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2篇 |
免费 | 146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8篇 |
废物处理 | 12篇 |
环保管理 | 31篇 |
综合类 | 339篇 |
基础理论 | 30篇 |
污染及防治 | 41篇 |
评价与监测 | 22篇 |
社会与环境 | 5篇 |
灾害及防治 | 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研究了负载于氧化铝载体上的Ag、Co和Cu 3种金属催化剂在富氧条件下以丙烯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活性,考察了这3种金属单独负载时其负载量与活性的关系,并尝试探讨了这几种金属活性组分之间的一些组合效应.研究表明,单组分催化剂以Ag的活性最佳,达近90%,Co其次,Cu最低.相应的最佳活性温度则是Cu最低,Ag最高.对于单组分Ag催化剂,相同负载量的分步浸渍与一步浸渍样品活性无明显差异.机械混合样品的活性不是单组分样品活性的简单加和.其中,以Ag-Co机械混合样品的活性最佳,最高活性高于80%.复合催化剂一步浸渍与分步浸渍样品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步浸渍的几个样品的活性下降尤为明显,最高活性只有30%多. 相似文献
252.
253.
对白洋淀表层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溴联苯醚(PBDEs)三类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污染特征进行综合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①白洋淀水体中PAHs、OCPs和PBDEs浓度范围分别是71.32~228.27、2.62~6.13和0~6.5 ng·L-1;沉积物中PAHs、OCPs和PBDEs含量范围分别是163.20~861.43 ng·g-1、2.25~6.07 ng·g-1和230.96~1224.13 pg·g-1.与历史数据相比,白洋淀沉积物PAHs和OCPs含量均有明显下降;与国内外湖泊相比,白洋淀沉积物中PBDEs含量处于较低水平.②水体和沉积物PAHs污染来自于油类排放和木材、煤炭燃烧的共同作用;白洋淀水体和沉积物中OCPs组成均以HCHs为主(93.76%和63.10%),水体中HCHs主要来源于工业HCHs的降解,部分地区来源于大气的远距离传输和林丹的使用,DDTs则主要来源于历史残留.沉积物中HCHs主要来源于新的林丹使用,也有少量工业HCHs的输入,DDTs则以历史残留为主,可能部分地区存在新的DDTs输入;白洋淀水体中PBDEs组成以BDE-2为主(65.80%),可能主要来源于大气远距离传输和高溴代联苯醚的降解,沉积物中PBDEs组成以BDE-209为主(63.82%),主要来源为商用的十溴联苯醚.③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尚无明显生态风险,但部分采样点存在生态风险的可能性,应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254.
铁屑内电解法废水处理装置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铁屑内电解原理研制出了一套动态的废水综合处理装置 ,并利用正交试验法对该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探讨。该装置对重金属离子Cr(VI)的去除率可达 10 0 % ,有机物 (苯胺 )的去除率在 80 %以上 ,对实验室实际废水的COD去除率达 90 %以上。 相似文献
255.
256.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日前表示,新时期我国工业领域将采取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落实清洁生产方案、提升清洁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生态设计、完善政策支撑等五项具体措施.推行少消耗、少排放、高产出的先进清洁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57.
258.
夏季滇池不同来源溶解性有机磷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季选取了滇池不同来源(滇池湖体、入湖河流和大气降雨)水样,研究了其溶解性有机磷(DOP)含量及分布特征,并利用酶水解技术表征了其DOP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滇池湖体、入湖河流和大气降雨DOP浓度分别在0.001~0.117,0.002~1.722,0.006~0.112mg/L(平均0.027,0.197,0.037mg/L),分别占溶解性总磷(DTP)的18.3%~92.5%,4.2%~100%,25.4%~100%(平均55.3%,60%,58.9%),不同来源DTP均以DOP为主,入湖河流DOP浓度明显高于滇池湖体和大气降雨.不同来源DOP酶可水解磷(EHP)浓度分别为n.d.~0.058,n.d.~0.673,n.d.~0.031mg/L(平均0.017,0.064,0.010mg/L),分别占DOP的0%~127.5%,0%~105.6%,0%~55.6%(平均77.9%,38.7%,23.2%).不同来源DOP酶水解率(EHP/DOP)较高,滇池湖体DOP酶水解率明显高于入湖河流和大气降雨.不同来源DOP时空分布特征明显,且其生物有效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滇池湖体EHP以活性单酯磷和类植酸磷为主,入湖河流和大气降雨EHP以活性单酯磷为主,尤其是大气降雨二酯磷和类植酸磷含量较少,滇池湖体、入湖河流和大气降雨DOP生物有效性依次降低.不同来源DOP是与溶解性反应磷(SRP)同等规模的生物可利用磷源,二者共同维持了滇池富营养化.滇池治理要从全流域出发,考虑不同来源各形态磷对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9.
长白山火山是一座中国最大的第四纪层状复式火山,是1000年前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至今保留着完好的火山地貌景观,是研究火山活动机制、岩浆演化及火山灾害等方面的重要基地,也是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260.
为研究洱海上覆水各形态氮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效应,收集了1992~2009年洱海上覆水总氮数据,逐月调查了2010年上覆水各形态氮含量.结果表明,1992~2010年洱海上覆水TN含量在0.20~0.67mg/L之间,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上覆水TN年均值为0.57mg/L,DTN为0.41mg/L,NH4+-N为0.17 mg/L,NO3--N为0.086 mg/L,DON为0.15mg/L,颗粒态氮(PN)为0.16mg/L,满足Ⅲ类水体要求;TN、DTN和DON北部最高,NH4+-N和NO3--N中部最高、PN南部最高;上覆水各形态氮年内呈先升后降趋势,TN、DON和PN在7月份达到最高值,DTN和NO3--N在9月份达到最高值,NH4+-N在6月份达到最高值;上覆水TN、DTN、DON和PN垂向分布底层最高,表层次之,温跃层12m处出现峰值.上覆水氮形态时空分布主要受外源氮输入影响,内源氮释放以DON和PN形态为主,NH4+-N和NO3--N分布受水生植物分布影响较大,TN是影响藻类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子.洱海营养水平受上覆水氮浓度影响较大,应以控制外源氮输入为重点,特别是雨季之初6、7月份,北部“三江”流域是重点控制区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