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117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238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462.
为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中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及其产电效率,在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中构建了MFC,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了MFC构建可以使装置的COD去除率从87.67%提高到96.19%,总氮和悬浮物去除率也有一定提高,分别从61.6%和84.6%提高到64.7%和87.9%,但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影响不明显。稳定期,当外接500 Ω电阻时,装置中MFC的输出电压可达到0.33~0.51 V,总产电功率和库仑效率分别为169.13~192.12 mW/m3和2.50%。微生物分析表明,装置中构建MFC可以提高整个装置中与产电和有机物去除相关的微生物(Trichococcus)、好氧区的脱氮微生物(Dokdonella和Rhodobacter)和除磷微生物(norank_f__Caldilineaceae和Anaerolineaceae)等的相对丰度,从而提高装置的污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463.
为评估河南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生成的贡献,选取某典型企业进行调研. 采用气袋、苏玛罐和吸附管进行采样,通过气质联用(GC/MS)和高效液质(HPLC/MS)联用分析方法对117种VOCs物种排放水平进行监测,并计算本地化VOCs排放因子. 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法计算臭氧生成潜势(OFP),并识别OFP贡献率较大的物种. 结果表明:①主排放口实测的VOCs总浓度为4.28 mg/m3,VOCs排放量为3.5 t/a,计算的VOCs排放因子为0.016 g/kg (以垃圾计,下同). ②MIR系数法计算的有组织OFP总排放量为9.3 t/a,对应的MIR系数平均值为2.67. ③排放量占比较大的VOCs组分依次为芳香烃(38.37%)、卤代烃(28.79%)、含氧化合物(14.32%)和烷烃(12.75%). 对OFP贡献率较大的VOCs组分为芳香烃(53.91%)和含氧化合物(28.16%),OFP贡献率排名前5位的VOCs物种分别为乙醛(20.5%)、间/对-二甲苯(20.2%)、正丁烯(6.2%)、1,2,4-三甲苯(5.4%)和正丁醛(4.9%). ④固废间、锅炉房、锅炉房外、渗滤液泵房及房顶采样点测得的VOCs无组织排放总浓度分别为83.6、6.19、1.24、5.71、1.79 mg/m3. 研究显示,该垃圾焚烧发电厂固废间VOCs浓度较高,需要进一步提高车间内VOCs收集率,以减少无组织VOCs排放,同时可在主排放口安装合适的VOCs去除装置以进一步削减VOCs有组织排放量.   相似文献   
464.
离子交换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民  董庆华 《化工环保》1997,17(4):226-230
从改进生产丰手,对苯乙烯型离子交换树脂生产过程中5个主要污染源进行控制,使污染消灭在生产中,实现了苯乙烯型离子交换树脂的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465.
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菌丝球作为吸附剂去除水中的Cr(Ⅵ),对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特征及机理进行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菌丝球吸附Cr(Ⅵ)前后的外观形态及内部结构后发现,吸附后的菌丝球形状褶皱不规则,菌丝体网状结构发生断裂,表面出现大量固态胶状物质。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吸附等温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Langmuir方程拟合相关性最好,在30℃时理论最大吸附量为36.66 mg/g。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菌丝球分泌的胞外蛋白质和多糖中的羟基、氨基、羧基和羰基等基团对吸附Cr(Ⅵ)主要起配位络合作用。菌丝球对水中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环境友好型微生物重金属吸附剂。  相似文献   
466.
目的运用施以弱化缓冲算子的灰色DGM模型进行质量成本的预测。方法利用积分函数去除区间型数据的不确定性,将其转化为信息无偏的实数。进而分析质量成本和相关指标间的关联程度,并引入二阶弱化缓冲算子对受干扰的成本时间序列进行处理,最后建立质量成本估算预测的灰色DGM模型。结果结合案例与常用的指数函数作比较,结果显示,灰色DGM模型对质量成本的模拟精度更高,模拟误差可由指数模型的1.689%下降至0.118%。结论此模型能有效改善预测精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67.
采用聚合羟基铝交联剂对蒙脱土进行撑柱,合成铝交联黏土(Al-PILC),并以其为载体,制备了应用于C3H6选择还原NO的催化剂Cu/Al-PILE。考察了制备工艺条件及La2O3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DTA、IR技术对Al-PILC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Al-PILE热稳定性随Al/clay比增加逐步提高,SO4^2-改性Al-PILE上SO4^2-与铝氧化柱形成了具有超强酸性的结构,催化活性得到显著提高;当Al/clay比为10mmol/g,浸渍SO4^2-量为20%(wt),Cu担载量为3%(wt),空速20000h^-1时,Cu/Al-PILE在350℃NO转化率达到最大值52.02%;浸渍0.5%La2O3提高了Cu/Al-PILE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68.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单向嵌套Hadley气候中心海-气耦合模式HadCM3高分辨率的大气部分HadAM3P,分别进行了气候基准时段(1961—1990年)和2080 s时段(2071—2100年)中国区域各30年时间长度的模拟试验,以分析PRECIS对当代中国区域极端降水事件的模拟能力和SRES B2情景下2080s时段相对于气候基准时段中国区域极端降水事件的可能变化趋势。气候基准时段模拟结果与观测值的对比分析表明:PRECIS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中国区域年平均极端降水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但模式模拟的大雨事件和湿日数高值区范围较观测值偏大,对华南地区暴雨事件和日最大降水事件的模拟结果较观测值偏低。SRES B2情景下,2080s时段年平均大雨事件除东北和华南地区外,全国均呈增多趋势。暴雨事件在西部地区以减少为主,而东部地区主要呈增加趋势。年平均日最大降水事件的分布型与大雨事件基本一致。湿日数除华北、西北和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外均呈减少趋势。未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可能增大。  相似文献   
469.
测量机器人(即自动电子全站仪)固然可以对滑坡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监测,但测量机器人设站处(监测基点)的稳定性对监测精度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当测量视线被遮挡后测量机器人将无法监测相应的监测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及科研组将GPS技术与测量机器人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了滑坡集成监测系统.该系统彻底解决了监测基站不稳定对监测结果的影响问题,使监测的程序得以简化、监测的固定性投资成本得以降低.文章介绍了滑坡集成监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给出了监测实例.以实际监测数据为依据,提出了滑坡预警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470.
介绍1台SXL4-2.5-AⅡ锅炉正压燃烧的故障处理情况。通过锅炉正压燃烧的原因分析,提出了正确的整改措施,使锅炉恢复了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