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8篇
安全科学   164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385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美国EPCRA法案对我国推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围绕美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专项法案——EPCRA法案和在该法案要求下建立的、为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核心制度——有毒污染物释放清单制度(TRI),分析总结了发达国家促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立法理念、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技术支持、信息平台等方面的经验,并将其与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专项制度《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识别了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相关基础研究、制度设计、制度执行等方面的不足,且结合我国下一阶段推动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工作需求、推动排污许可改革等工作任务,就完善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32.
环境自愿协议机制建设中的激励政策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评析了OECD成员国推行环境自愿协议项目中采用的主要激励性政策手段,解析了我国可用于配套支持环境自愿协议的主要政策工具实施现状,并提出了未来深入推进我国环境自愿协议机制建设的激励政策创新建议。结果表明,作为一种综合性环境管理机制,环境自愿协议机制已成为国际环境政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环境自愿协议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套激励性政策的设计是否到位;目前,我国开展环境自愿协议项目可运用的激励性政策资源还较少,除了清洁生产政策有该方面的规定外,财税、信贷、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技术创新等政策中尚未对如何促进环境自愿协议机制实施有所考虑,尚未对各地在实施环境自愿协议项目时可以运用哪些政策资源予以明确。建议我国应该加大财政、税费、信贷等政策工具的创新力度,为加快推进我国环境自愿协议机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33.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制度性保障。文章阐述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的建设成效以及新发展阶段下面临的挑战,提出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体系、强化督察结果应用、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合力以及加强成效评估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深入推进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634.
空气质量五日法与连续自动法监测数据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一年的两种监测方法的空气质量同步监测数据 ,从空气环境质量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空气环境质量属同级别的占 80 % ,不同级别占 2 0 %。不同级别空气环境质量多在第二季度反映出来。经查询 ,五日法监测时间为 4月1 4~ 1 8日 ,这五天为雨天 ,空气湿度大 ,而 4月份其它天气则以晴天为多数。这使得五日法监测的污染因子 ,特别是主污染因子 TSP浓度降低( TSP权重为 0 .4 8) ,空气质量的级别提高而产生差别。因此可认为两种监测方法所获数据具有相同的可靠性和适应性。空气质量五日法与连续自动法监测数据对比研究@徐新年$…  相似文献   
635.
大气卫星遥感监测作为一种新型监测手段,具有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对环境应急保护及其预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选取天水市2006—2013年各年12月每日OMI level-2数据产品,利用Aura卫星技术和Arc GIS等技术平台,对天水市大气中SO_2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3年天水市SO_2柱浓度及其总量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但在2008年有小幅降低;在2008年以前,天水市SO_2浓度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但自2009年后污染重心发生迁移并且出现了数个集中化的SO_2高值区;研究区SO_2垂直柱浓度有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复合影响,其中能源消耗及机动车尾气排放是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进一步讨论了遥感数据产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36.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提出要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为了更好地理解、设计和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本文对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我国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的必要性,回顾总结了国外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的经验和我国实践,从"全程防控-空间优化-质量导向-数量控制-实施保障"等五大方面提出了我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637.
本文以投入产出分析思路与IPCC的CO2折算方法为基础,对湖北省17个城市的区域旅游能源消费与CO2排放进行了估算,并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区域旅游低碳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作出了测度与分析。研究结论显示:湖北省旅游业能源消费量从2007年的2 008 518吨上升到2011年的5 121 460吨,对应CO2排放总量从2007年的6 340 302吨上升到2011年的15 773 041吨;住宿、餐饮、景区游览、购物、娱乐、邮电通信及其他服务等二级部门间接能源消费量(间接CO2排放量)远高于直接能源消费量(直接CO2排放量),而交通部门直接能源消费量(直接CO2排放量)远高于间接能源消费量(间接CO2排放量)。效率评估显示,若不考虑非期望产出,则旅游业发展效率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湖北省旅游业低碳效率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不同区域旅游业的低碳效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区域旅游经济系统内部生产要素使用潜力尚待发掘;在分析期内,湖北省区域旅游业低碳效率整体上处于上升状态,规模性因素所推动的技术进步是区域低碳旅游经济发展效率攀升的关键动力,而纯技术效率变化则不利于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638.
639.
正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预防因化学品和能量的泄漏导致的火灾、爆炸事故。过程安全事故初期的基本特征是泄漏(物料泄漏或能量释放),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为了防止灾难性的过程安全事故,有必要建立和贯彻有效的过程安全管理系统。而此系统的实现不应是分散的和传统性的纸质媒介,应该是信息的有机组织结构,即通常意义上的信息化。通过运用信息化的系统性风险管理思想和方法,其目标是为化工企业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并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信息化代表了一种高度应用信  相似文献   
640.
偶联剂改性凹凸棒土处理含汞(Ⅱ)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一种含氮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凹凸棒土,对凹凸棒土改性前后的表面性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材料对水中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酸活化增加了凹凸棒土吸附材料的孔道直径,使吸附速度加快,30 min即达到吸附平衡.通过硅烷偶联剂对凹凸棒土的改性,在材料表面引入了大量氨基,提高了材料对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