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04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122.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评价流域生态承载力及生态系统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生态足迹模型,测度了九龙江流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以及生态压力指数,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地类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九龙江流域生态足迹快速上升,由540万hm~2增加至1 257万hm~2;生态承载力缓慢下降,由260万hm~2下降至254万hm~2,这导致生态赤字不断扩大和生态系统压力不断增加;(2)不同区域差异方面,生态足迹由高到低依次为市辖区、县级市和一般县,而生态承载力分布规律与之相反,导致3类区域生态赤字差异不断扩大;(3)不同地类方面,6类土地类型中,耕地和化石能源用地是流域生态足迹的主要贡献因子。其中,化石能源用地是影响流域生态足迹快速上升的关键驱动因子;同时,各地类生态承载力贡献率也在不断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的下降和建设用地的上升。  相似文献   
123.
以建筑废弃物粉煤灰砖为吸附材料,经硫酸和盐酸改性研究了粉煤灰砖块粉末(fly ash brick powder,简称FABP)对水体中磷的净化效果,并探究了酸改性种类、投加量、接触时间、p H对磷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改性后的FABP比表面积显著增大,且表面变得粗糙。硫酸改性粉煤灰砖块粉末(sulfuric acid modified fly ash brick powder,简称S-FABP)对水体中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当投加量为3.0g时磷去除率达到98.5%,且反应初始的5 min内磷的去除率达92.7%。分析S-FABP去除磷的机理为沉淀反应和吸附反应协同作用的结果,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有不同的沉淀反应发生。根据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结果,S-FABP对水中磷的吸附等温模型符合Langmuir模型,理论饱和吸附量为7.69 mg/g。  相似文献   
124.
本文针对河南焦作古汉山煤矿煤层瓦斯突出问题,通过相关工程实践技术的研究,从预抽成孔机理及钻具参数的优化配置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该煤矿煤层瓦斯突出防治的具体技术措施,以为提高防治煤层瓦斯突出的工作效率、降低矿山瓦斯突出的危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5.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工作。普查数据将作为制订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划的重要依据,它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6.
阿什河哈尔滨段沿河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阿什河哈尔滨市区沿河村镇面源污染现状的调查研究,在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其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阿什河哈尔滨市区段水质总体呈V类与劣V类。阿什河哈尔滨市区段沿河村镇年排放生活污水、垃圾、粪污、化肥、农药产生的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总磷贡献量分别为1473.4吨、47.45吨、13.23吨。根据各类污染物的污染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7.
乡镇级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及其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以山东广饶县丁庄镇为例,探索乡镇尺度耕地质量评价的体系与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在系统分析耕地自然环境条件、土壤理化性质、农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户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并构建指标体系,以模糊评判法综合评价了1979年、2005年和2007年的耕地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丁庄镇耕地质量不断提高,呈现出明显的时空演变规律。一、二级地所占耕地面积从1979年的0.060%,增加到2005年的91.42%和2007年的98.62%,耕地质量稳步提高;耕地离行政中心、河流越远,离渤海越近,其质量降低,东北部近海地区和镇政府驻地附近地区耕地质量增幅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研究发现,作物平均产量与耕地质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该研究丰富了乡镇尺度耕地质量评价的方法体系,对乡镇耕地质量评价及其耕地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8.
苏丹红Ⅰ是常用于机油、汽车蜡和鞋油等工业产品着色的重偶氮类化工染料,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归类为可疑致癌物.苏丹红Ⅰ的常用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法.但因其中仪器昂贵、处理复杂,难以在基层单位普及.电化学方法包括极谱法、修饰电极伏安测定法等,因其仪器简单、灵敏度高、分析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且易于自动化而备  相似文献   
129.
乡镇级耕地土壤养分精确化管理分区及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土壤养分精确化管理分区是区域农田利用保护、实施变量施肥的重要手段。论文以山东省广饶县丁庄镇为研究区,采用叠置法划分分区单元,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筛选分区指标,模糊隶属度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K-均值聚类算法确定养分管理分区的数目,提出了乡镇级耕地土壤养分管理分区方法与模型。将丁庄镇耕地分为3个养分管理区,继而运用目标产量配方法确定不同分区不同季节大田作物的施肥量和肥料配方。研究发现:不同季节大田作物的养分需求量差别明显,秋粮作物比夏粮作物氮肥需求大,磷肥需求少,钾肥基本持平;同一作物不同管理区养分需求量由管理一区向管理三区依次递增;各养分管理区肥料配方主要表现为钾肥比例的差异。该研究提出了耕地分散与较粗放经营状况下的养分精确化管理与施肥技术方法,对区域土壤养分与施肥管理有积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0.
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其中杨浦大桥和南市水厂断面达到中等生态风险,其它断面均为轻微生态风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依次为Cd>Hg>Cu>As>Pb>Cr>Zn,除Cd达到中等生态风险外,其余元素均为轻微生态风险。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从上游到下游呈上升趋势,工业排放是水环境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苏州河对黄浦江下游重金属存在一定的输入贡献。相关性分析表明,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大多数重金属元素呈现相近的来源特征,有机质是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