中含尘液滴的直筒型导叶直流式三相旋流器排气管上部的气相流场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了这一区域的速度和静压分布。发现了排气管上部筒体中心存在强烈的内旋流;外层气体不断汇入内旋流,内旋流呈轴向加速运动;绝大部分气体不经过排气管外环形空间下行直接由排气管排出。主体段切向速度为Rankine组合涡。  相似文献   
392.
为探究浅埋黄土地层盾构隧道施工下穿对不同特性地下管线的变形受力影响机制,依托河南省某公路隧道工程,以工程黄土为试验材料进行室内模型试验。通过设置3种管隧交角,研究两种接头刚度的非连续管线和连续管线的沉降、弯矩和管土接触压力变化规律,并在管隧正交工况下,研究不同地下管线的遮拦效应及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得出预测管线沉降的拟合公式。结果表明:在3种管隧交角下,地下管线沉降存在3个阶段,在管线沉降集中区阶段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接头非连续管线的平均沉降增长速率是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接头非连续管线的2倍;管隧交角的减小,使得非连续管线的最大正负弯矩均减小,PVC接头非连续管线弯矩曲线由“W”形转变为“V”形;管隧交角和接头刚度对土压力变化曲线和峰值位置几乎无影响,土压力变化均呈“M”形;在管隧正交下,管线整体刚度越大对地表沉降抑制作用越显著,管线沉降与地表沉降呈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393.
为有效防治油液在储运过程中易发生火灾问题,针对油液储运火灾特点,研发1种PFC-APG-SA水成膜泡沫材料。基于发泡性能、表面张力、pH值和抗烧性能,对复配的8种水成膜泡沫液开展性能测试实验,优选出最佳配方。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复配表面活性剂在模拟体系界面中分子排布作用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水成膜泡沫液发泡倍数为9.5,泡沫形态稳固,表面张力为17.521 mN/m,抗烧时间约为784 s,用量小且可以有效抑制油液燃烧;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复配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表面排列更为紧密,与油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绝对值为8 210.238 kJ/mol,相互作用强且结构稳定。研究结果可为水成膜泡沫在油液储运火灾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94.
为避免特种设备中的钢质体结构因交变载荷过大而产生应变,从而造成局部区域应力集中、降低钢质体强度和承压能力,提出1种利用涡流效应评价钢质体应变状态方法,并研制出由涡流探头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的应变检测装置。利用万能拉伸机对Q235钢试件进行拉伸应变实验,分析电压有效值、拉力值随采样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得到相关线性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敏感检测出钢质体不同应变阶段,且在弹性阶段内可通过直线拟合方程定量检测应变量。因此,可有效预防因应变过大而造成的钢质体结构失效,从而避免特种设备危险事故发生,一定程度上保护人们生命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395.
西北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3-2018年的Aqua-MODIS C6.1气溶胶产品对西北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Angstrom波长指数(AE)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当地站点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气象要素对AOD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北地区AOD的高值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陕西关中地区;青海南部及新疆北部等是AOD的低值区....  相似文献   
396.
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的潜在价值、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及资源化基地建设的必要性。重点论述了大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资源化方法及工艺,同时说明了这些技术及工艺应用的优缺点、产污环节及其控制方式。以佛山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绿色回收拆解及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为例,分析了废旧家电集中处理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同时介绍了该基地的建设情况、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该基地的实施为其他城市同类废物回收提供了一个借鉴模板。  相似文献   
397.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联合工艺深度处理制药废水生化出水,探讨了初始pH、曝气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微电解出水Fe2+和Fe3+变化规律、COD降解速率以及后续Fenton氧化效果的影响,为优化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工艺提出了微电解间歇加酸的理论。间歇加酸可提高微电解系统中COD降解速率和Fe2+含量,使后续Fenton氧化无需投加FeSO4·7H2O即可达到较好的COD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初始pH=2.5,曝气量为0.6 m3/h,间歇加酸30 min/次,微电解反应2 h,出水投加1 mL/L的H2O2进行Fenton氧化2 h,COD总去除率可达81.33%;间歇加酸30 min/次可将微电解反应2 h出水Fe2+浓度从50 mg/L提高至151 mg/L,COD降解速率从10.6 mg COD/(L·h)提高至22.2 mg COD/(L·h)。  相似文献   
398.
构建科学合理的基准价定价机制是推动排污权交易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政策、管理、技术三个方面作为立足点,探讨了基准价定价机制,构建了工作框架。研究认为现阶段基准价定价采取成本定价法是合适的,并对基准价定价技术难点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99.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围绕加快发展、加速转型两大任务,本文就如何发挥环评"控制闸"、"调节阀"、"助推器"三大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环评管理、环评审核、环评监管及环评技术支撑四大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00.
"省、市农村道路硬化2.8万元补助款到位了,你备齐材料,到时我和你去办手续……"9月2日,现任王台镇埂头村村书记的上官登新接到林建平的电话后,异常高兴。没想到,早已回原单位上班的林建平依然牵挂着埂头村的设施建设。在他们眼里,这位穿警服的下派村支书,是那么得可亲、可敬、可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