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6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70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尽管在各方努力下,我国已经基本构建了国家环境经济政策体系,顶层设计也基本完成。但是,不少环境经济政策推行过程中还面临一系列障碍性因素,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还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尽快解决,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32.
《"十三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绘制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的创新与改革蓝图。"十三五"以来,《规划》实施推动了环境经济政策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快速上升,在筹集环保资金、调控环境行为、激励企业减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推进环境经济政策改革与创新,本研究采用逻辑框架法对《规划》中期实施进展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在28项《规划》任务中,绿色信贷、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等13项任务进展良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11项任务进展较好;环境信用建设"入法"等4项规划任务进展较小或者进展一般。研究表明《规划》总体实施顺利,评估工作也为完成2020年《规划》目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3.
碳税作为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市场经济政策手段,被全球多个国家推进实施并取得较好减排效果。目前,我国碳排放仍处于高位水平,碳减排行动面临严峻挑战。随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推进,我国碳减排行动面临的国际形势也日趋复杂。因此,跟踪研究国际碳税政策最新实践进展,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做好政策能力储备十分必要。本文系统分析了国际上碳税政策的实践进展与经验,将国际碳税政策实践发展分为初始起步阶段、探索发展阶段和深入拓展阶段,并从税制要素的角度全面总结了国际碳税实践的相关经验。根据国际碳税实践经验和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本文提出了我国开征碳税的基本思路,并提出对使用含碳化石能源的单位或个人征收碳税,将碳税纳入环境保护税中实施统一征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4.
智慧碳监管是政府、园区、企业实施碳减排的现代治理手段,通过运用大数据平台,对碳排放数据进行实时监控、追踪等,实现碳排放的监控预警、考核、评估、决策等,是推进“双碳”战略的重要保障。我国碳监管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推进实施智慧碳监管既是发展方向,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智慧碳监管的发展状况、实践进展和实践特征,围绕数据管理体系、政策支撑体系、系统技术体系、创新功能应用、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系统策略,助推我国碳监管的智慧化发展与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35.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分析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水资源生态足迹指标,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框架构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四川省2010—2019年水资源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9年,四川省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W”型变化,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在时间上呈波动变化,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呈西高东低分布。综合评价中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响应指数分别呈下降、上升、上升趋势,综合评价指数在2015年最低(0.109 6),2019年最高(0.212 1)。研究显示,四川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有所改善,仍需提高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用水账户的用水效率,进一步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具有较大环境风险的复合性危机事件,评估总结应对疫情的环境应急管理政策实践进展,识别我国在面对重大疫情时环境应急管理存在的短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应急措施的进展分析,总结了重大疫情下环境应急管理的经验与不足,建议要健全针对重大疫情的环境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环境应急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7.
我国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系统性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的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本文在对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30年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回顾的基础上,从立法、模式、技术等层面出发,结合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挑战,分析了新时期政策实践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提出通过促进自上而下的立法推进与自下而上的自主试点良性互动、"低保额、低保障、广覆盖"的强制基本险与"高保额、高保障、个性化"的商业附加险灵活结合、经验数据积累与技术标准完善双管齐下、企业常态自主投保与特殊应急响应投保相互助力等方式妥善化解相关风险,为补齐生态短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38.
目标间关系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目标执行的重要挑战。本文回顾了关于目标间权衡和协同关系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既有研究中平衡目标间关系的评估方法以及可以促进多目标实现的政策创新手段,总结了影响监测评估和政策手段发挥作用的因素。研究发现:目标间普遍存在部分或整体性的权衡和协同关系;以综合指数法和事前评估法为代表的评估方法开始转向关注目标间复杂的联动关系;减贫、减排、土地政策以及清洁生产和多元利益主体协作机制对目标的整体实现有助益;监测评估作用的发挥受限于数据管理和绩效测量方法的选择,政策手段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治理能力和既有制度安排的影响。最后,对未来中国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展望和建议,要确立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间的整体关系,加强对目标执行和实现的事前评估能力,将更多本土化的SDGs指标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9.
国家“十四五”环境经济政策改革路线图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十三五"时期环境经济政策对建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环境经济政策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本文研究提出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环境经济政策改革思路、框架与重点,认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环境经济政策改革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考虑政策改革创新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推进建立"两山"转化和环境质量达标的长效激励机制,突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激励、突出经济过程全链条调控,突出政策手段的系统优化与协同增效,突出政策执行能力保障。继续推进生态环境财政制度改革,深化绿色价格税费机制创新,推进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权益交易机制,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并同步推进完善生态环境价值核算、环境信息公开和信用体系、资源环境名录、政策绩效评估等政策实施配套能力建设,构建全面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4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为确保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在全面分析疫情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新形势的基础上,根据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特点,提出生态环境监管对策:(1)疫情防控初期,加大对疫情防控行业的环保支持,加强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处置以及医疗机构辐射安全等监管;(2)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叠加期,多措并举督促企业落实好相关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助力企业复工复产;(3)疫情结束后期,进一步健全环境健康风险应急管理决策机制、制度体系与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