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117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238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为研究湘江大源渡枢纽底泥中Cd、Pb的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采集6个断面的18个底泥样品,测定了沉积物中Cd、Pb的总量、化学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并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其污染程度与等级.结果表明,湘江大源渡枢纽底泥中Cd、Pb存在很强的积累现象,尤其是Cd污染特别严重.各采样点底泥中Cd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  相似文献   
192.
宁夏吴忠引黄灌区边缘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为了解滴灌条件下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盐分抑制和水分保蓄的效果,以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为试验对象,设置生草覆盖(CG)、黑膜覆盖(HM)、草帘覆盖(CL)和对照(CK,不覆盖)4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在枸杞生长旺季测定土壤水分、盐分、pH及枸杞株径、株高、冠幅等指标.结果表明,物理覆盖(HM和CL)措施能够显著减缓枸杞根区土壤水分耗散,相对CK处理,HM和CL处理土壤质量含水率分别提高29.6%和13.3%,而CG处理土壤含水率无显著提高.经过一个生育期的改良,各处理均由原来的重度盐土转变为中度盐土,HM、CL、CG和CK盐分相对初始值分别降低45.9%、65.2%、47.4%和44.5%;受灌溉水pH的影响,HM、CL、CG和CK的p H从初始值8.03分别增加到8.23、8.17、8.32和8.37.CL处理盐分降低幅度最大,p H增加幅度最小,且与其余处理有显著差异.枸杞株径、株高和冠幅3个生长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表明,HM和CL处理枸杞生长状况均好于CK和CG处理,且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土壤水分保蓄、盐分抑制效果及枸杞生长情况,该地区盐渍土滴灌植被建设时最佳覆盖措施为草帘覆盖.  相似文献   
193.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铁负载污泥炭的物理化学性质,评估了铁负载污泥炭与有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PAM)联合调理改善高级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性的效能,研究了联合调理过程中污泥絮体特性与胞外聚合物(EPS)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单独投加污泥炭可以通过铁的电中和作用降低污泥颗粒间的静电排斥力,同时充当骨架材料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此外,铁负载污泥炭可以有效去除污泥体系中大分子溶解性有机物,从而改善污泥的过滤性能.污泥炭和有机絮凝剂在污泥调理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污泥碳和PAM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50 mg·g-1(以TSS计)和8 mg·g-1(以TSS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表明,PAM主要与污泥絮体中的蛋白质分子作用,从而促使污泥颗粒凝聚.  相似文献   
194.
以海绵城市试点区-南昌市某分流制区域为例,针对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的最优成本效益问题,耦合了雨水管理模型(SWMM)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LID设施建设成本、径流SS负荷削减率、径流量削减率3个目标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了一系列完整的成本效益曲线(帕累托解集),实现了区域LID设施建设方案的自动寻优.比较不同降雨重现期(P=2、5、15 a)条件下的优化结果,发现LID设施在径流SS负荷控制方面不易受降雨重现期的影响;而在径流量控制方面,受降雨重现期影响较大,高成本LID设施建设方案也难以有效削减高重现期降雨径流.以帕累托解集中3种不同建设成本的方案为例,根据2016年实际降雨对不同方案下的水量水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模拟,决策者可以根据资金投入、控制目标、受纳水体环境容量从帕累托解集上选择适合的LID设施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95.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胺鲜酯与甲哌鎓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胺鲜酯与甲哌鎓在棉叶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6.9%—115.4%,变异系数为2.2%—11.3%;棉籽中胺鲜酯与甲哌鎓的平均回收率为76.3%—98.4%,变异系数为3.1%—9.8%;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1.3%—108.2%,变异系数为2.7%—8.4%;胺鲜酯与甲哌鎓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以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在山东和河南省两地,胺鲜酯与甲哌鎓在棉叶中消解较土壤中快,在山东省棉叶及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3—4.5 d和4.3—7.6 d,在河南省棉叶及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3—1.9 d和4.1—6.2 d.80%胺鲜酯.甲哌鎓可溶性粉剂在棉花和土壤中最终残留量均小于0.005 mg·kg-1.  相似文献   
196.
噻苯隆在甜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噻苯隆在甜瓜和土壤中残留的方法.本方法甜瓜中噻苯隆的平均回收率为90.2%—107.3%,变异系数为3.5%—12.9%;土壤中噻苯隆的平均回收率为81.4%—94.0%,变异系数为3.1%—8.8%.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噻苯隆在甜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河南和山东,噻苯隆在甜瓜中的消解半衰期为0.7—1.2d,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4.1—7.6d.在甜瓜上使用0.1%的噻苯隆可湿性粉剂,按照最高推荐剂量和最高推荐剂量的1.5倍,施药一次,收获期距最后一次施药35d,噻苯隆在甜瓜和土壤中最终残留量均小于0.001mg.kg-1.说明噻苯隆为低残留,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197.
烯啶虫胺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烯啶虫胺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烯啶虫胺在棉叶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9.41%-101.54%,变异系数为2.88%-5.76%;棉籽中烯啶虫胺的平均回收率为79.42%-94.19%,变异系数为1.06%-6.30%;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6.68%-105.58%,变异系数为1.40%-4.81%.烯啶虫胺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以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烯啶虫胺消解较快,在山东省和河南省两地棉叶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75d和5.58d,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1.45d和1.35d.在棉花上使用10%的烯啶虫胺水剂,按照最高推荐剂量和最高推荐剂量的1.5倍,施药3次,收获期距最后一次施药21d,烯啶虫胺在棉花和土壤中最终残留量均小于0.006mg·kg-1.  相似文献   
198.
天然气管道地震风险综合评估是生命线工程重要的研究内容.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和管道工程易损性(脆弱性)等工程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等多角度建立了天然气管道地震风险综合评估的基本思路和整体框架;指出随着地震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管道地震风险综合评估研究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9.
广州市不同人群硒摄入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酸消解、原子荧光-氢化物发生法测定了广州市市售109种常见食物中硒的含量,结合膳食结构计算了广州市不同人群的每日硒摄入量.结果表明,广州市不同食品硒含量有较大差异,均值为4.97~457.3 μg·kg-1,其中动物性食品硒含量明显高于植物性食品硒含量,硒含量较高的食品有动物内脏、鱼虾类、蛋及蛋制品、猪肉等,均大于150 μg·kg-1.广州市不同人群膳食硒摄入量有明显差别,不同收入人群的摄入量为高收入人群(102.6 μg·d-1)>中收入人群(83.8 μg·d-1)>低收入人群(66.6 μg·d-1);老人硒摄入量为73.3 μg·d-1,儿童为44.3 μg·d-1,大学生为86.8 μg·d-1,工人为69.7 μg·d-1;标准人摄入量为98.5 μg·d-1.动物性食品是广州居民硒摄入量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大米;蔬菜、水果和豆类及制品等植物性食品贡献很小.广州市不同人群每日硒摄入量处于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200.
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壤-作物系统镉的富集特征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了研究喀斯特地区Cd在表层土壤和农作物中的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土地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在重庆市黔江区中部采集表层土壤样品360件、深层土壤样品7件、85件水稻样品和73件玉米样品(配套采集根系土样),分析了土壤及农作物中Cd的含量、土壤中TFe2O3、Mn、有机质(Corg)、Se等含量和土壤pH.基于地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